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集團倒下了,成為中國金融危機確切的第一張骨牌;中國現代史的最龐大危機也遇見了第二張倒下的骨牌:碧桂園。
説到底,進行對於中國樓市近月、近年危機的研究,依舊必須抱持「資不抵債」、「流動性」的角度來分析。在 7 月 28 日,本文作者在《中國樓市發生重大變化!對台灣有什麼影響?一文帶你看懂中國房市議題!》一文中表示:
例如,世界五百強之一的陽光城集團就因為被股東大量拋售股票,導致在今年 6 月被深圳證券交易所停止交易;這還是在去年年底,陽光城接受民生銀行注資為期一年半的 26 億人民幣貸款⋯⋯陽光城穿越時空,向銀行借錢,等於挪用 2022 年的錢來還 2020 年的到期債務;用 2024 年的錢來還 2022 年的到期債務。等到 2024 年,還是要繼續向銀行借錢貸款,來讓 2025 年、2026 年的陽光城繼續活下去。實際上,陽光城已經破產了。
目前,同模式的危機纏上了碧桂園,碧桂園基本上是破產了。
碧桂園發生什麼事?
在股票市場裡,碧桂園已經沒有資產了,其股票從 2018 年時最高峰的 17 元港幣,到現在,僅剩下不到 1 元的價值;市場已經認定,碧桂園沒有投資未來。
▲資料來源:2007.HK
碧桂園再怎麼瘋狂販賣股票,收穫依舊是杯水車薪;因此,碧桂園決定,能賣出什麼算什麼,任何一項能變現的資產都要儘快變現。於是,碧桂園賣掉一間武漢科技公司的過半股權,中止旗下十一檔債券的交易(避免價值的劇跌),並且希望能和債權人協商債務的重組。
根據澎湃新聞的報導,針對今年九月初到期、總額為 39 億人民幣的「16 碧园 05」債券,碧桂園採取以下的做法:
碧桂园给出的方案为债务到期偿付利息,本金展期三年。到期后的第 1、2、3 个月分别支付 2 %的本金,第 12 个月支付 10 %的本金;第 24 个月支付 15 %的本金、30 个月支付 25 %本金、第 36 个月支付剩余 44 %的本金。
⋯⋯展期的同时,碧桂园提供增信措施,拿出福建龙岩、山东烟台及江苏沭阳、淮安、兴化的项目公司股权质押。
在危機時刻「變賣資產」代表著現金流不足,「債務重組」代表著想辦法拖欠債務;就如同本文作者在《中國樓市發生重大變化!對台灣有什麼影響?一文帶你看懂中國房市議題!》預判的一樣,陽光城實質上破產了,碧桂園也以行動來表示,它其實也破產了。
究竟碧桂園能否履行其債務重組後的新還債計畫,答案是:肯定不行。
根據中新經緯在 2021 年、封面新聞在 2022 年、中國房地產網在 2023 年的報導,碧桂園的總收入在 2021 年因為疫情緩解,而提升 13 %,但是其淨利比卻從 2020 年的 11.6 %下滑至 2021 年的 7.8%;而 2022 年,碧桂園的淨利比數據為:0.6 %。
代表碧桂園不賺錢了。
單位:億人民幣 | ||||
年度 | 總收入 | 毛利 | 淨利 | 淨利佔總收入的比例 |
2020 | 4,629 | 1,009 | 541 | 11.6 % |
2021 | 5,230.6 | 927.8 | 409.8 | 7.8 % |
2022 | 4,303 | 328.8 | 26.1 | 0.6 % |
現在只是釘上棺材板前的最後掙扎。
習近平的第三任期 = 雷曼時刻
有些人覺得,碧桂園只是個案,中國的房地產還是呈現穩中向好。這些人若非是單純的金融小白,就是城府極深的中國官員。正如中國統計局在 8 月 15 日的新聞記者會上表示:
目前房地产市场总体处于调整阶段,部分房企经营遇到一定困难,特别是一些龙头房企债务风险有所暴露⋯⋯但要看到这些问题是阶段性的,随着市场调整机制逐步发挥作用⋯⋯房企风险有望逐步得到化解。
誰能保證這些是階段性的問題?碧桂園的債務重組後,市場應該繼續追問,「碧桂園是否真有償債能力?還是僅是透過國家出自於政治考量的公權力干涉,設法拖延債務?」。企業還債能力的根本來源在於穩定且成長的收入。這層哲學意味著,沒有收入就是沒有資金,也就無法履行償債計畫。
中國經濟的下行,註定讓中國房地產商的收入下降,因此碧桂園在可預測的未來裡,只能是總收入下降、毛利下降、淨利下降;對於今日中國和失落三十年的日本之比較時,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回答:
⋯⋯有些人還在問,中國未來的道路是否跟日本的差不多。我的答案就是或許不會—— 中國會更糟。
(⋯⋯and some have been asking whether China’s future path might resemble that of Japan⋯⋯it probably won’t – that China will do worse⋯⋯)
早在去年年底,碧桂園就向市場募得 10 億人民幣的三年中期票據,並且由中債公司(全名為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增信。中債公司的背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資料來源: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上級為國家電網、中國中化股份有公司的上級為中化集團,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北京國有資本運營管理有限公司、首鋼集團、中銀投資是鐵打石的國有企業;換句話說,國家出手了,為碧桂園的信用盡一份心力。
但是,為什麼呢?對於經營不善的民營企業,國家為什麼不讓它像 2008 年的雷曼兄弟一樣關門大吉呢?
因為中國有其政治特色啊。
假若碧桂園真的關門大吉,可沒有北京市人大代表、浙江省人大代表、廣東省人大代表像美國國會議員一樣,為偉大的中國人民發聲,在偉大的人民大會堂質詢共和國總理李強,要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下台;倘若碧桂園真的倒下,接著忙的可是中國公安部,因為散戶、韭菜會上街,向二三四線城的市政府聚集,靜坐、絕食、霸佔市政府的出入口,對社會穩定造成劇烈衝擊。
那麼,往年的白紙革命、白髮革命,將會再度在華夏大地上的大小城市重演。對於一位中國觀察家,我們不禁要思索一則不該停止詢問的問題:中國當今的問題,到底是政治問題,還是經濟問題?
2007 年,富比世發布中國富豪榜,中國首富是楊惠妍,她當時就二十五六歲,是碧桂園集團創辦人楊國強的女兒。近日,楊惠妍不僅開始離開碧桂園的部分公司,卸下某些公司的董事長一職,也開始將資產變現,轉移至其它組織。
如果讀者是習近平團隊,在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拿楊惠妍開刀,拿誰來開刀呢?
【參考資料】
- 「In Pictures: China’s 400 Richest」,2007 年 11 月 1 日,Forbes。
- 「碧桂园 2020 年总收入超 4600 亿元,财务稳健科技催生新业态」,2021 年 3 月 26 日,中新经纬。
- 「封面年报|碧桂园 2021 年录得营收 5230.6 亿,核心净利润 269 亿」,2022 年 3 月 31 日,封面新闻。
- 「碧桂园,再发 10 亿中票」,2022 年 12 月 27 日,21世纪商业评论。
- 「碧桂园:2022 年总收入 4303.7 亿元,净利润 26.1 亿元丨直击财报」,2023 年 3 月 30 日,中国房地产网。
- 「What Happened to Japan?」,2023 年 7 月 25 日,The New York Times。
- 「中國樓市發生重大變化!對台灣有什麼影響?一文帶你看懂中國房市議題!」,2023 年 7 月 28 日,Stockfeel 股感。
- 「碧桂园服务:杨惠妍捐赠 20% 公司股份,家族累计捐款超 105 亿元」,2023 年 7 月 30 日,澎湃新闻。
- 「杨惠妍卸任增城碧桂园物业董事长」,2023 年 8 月 9 日,澎湃新闻。
- 「碧桂园服务转让武汉雪域云海网络科技 51 %股权」,2023 年 8 月 14 日,中国证券网。
- 「碧桂园 11 只境内债今起停牌,等待召开债权人会议」,2023 年 8 月 14 日,第一财经。
- 「碧桂园首只境内债展期方案:“ 16 碧园 05 ”拟本金展期三年,多个项目股权质押增信」,2023 年 8 月 14 日,澎湃新聞。
- 「统计局回应碧桂园房地产事件:阶段性问题,房企风险有望逐步得到化解」,2023 年 8 月 15 日,中国证券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