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基金ETF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全球總經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理財商業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消費信用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保險稅制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房產生活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看似“不起眼”的書籤應用程式,或將引領願景經濟時代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獵雲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獵雲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看似“不起眼”的書籤應用程式,或將引領願景經濟時代

2015 年 12 月 7 日

 
展開

Alexis Madrigal在為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撰寫的一份報告中寫道,視覺化書籤應用程式“被大多數人當成了購物平台”,並且,給許多公司,尤其是給那些大型商務電子公司促成了大批交易額。而Pinterest作為一個“人們的願景意向儲存庫”,已經蒐集了大量數據,假設這些願景都擁有力量和價值,很顯然它就已經價值無窮了。

書籤應用程式

10年前,Battelle對谷歌(Alphabet, GOOGL-US)很是著迷,雖然那時谷歌還不算巨頭公司,但還有不到一年就上市。Battelle百忙之中開始研究谷歌的崛起,寫成了一本書。書中寫到:“意向數據庫非常簡單,就是指輸入搜索記錄、檢索結果和最終選擇的全部集合。”

2010年,Battelle延伸了這個概念。“2003年我犯了一個錯誤,因為當時我假設整個意向數據庫都是經由傳統網絡搜索互動創建的。而如今,我認為這種想法已經過時了。”在延伸概念的過程當中,Battelle先注意到了5種訊號:

  • 疑問 —我想要什麼
  • 社交圖譜 —我是誰,我知道誰
  • 動態更新 —我正在做什麼,正發生著什麼
  • 註冊 —我在哪
  • 購買 —買什麼

Battelle坦率承認他的訊號分類是不完整的,他關閉了2010年3月的更新,斷言“意向數據庫遠比我能想到的要龐大”,並由此開始“走上尋找新訊號的旅途”,並且“非常確定,我們還沒能完成對它的創建”。

就在同一個月,一家小創業公司另闢蹊徑,最終證明Battelle的預測是正確的。那就是2010年3月Pinterest內測結束,正式面世。它的面世,給這個多年來已經傳得沸沸揚揚卻一直沒有突破的訊號分類添上了濃重一筆:書籤(Bookmarks)。

總覽2015年,有8款書籤應用程式相當引人注目:Pinterest、 Evernote、 Pinboard、 Product Hunt、 Pocket、Instapaper、Wunderlist還有Tumblr。

Pinterest自稱是“視覺書籤工具”以及“想法目錄”,兩者相互成就。界面可以無限下拉,不斷顯示圖片。圖片牆預設為公開的,但也可以設置成私人的。

Evernote現在自稱“工作空間”,包含四大類主要工作:記錄、收集、討論和演示。Evernote之前就​​雄心壯志地表示,要成為“大腦的延展”,讓人們“記住一切”。Evernote極其靈活,不論是內文格式還是圖片格式當中的文字,都可以識別。Evernote的筆記預設為私人的,但也可以共享。

Pinboard自稱是一款“快捷而實際的書籤網站,專為注重隱私和效率的用戶提供”。此前最著名的元老級社交書籤服務Delicious被雅虎(母公司 Verizon, VZ-US)擊垮之後, Pinboard就成了公認的Delicious的繼承者。但Pinboard極大程度上淡化了社交功能,界面非常純淨。Pinboard的書籤預設是公開的,但想要設置成私人的也很容易。

Product Hunt自稱是“每日最佳產品排行榜”。強調“搜索”的競爭角度,以及開發、分享觀點這一社會層面。硬要把Product Hunt看作是“書籤應用程式”的話,可能有那麼一點古怪。但它的“收藏”功能,部分建立在公眾的回應上,這些回應都是“標記一些東西,留待日後嘗試”的方式。Product Hunt上所有被搜索的條目和收藏都是公開的,只有短信是私人的。

Pocket自稱是“世界領先的書籤應用程式”。這款應用程式最初推出的時候叫做“稍後閱讀(Read It Later)”,但是在2012年更名為Pocket。這個“稍後閱讀”,不僅指內文頁面,還包括影片、圖片,從長遠看,甚至還有更多種類。Pocket創始人兼CEO稱這項服務是互聯網的保存按鈕。Pocket的界面設計非常歡快,鏈接列表穿插著各色縮略圖,將其他應用程式中都分開顯示的內文和圖片內容同時呈現出來。Pocket主要是私人的,儘管應用程式確實內置了“發給朋友”這一功能。

Instapaper自稱是“一款簡單的工具,讓你在iPhone、iPad、Android、PC或Kindle等任何機器上保存網頁,留待日後閱讀”。儘管Pocket和Instapaper有很多共同點,Instapaper還是因其特殊的閱讀體驗而與眾不同,獲得了格外關注。除此以外,Instapaper還在悄悄往多媒體方向發展。2013年,Instapaper添加了一個專用影片選項卡。Instapaper的閱讀列表是私人的,並不公開。

Wunderlist自稱是“最簡單的任務安排工具”。維基百科將Wunderlist定義為“雲端任務管理應用程式”。2013年,Wunderlist宣稱引入“Add(添加)”功能,讓用戶可以一鍵保存所有喜愛的網頁內容到Wunderlist。Wunderlist的界面構成元素主要是內文,如果購買付費功能,可以自定義背景畫面。Wunderlist的待辦列表預設是私人的,但是可以公開。

Tumblr是一款標榜個性化設置的“微博平台和社交網站”。儘管,表達和社交才是其既定目標,但是它對不同內容類型的特殊處理,對於數字剪貼簿而言非常有用,Tumblr還提供了書籤,使之能夠“快速分享”。通過主頁Dashboard,還可以看到其他人的更新,對其點讚,或是轉發。不過單個Tumblrs經常看起來就像是相簿。Tumblrs預設為公開,但也可以設置為私人。

根據這8款書籤應用程式的關鍵媒介維度(基於圖片vs.基於內文)以及模式(公開vs.私人),我們製作了一張2015書籤類應用程式圖表。

儘管這張圖表闡明了每一款應用程式可能的走向,但缺少了真正的用戶行為和用戶數量這些本質的東西。在行為方面,雖然Pinterest的圖片牆預設是公開的,但是截至2015年6月,新建的圖片牆幾乎有三分之一是秘密牆。儘管Pinterest並沒有公佈公開牆和私密牆的整體百分比,但已知某一個類別裡,有30%的新建圖片牆是私密的,不難假設自從2014年2月官方推出私密牆之後,天平已經向私密牆這邊偏移。

我們上面提到的公司裡,不是每一家都自稱是“書籤應用程式”。然而,重疊的價值主張驚人之多。我們可以在這幾個動詞下面畫上重點:保存、收集還有分享。“分享”這個屬性和做私密書籤這種行為聯繫在一起,可能有點古怪。但你一旦得到一個多用途的工具,可以收集和表達內容,你就完全有可能想要和人分享,而你最有興趣與之分享的,可能就是未來的你自己。

每當一個名義上的社交工具推出了一種單機模式,一種“私密”模式,肯定是因為大多數人的心聲。很多人,或許是大多數人,只是不願意暴露自己的意圖。

如果說這8款應用程式在價值主張上的重疊之處非常驚人,他們在應用程式案例上的對稱性也讓人瞠目結舌。無論人們在哪收集到了想法,無論數量如何,可行性如何,付諸行動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但如果這些願望被書籤“釘”在日常事件當中,空想主義和實用主義就會結合。有三種常見的書籤使用案例,就很好地闡明了這種空想主義和實用主義的二元性:稍後閱讀、食譜收集、婚禮策劃。

作為一個看似深奧的使用案例,“稍後閱讀”有著數量驚人的支持者。Pocket在2007年剛推出的時候就叫做“稍後閱讀(Read It Later)”。在Wunderlist,當用戶第一次嘗試從一個鏈接生成一個任務,而該服務鑑定該鏈接為一篇文章時,應用程式會自動顯示“稍後閱讀”任務清單。在Pinterest上,官方帳戶會提供一個活潑可愛的“Pin now, read later(釘一下,稍後讀)”的看板,以觀眾的好奇心為契機,普及“把任何抓住你眼球的文章釘在你自己的’釘一下,稍後讀’看板上”這種行為。同時,Evernote和《華爾街日報》聯手,讓人們“收集華爾街日報上的文章,進行研讀,或以後閱讀”。2010年,蘋果(Apple, AAPL-US)Safari瀏覽器新增了Reading List(閱讀列表)功能,這也體現了蘋果對這種使用案例的認可。

現實情況是,大多數人保存了文章之後,未必以後真的會繼續讀,通常能繼續讀個一兩篇,就值得欣喜若狂了。而“稍後閱讀”這個工具最重要的功能,從來不是簡單的給未讀文章排排隊,而是對於讀了一半的文章,你有選擇是否讀完它的自由。

婚禮是大多數人策劃的最複雜的事件了。後勤壓力、情感壓力、協作壓力,重重壓力扭結起來,就像龍捲風一般,簡直可以把人壓倒。於是許多強大的應用程式誕生了,希望救人們於水火之中。

在書籤應用程式當中,Pinterest是婚禮策劃者最忠實的搭檔。因為婚禮使用案例的內在複雜性和情感突出性,像Evernote這樣的應用程式也忍不住插了一腳。而下圖一位用戶博文的螢幕截圖顯示,Wunderlist也可以作為婚禮策劃門戶發揮作用。

婚禮一生中只能有一次或兩次,但是做飯卻是每天的日常。有沒有一個強大的系統能夠將定菜單這種無聊的事情變成既可靠又愉悅的過程呢?書籤應用程式可以。

眾所周知,Pinterest可以作為DIY菜單的工具,但同樣的它也並不孤獨:曾幾何時,Evernote認為這個應用程式點非常不錯,所以發布了一個專門應用程式,叫做Evernote Food。(因為Evernote的主應用程式後來也開始提供同類功能,Evernote Food最終停止更新並下架。)此外,在2014年8月Wunderlist的“Public Lists”功能推出之際,產品介紹的部落客中特地將食譜使用功能單獨列出並具體介紹。不難想像,Product Hunt把食譜搜索作為了未來深挖的對象。每個人都要吃飯,所以這個話題想必會煽動起大眾的討論熱情,而這正是服務提供商想要看到的。

菜單設計的發展空間和潛力非常大,因為它的重複性非常高,每個人一天三餐,一周七天,不斷反覆,而且看看圖,看看各色菜單又不會長肉,何樂而不為。

除了多功能的書籤應用程式,至少還有一家食譜收藏應用程式不得不提,那就是NYT Cooking了。該應用程式從《紐約時報》上提取了17,000+份食譜供用戶探索和實踐。(那麼它跟誰同步呢?猜對了!是Evernote。)NYT Cooking中展示食譜的格子與Pinterest幾乎沒什麼差別。讓這款應用程式與眾不同的是它的步驟:當你使用NYT Cooking時,你會非常清楚地知道該做什麼。多功能的應用程式向潛在客戶提供了許多功能,手忙腳亂地想要找出最長久的使用案例,而特定用途的應用程式則會瞄準一個方向不斷努力。

書籤應當被看作獨立的一個應用程式呢,還是僅僅是一個功能而已?一方面,我們在這裡所提到的大多數書籤應用程式都具有適度的用戶基礎。另一方面,Pinterest每月的1億活躍用戶已經證明了書籤應用程式絕不僅僅只是一個小眾市場。無論最終的答案如何,有一點十分明確:如果說作為功能而言,書籤無處不在。

迅速瀏覽一下手機,你會發現書籤按鈕無處不在:

於是提供書籤功能的應用程式越來越多。但是,為什麼?就算書籤真的是不可或缺的基本需求,那也只佔所有消費需求很小很小的一部分,為什麼所有應用程式都不約而同地要優先發展書籤功能呢?因為想要豐富意向數據庫的願望實在難以抵擋。

對於各大應用程式來說,書籤提供了捕捉純粹意向和訊號的方法,並且不過讓用戶許幾個心願而已,又不需要給什麼承諾,何樂而不為?

每個公司都推出了私人書籤,無論是作為一款應用程式還是僅僅作為一個功能,總之強調“私人”性質,於是效果非常顯著:我越是承諾保護你的隱私,你就越願意吐露隱私。

書籤是一種試驗性的行為,一切都是你內心所想,並且不需要保證什麼。這就是為什麼,相比其他組成意向數據庫的訊號,比如搜索、社交圖譜、狀態更新、註冊和購買,書籤更加讓人抓狂。

社交圖譜和購買反映的是過去。搜索、狀態更新和註冊反映的是現在。他們是準確的,是能感覺到的。但是他們也是有局限性的,過去只是序幕,並不能表示我們希望將來會發生怎樣的改變。相比之下,未來是不確定的。書籤就可以為我們帶來無限精彩。

願望經濟十分重要,因為它為我們列出了所有的可能性。總的來說,書籤與意向數據庫的結合讓公司有了新的具有說服力的工具。但是,從個人的角度來說,這種運用的未來還有待開發。(譯/jasmine)

Source: medium

獵雲網》授權轉載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獵雲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獵雲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