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任務中心上線了!
會員專屬好禮都在這

立即前往
任務中心
助眠產品越來越多,為什麼「年輕人」還是睡不好?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助眠產品越來越多,為什麼「年輕人」還是睡不好?

2021 年 4 月 1 日

 
展開

拉上窗簾,關好燈。我開始吞藥丸,點香薰,點開ASMR影片,然後躺下。你可能以為我下一步準備 “ 現場做法 ” ,但實際上我只是想要睡個好覺。京東(JD-US)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 2019-2020 線上睡眠消費報告》顯示,近 3 年,線上助眠類商品的品牌數量以年均 32% 的成長成長,商家數量年均成長超過 65% 。當教人如何睡覺的教程越來越多,幫助我們入睡的產品也越來越豐富,我們的睡眠卻越來越少。今天, “ 中國有超 3 億人存在睡眠障礙 ” 這一話題也再次被頂上熱搜。

失眠重度患者超過六成是 90 後

中國睡眠研究會近期發布的一組睡眠數據連上 4 條微博熱搜:中國有超 3 億人存在睡眠障礙,其中 75% 的人超過晚上 11 點以後入睡,凌晨 1 點後入睡的人近 30% 。尤其在過去一年中,受新冠疫情影響,人們的整體入睡時間延遲了 2-3 個小時,搜尋睡眠問題的次數增加了 43% 。無論幾點睡,白天都要照常起。從人均睡眠時長來看,中國人睡得越來越少。在 2013 年的睡眠指數報告中,中國人均睡眠時間長度為 8.8 個小時;而 2020 年,國民平均睡眠時長僅為 6.92 小時,相比 2013 每天少睡 1.58 個小時。

在這些丟失的睡眠時間,人們深陷在各不相同的睡眠病。晚上睡不著、白天太早醒、持續淺夢、做夢太多、半夜頻繁驚醒、睡眠品質太差⋯⋯這些都被統稱為睡眠障礙。在以往的睡眠研究中,年齡越大普遍睡眠障礙比例會上升。但現在則是以 90 後、 95 後、 00 後為代表的年輕人的睡眠問題最為突出。

中國醫師協會於 2018 年發布的 “ 90 後睡眠指數研究 ” 顯示, 90 後的睡眠指數僅 66.26 ,呈現出 “ 需要輾轉反側,才能安然入睡 ” 的狀態。 62.9% 的 90 後年輕人處於睡眠的 “ 煩躁區 ” 和 “ 苦澀區 ” ,還有 12.2% 處在 “ 不眠區 ” 。 30.9% 的 90 後表示入睡需要 30 分鐘以上,還有 0.9% 表示要靠藥物才可以入睡。

有睡眠問題的年輕人不僅有社畜,還有最應該睡個好覺的國中、國小學生。《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 2019-2020 )》顯示, 95.5% 的國小生、 90.8% 的國中生和 84.1% 的高中生的睡眠時長未達標。小學生週末平均睡眠時長減少約 12 至 25.2 分鐘;國一、國二減少約 20 分鐘;國三及高中階段下滑更為嚴重,減少 40.2 至 51.3 分鐘。

為什麼睡不著?

睡不著未必是件壞事,川端康成早醒,寫下了 “ 凌晨四點醒來,發現海棠花未眠。 ” 而費爾南多·佩索拉則更是將生命比喻成一次偉大的失眠, “ 我們做過的想過的一切,都處在半夢半醒的狀態。 ”

但因焦慮引發的睡眠問題卻是一種現代病。京東大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 71.5% 的用戶表示 “ 因工作帶來的緊張、焦慮、熬夜加班 ” 等原因產生睡眠問題。人在夜中靜靜幽幽地躺著,卻仍徘徊在白天的現場: 30 歲的職業瓶頸、捉摸不定的上司情緒與突如其來的責備⋯⋯,怎麼可能睡個好覺?

對於青少年來說,雖然沒有職場的煩惱,卻陷入填鴨式教育的旋渦。課業壓力成為青少年睡不好的主要原因。大量的補習班、繁重的課業不斷壓榨著青少年的日程表。以前別人學習 8 個小時,你學習 10 個小時就算努力了,現在大家都學 12 個小時,你必須學習 14 個小時才算努力。

當如此高強度的生活令我們的壓力與日俱增,減少睡眠時間成為許多人奮鬥的砝碼。

我們不再講述 “ 一個人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 ” 而是換成了 “ 想成功,少睡覺 ” 的勵志故事,比如 “ 生時何必久睡,死後自會長眠 ” 、哈佛凌晨四點的圖書館燈火通明、座無虛席、韓國高考中的流行語 “ 四當五落 ” 一天睡四小時的考生會考進理想學校,睡五小時則可能落榜 “ 以及社畜們也許都聽過的 “ 全球年薪最高的人每天只睡 4 個小時 ” 、 “ XX 公司的CEO 每天凌晨 4 點起床、 9 點半前處理完工作。 ”

儘管這些說法真真假假,卻無一不在暗示我們 “ 睡眠=懶惰 ” ,督促著人們用忙碌填滿每個時間單位,為了盡可能的高效和不停歇的前進,無限制壓縮休息和睡眠。據統計,六成人會犧牲睡眠的時間,完成工作。 30.5% 的人經常為了工作早起, 21.6% 的人做夢夢見過工作, 12.9% 的人出現過越工作越有精神的情況。

助眠產品有效嗎?

生活壓力導致了睡眠障礙,但 “ 身不由己 ” 的年輕人們只能選擇責怪自己和家裡的床墊。龐大的助眠市場從這裡開始生長。日本的 Venex 睡眠修身衣利用服裝助眠。蘋果( Apple, AAPL-US )公司提交 “ 床上生理測量多元件壓電感測器 ” 的專利,即時監測用戶和床的接觸點,從而分析睡眠期間的動作和品質。各式網紅睡眠產品也層出不窮,以 90 後為代表的 “ 失眠星人 ” 開始走上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助眠之路。

喜臨門《報告》數據顯示, 2019 年 1-8 月, 90 後購買進口的助眠商品增加到 118 %,人數佔總消費人數的比例為 62 %。這其中,褪黑素、蒸汽眼罩和助眠枕頭是最被認可的拯救睡眠超級英雄。這些產品的客單價和消費頻率雙雙提高。同時,睡眠手環、家用睡眠儀、呼吸機、白噪音APP、等睡眠監測和環境音改善設備大受歡迎。

網紅助眠產品大行其道,往往是因為見效快,但只對小部分人群產生良好效果。根據數據, 42.0 %的人購買網紅助眠產品後,僅使用三四次之後便不再使用。 52.8 %的人認為效果不如預期,甚至有 10.1 %的人認為使用過後更難入睡。

目前,科學其實尚未解決一切關於睡眠的謎題,許多廣告裡的驚人言論也有商榷的必要。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偉曾在採訪中表示,助眠產品在某種程度上是 “ 安慰劑 ” ,更多的是滿足心理上的需求,一定程度進行睡眠輔助,並不能解決根本性問題。甚者可能造成失眠加劇、焦慮加倍的後果,長期使用對身體有害。例如,被年輕人當作失眠 “ 解藥 ” 的褪黑素。褪黑素是人體自然分泌的一種調節生物鐘的激素。人體在夜晚時會分泌褪黑素,在白天明亮光線中則抑制分泌,這種明顯的晝夜節律性有助於人體調整睡眠狀態和睡眠時間。

目前研究顯示,人體內褪黑素水平被證實會隨著年齡成長而降低,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老年人在使用褪黑素時效果更好。但是對於除因褪黑素缺乏導致的睡眠障礙外,褪黑素並不能起到幫助入睡的作用,像是因為抑鬱、焦慮等引起的失眠。雖然現有證據未表明過量服用褪黑素有任何危害,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其很可能會影響內分泌系統。

另一方面,睡眠問題可能真的會有損健康,但卻沒人衡量過在睡不著的時候強求入睡是一種怎樣的感覺,以及因此而產生的失敗感將有怎樣的影響。當商家不斷向我們證明完美睡眠的重要性,當我們固執地將一個不可能完成的理想視為待完成的任務時,白天沒做完的事讓我們一直醒著,而醒著本身又成為了一個問題。

我們起床的時候不僅要擔心當天的工作或學習,還要首先思考一下我們到底有沒有睡足夠所要求的時間,接著又不由自主地開始擔憂起沒睡夠的後果,加劇了我們的焦慮感,讓白天的生活更加艱難。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