2015年2月28日,一部關於環境的記錄片-《穹頂之下》,引爆了人們對環境和健康的關注。在未來,一切的智慧都是為了更健康的生活,那麼,如何做到健康的生活呢?這一直是IT界人士們苦心專研的課題。面對沙塵暴、霧霾的襲來,加上汽機車廢氣不斷的排放,美化環境、健康出門顯得尤為重要。人們漸漸將眼光回歸到傳統的代步工具-單車,不必再聞難聞的排放廢氣、不用再為塞車而煩心,而且騎車又可健身,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隨著智慧時代的到來,當“智慧”與單車聯繫起來,又會碰撞出什麼樣的花火呢?
各家的開“山”之作
Flykly 的智慧型自行車後輪Smart Wheel
2013年Flykly在募資平台上發表了一款智慧自行車後輪Smart Wheel,引起高度關注,當天就超越集資目標,現今已有多款產品及周邊商品上市,其中Smart Wheel售價約1,099美金。Smart Wheel是一個智慧自行車後輪,包含了一個電動馬達、電池和其他電子元件,使用者能夠很輕易地自己組裝到自行車上,能讓一般自行車搖身變成智慧單車。最大速度可以達到 25公里/每小時,最遠可以行駛 100 公里,可直接接線充電,且下坡時電池也會自動充電。此外,利用智慧型裝置的App可完全掌握所有相關資訊,即時得知騎乘的路程與路徑、電池電量及充電情形、時間等等。更重要的是,Smart Wheel還具鎖定功能,只要在App上輕輕一按,就可將後輪上鎖,一旦單車被移動,智慧型裝置上會出現警示,而Smart Wheel內建的GPS則會持續追蹤。
百度(Baidu, BIDU-US)的DuBike
2014年底百度DuBike官網正式上線,此款DuBike外形設計由百度深度學習實驗室與清華美院共同打造,內置發電花鼓,通過騎車可以將動能轉換為電能,可為所有車載電子零件充電。以百度大腦為核心,將百度騎程地圖、智慧推薦路線、社群及健康監控(包括心率、熱量消耗)、健身計畫等功能進行模組集成,通過平台化介面方式,開放給所有廠商。車身內建GPS功能可幫助車主找回丟失的單車,具有防盜功能。目前售價不明。
小米的洛克菲勒智慧一代
2015年3月20日,洛克菲勒智慧自行車一代JW650現身京東眾籌開始預熱,外形以藍白黑三色搭配,靈感來源於BMW i8。採用了全套的Shimano變速系統,實現了資料統計、路線分享、地圖導航、設備綁定、移動社群等功能。眾籌支援方式有人民幣1元、997元和49850元三種,主要以997元為主。延續小米一貫作風,價格更親民,是值得期待的一款高CP值單車,限量發售。
智慧自行車的局限與亮點?
智慧應該是能從根本上,各種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上改變人們的生活。
從以上幾款單車不難看出,智慧單車相當的吸引眼球-外觀時尚、功能齊全,並且十分貼合人們的生活需求。從基礎的碳化纖維框架到GPS定位、心率監測、社群分享等貼心實用性功能,單車的智慧真正實現了優化騎乘體驗,讓騎車更安全、富有樂趣。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智慧單車仍存在局限和發展的壁壘。
首先,就是價格問題。雖然一些企業的單車售價還未公佈,但由研發和各管道的費用,可想而知智慧單車的價格也不會太親民。雖然單車本身搭載著滿滿的科技結晶,是彰顯自我的必備單品,但過高的價格也只能讓普通百姓望而卻步。
其次,在中國,百度、小米、BICI、樂視相繼組隊走在研發智慧單車的路上,對外宣傳也從未停歇過。但對比之後發現,所謂的智慧單車除外形上千差萬別,卻有著相似的內在:在自行車中內置智慧晶片,安裝一些感測器,集資料統計、地圖導航、路線分享、安全防盜、設備綁定、移動社群等功能於一身,並結合相應的手機應用程式對資料進行管理和分析-實現的功能基本都是一樣的!雖披上智慧的外衣,但要在眾多的品牌中脫穎而出、使人眼前一亮,也著實困難。
單車在用途上可劃分為兩種,一是代步通勤工具,另一種是健身器材。智慧單車則更傾向於後者的開發。目前,大多數車身搭載的感測器,將收集到的踏數、心率、血壓、脈動等資訊只是進行簡單的輸出,擺出來給用戶看或者說少有分析整合。但在大數據時代,需要更多的是分析而不是直接輸出,如何將通過感測器得到的資料充分地利用起來,形成更多有價值的應用,才是當前開發者們應不懈努力鑽研的目標和突破口。因智慧單車的發展尚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起步階段,將來,是否價格會更加親民、功能更簡易實用?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智慧單車的未來
當智慧手錶、智慧手環等一系列的高科技產品進入我們的生活,人類已阻止不了科技的進步。從2014年開始,我們看到智慧單車產業漸漸的火了起來,研發的隊伍也愈來愈壯大了。那麼,智慧單車未來的方向究竟會如何?
1. 車廠的進駐
在今年的MWC大會上,福特(FORD, F-US)發佈的兩款折疊式智慧電單車,均可輕易折疊,放置在汽車後尾箱。每部自行車都裝有騎乘預警系統,可在汽車超車時經車把手發出震動警告,導航等功能也不在話下;同樣近日,沃爾沃公司推出了一款可反射燈光的可水洗自行車噴漆,正常情況下不可見,只有汽車大燈照身時才會發光。如今,汽車界的大亨們也轉頭將目光投向單車產業。
究其根本,是為了搶佔未來智慧車的市場份額。無論是百度的智慧車還是Google的無人駕駛車,也只是停留在概念的階段,目前無法在實際生活中使用,想要智慧車發展成熟還是需要相當的一段時間。而與汽車相比,單車的研發就更易於掌控。實用性強,可操作性更高,單車作為交通通行工具之一,由單車的智慧化慢慢向汽車智慧化過渡,牛刀小試,為以後智慧車的發展奠定基礎。
2. 各種有趣的周邊產品的興起
無論是Zackees設計的發光信號手套,還是patchnride 提供的能夠讓我們快速修補輪胎的工具,諸如此類的創新層出不窮,實現從線上購買到實體店面維修、保養和升級。不同於傳統單一的單車產業只是簡單地將車賣給消費者,而是為用戶提供強大的不間斷服務和放心的保障,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3. 變革和需求的必然趨勢
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城市的交通擁堵日益凸顯。以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結合綠色環保、行車安全及智慧移動的理念,毫無疑問智慧單車會是一個新的趨勢與方向!
我們需要一輛這樣的智慧單車-或許它改變不了世界,或許顛覆不了產業現狀,或許最終淪為一款小眾產品。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智慧自行車的普及有可能在某個程度上能進一步完善專用自行車道、自行車停放區域的規劃與專業化管理,也有助於我們推動和營造一個適宜騎車的空氣環境,確保安全的智慧出遊。如果真是這樣,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