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石油土豪伊朗,為什麼汽車加個油這麼困難?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石油土豪伊朗,為什麼汽車加個油這麼困難?

2020 年 12 月 6 日

 
展開

作為中東重要產油國之一,伊朗雖然總石油儲量遜於與其隔波斯灣相望的死對頭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但是其儲量仍可在世界內排到世界第四,是名副其實的石油土豪。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坐擁一百多塊油田,每年向海外源源不斷輸出原油的能源大國,幾十年來卻常年燃油不足,導致政府經常通過配給制的方式限制國內汽油使用。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石油≠燃油

自 1908 年發現首塊油田後,伊朗已探明的石油儲量與產油量在 100 多年內節節攀升,全球 10% 的已探明石油儲量都在伊朗手中。至於產油量, 1974 年,伊朗的日產量達到了歷史的最高值—— 600 萬桶。

▲油運和國運一起大起大落

不過,在 1979 年伊斯蘭革命之後,上台執政的新政府一改巴列維王朝大力挖油的政策,為了長遠考慮暫時削減了產油量。 1980 年,隨著兩伊戰爭的爆發,伊朗的石油設施遭到伊拉克軍隊的狂轟濫​​炸,產油量因此進一步衰減。

好在 80 年代後期,隨著薩達姆的伊拉克軍隊被伊朗軍民拖入消耗戰,戰爭的天平逐漸向伊朗傾斜。伊朗趁此時機逐步修復石油設施,同時波斯灣越來越多的新油田得到開發,故伊朗的產油量開始緩慢回升。至 2015 年,伊朗的日產量達 330 萬桶。雖然伊朗原油產能有所恢復,但 330 萬桶的日產量不僅低於伊斯蘭革命之前的極值,且無法滿足伊朗國內日益膨脹的需求。

▲波斯灣周邊一圈國家,只要不是戰亂或者被美國封鎖,基本都能靠石油大賺特賺

自 1980 年以來,伊朗人口從 4000 萬猛增至 2007 年的 6800 萬, 2019 年更是達 8300 萬,足足翻了一番。人口上漲自然帶動能源需求走高,在 2002 年至 2007 年間,伊朗國內的汽油消耗量以每年 13% 的速度激增。

與此同時,受制裁與戰爭影響,伊朗的煉油設施卻無法跟上汽油消耗量成長的步伐。具體來看, 2007 年伊朗的汽油平均日產量約為 4 萬立方公尺,汽油平均日消耗量卻高達 7 萬立方公尺,缺口之大令人難以想像。為了填補空缺,伊朗不得不大量進口汽油。

補貼雙刃劍

既然是進口的汽油,價格自然比國內自產自煉的高不少。為了控制油價,伊朗政府對汽油價格實施了大額度的補貼,使其以實際價格的五分之一出售——每升 0.11 美元,伊朗因此成為世界上汽油價格最便宜的國家之一。

然而,此般低到 “ 不正常 ” 的油價給了別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機。據伊朗反走私部門的資料, 2009 年,伊朗每天約有 4000 萬升的燃油被走私出國,而這占到了伊朗燃油日產量的 17% 。民間走私者甚至開挖 “ 燃料湖 ” ,鋪設通往鄰國的地下越境輸油管線,私設儲油罐,將石油運過兩伊界河——阿拉伯河,出口至伊拉克販售。

▲政府巨額補貼下的超低價燃油,卻可能從國家的各個方向偷運出去賣高價,國家補貼資金變相就可以進入私人腰包

此外,衝突連連但能源缺口巨大的巴基斯坦與阿富汗也是伊朗燃油走私的熱門目的地。有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背景的走私者更是膽大包天,直接利用霍爾木茲甘省的港口設施明目張膽地將國家補貼的汽油裝上油輪,走私至國外。

伊朗政府指出,僅僅 2008 年一年,該國的海警就沒收了 10 艘油輪走私的 4600 噸燃油。統計數據顯示,伊朗的納稅人每年因燃油走私而蒙受的損失高達 33 億美元。換句話講,伊朗的燃油補貼恩澤遍布中東他國,西邊的土耳其與伊拉克,乃至東邊的阿富汗與巴基斯坦民眾,也享受到了伊朗的低油價福利。

那伊朗本國民眾呢?雖然他們也享受到了低油價的福利,但是他們也為本國老態龍鍾的煉油設施付出了代價——空氣污染。伊朗空氣質量最為糟糕的地方非首都德黑蘭莫屬。 2015 年 12 月底,由於空氣污染嚴重,德黑蘭市區及其附近地區的學校被迫停課三天,兩場職業足球聯賽也被迫取消。數據顯示,德黑蘭 80% 的空氣污染物來自汽車尾氣,而這座城市有多達 500 萬輛汽車,與上海的汽車保有量相當。

▲德黑蘭是一座背靠大山的內陸城市,一方面是壯麗的景色,一方面也不利於污染物的擴散,霧霾起來很可怕

對此, 107 名伊朗伊斯蘭議會議員呼籲總統採取措施解決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 2019 年,情況仍未有改觀,德黑蘭省議會議長哈希公尺對此直言,伊朗因空氣污染導致的疾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數甚至高於交通事故造成的死者人數。問題出在哪裡呢?自然是低劣的汽油質量。而這又與伊朗國內低下的煉油水平有關係。

燃油配額

伊朗政府當然不是傻子,這一切它自然都看在眼裡,也深知靠補貼壓油價治標不治本,絕非長久之計。民眾整天吸毒氣也終將影響政府的執政合法性。長痛不如短痛,伊朗政府在 2007 年與 2019 年接連發起了兩波改革。改革包含的內容除了提升本國煉油能力等 “ 開源 ” 的措施,也包括發展公共交通、淘汰 120 萬輛老爺車、上線可以使用天然氣作為燃料的汽車、增設加氣站、削減汽油補貼、實施汽油配額制度等 “ 節流 ” 的措施。

自 2007 年 6 月 27 日午夜起,伊朗每輛私家車可購買 120 升汽油,每升價格約為 0.1 美元,一年後配額削減至每月 100 升,價格也隨之上漲至每升 0.4 美元。

▲按說伊朗五環內人民追求小汽車是對的,政府搞環保搞配額也是對的,最大問題在油品,但油品又不是短期就能提升的

雖說伊朗政府此舉也是為了長遠考慮,但油價起伏關乎每個伊朗平頭百姓的生活,補貼一遭削減,不僅從事走私生意的人火冒三丈,而且連普通民眾也氣不打一處來。一方面,伊朗民眾發起抗議示威,拿加油站出氣,一方面暗地裡搞起了汽油黑市,規避配額限制。

而 “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 伊朗政府硬著頭皮推行改革,但改革的落實程度卻不盡如人意:伊朗的煉油能力提升緩慢,發展公共交通的計劃也推進遲緩,致使民眾不得不繼續依靠私家車出行。

至 2013 年,該國的汽油日產量也僅在 8 萬至 10 萬立方公尺之間,與此同時,伊朗的汽油每日消耗量卻已飆升至 18 萬至 21 萬立方公尺,缺口反而比改革前更大。至於意在替代汽油的天然氣,由於政府投資不到位,致使加氣站建設工作緩慢,逼迫車主們用腳投票,依然堅持使用汽油車。

一波不行,那就再來一波

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對伊制裁後,伊朗經濟陷入困境,油氣出口量逐日萎縮,國家財政收入驟減。 2018 年,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報告顯示,伊朗當時為了燃油補貼花掉了至少 690 億美元的鉅款,這對伊朗經濟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為應對困局, 2019 年 11 月 15 日,伊朗政府再次加緊了汽油配額制度。此輪限制更為嚴格,每輛私家車的燃油配額被進一步砍到了每月 60 升,且每升汽油的價格上漲到了 0.13 美元,假使購油量超過 60 升,那麼超出部分每升油的價格將翻倍—— 0.26 美元。

伊朗政府此舉徹底點燃了民眾的怒火,一直以來,伊朗人早已習慣了廉價到幾乎免費的汽油,這甚至被視為一種與生俱來的 “ 權利 ” 。因此,油價暴漲對普通人造成的心理影響不可估量。除去直接受到影響的私家車主,由於伊朗國內的客運和貨運交通極依賴公路,一旦汽油價格長期保持高位,那麼普通民眾必需的日常商品,其價格也將受到影響。

11 月 15 日至 11 月 19 日間,伊朗全國就發生了多起暴力抗議事件。示威者們點燃了卡車、銀行、加油站甚至警察局,並與安全部隊發生衝突,造成逾百人死亡,數百人被捕。萬萬沒想到,削減小小補貼會用出這麼大動靜,伊朗政府有些措手不及,等回過神來又搞起了熟悉的 “ 胡蘿蔔加大棒 ” 政策:一邊 “ 斷網 ” ,試圖以網路管制給抗議示威釜底抽薪,一邊則把節省下來的燃油補貼換個名頭,以現金形式發放給 70% 以上的伊朗公民,稱此舉是將 “ 幫助最需要搭把手的人 ” 。

短期來看,伊朗政府的應對措施確實起到了作用,針對削減燃油補貼的抗議示威浪潮在持續數天后趨於平息。然而,這種做法與過去並無區別,政府仍然背負著沉重的負擔,無疑是不具有持續性的。

在美國的制裁下,伊朗政府囊中羞澀,無力開展可根除積弊的改革,只得做點微小的工作,努力使本國經濟趨於多樣化,不再倚仗油氣出口過日子。但積重難返,中央政府的調控收效甚微。世界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 2019 年伊朗GDP萎縮 6.8% ,淨出口下降 26.9% ,通貨膨脹率高達 41.2% 。

眼前距離伊朗實施燃油配額制度已經過去了一年多,現在伊朗的日均汽油消耗量約為 9.5 萬立方公尺,與之前相比確有下降。然而降幅並不明顯,且這一數據還受到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的影響。

假使沒有新冠疫情,那麼也許在配額制度推出後的這一年裡,伊朗的日均汽油消耗量可能會與之前相差無幾,甚至更多。畢竟人口總數在成長,汽車保有量也不會止步不前。不過,經濟境況差、工業體系又薄弱的伊朗還能做些什麼呢?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