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人迎接一天的方式,是從喝一杯咖啡開始;台灣在 60 年代受到美援小麥影響,進入麵食時代,麵包開始出現在百姓家中的餐桌上,蛋糕更是慶祝佳節的重要角色,上述三項商品——咖啡、麵包和蛋糕,對於現代人來說已然不可或缺,那作為咖啡烘培複合式餐飲業者的 85 度 C,這些年的經營表現又是如何呢?
獲利能力
美食達人股份有限公司自 2005 年成立後,陸續出資、轉投資設立若干企業,爲了向台灣證交所申請上市,於 2008 年 9 月進行組織架構重整,將部分原先的公司辦理清算,並設立 Gourmet Master Co, LTD 成為所有合併個體的控股公司,所以我們從 2009 年開始進行各項財報數字比較。
從 2009 年以來,85 度 C 的營收可說是動能十足,每年都以穩定的速度增加,歸因於 85 度 C 從未停歇的展店腳步,在海內外平均一個月約開出六家店,截至 2018 年底,累計在全球已有 1,135 間門市,這樣積極的提高店數確實帶動了營收節節創新高。毛利率同樣成長,只是表現較為平緩,10 年來從 50% 逐漸增加到近 60%。
2014 年是營業利益率的轉折點,爲因應快速過大的營運版圖,85 度 C 持續優化其營運結構,包含推出新型態店面、積極與電商合作、開通行動支付服務,以及在海外門市販售台灣文創產品、提高通路價值⋯⋯等等;上述努力的成效終於在 2015 年開始收割,單店坪效與獲利的提升,使得營業毛利的增幅大於營業費用的上漲,讓營業利益率有所起色。
營收分佈與市場概況
85 度 C 的版圖大致可分為三個地區:台灣、中國與美國,各地區的市場概況和競爭對手有所不同。
在品牌發源地——台灣,咖啡豆的進口數量持續成長,根據財政部的統計資料,2008 年台灣咖啡豆(包含熟豆與生豆)進口量為 1 萬 1,600 公噸,隨後逐年增加到 2018 年的 3 萬 5,800 公噸;而刺激咖啡豆需求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便利超商現煮咖啡,你是否發現,不論何時的便利超商,總有川流不息的顧客在等待現煮咖啡,更遑論上下班尖峰時段那些大排長龍的隊伍?
統一(1216-TW)和全家(5903-TW)好幾年前就有咖啡品牌,但要真正形成風潮是在 2007 年。統一超商以「整個城市都是我的咖啡館」為品牌主張,現代都會風的形象讓 City Cafe 銷售量開始爆炸式的成長,大眾從此接受並習慣購買超商的現煮咖啡。平價咖啡市場變得競爭激烈,尤其台灣便利超商密度高,經濟部 2017 年底統計,平均每 2,211 人就一家,因此 85 度 C 的競爭者不止最初的高單價星巴克(Starbucks, SBUX-US),還有這些擁有駐點通路優勢的連鎖超商。
中國在 2010 年已成為 85 度 C 最大的市場,在最高峰曾一度貢獻了七成的營收。中國咖啡市場潛力大,消費主力為 80、90 後的辦公室白領,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在報告中指出,中國咖啡人均年飲量只有 0.03 公斤,與全球平均 1.25 公斤還有很大的距離,除了在上海等一線城市發展,二、三線城市以及茶文化根基深厚的鄉鎮,都還有很大的開發潛力。此外,目前中國的消費有 84% 是即溶咖啡,然而隨著消費升級,品質較高的現磨咖啡成長空間可觀。
中國咖啡線上市場有淘寶、天貓,線下的規模也蓬勃發展,除了傳統的連鎖品牌,海外 Blue Bottle 帶動了精品咖啡的發展,「新零售(3085-TW)模式」的瑞幸咖啡,則提供門市半徑 2 公里內都能外送的服務,增加品牌覆蓋面積。85 度 C 的營收重度仰賴中國客源,除了與阿里巴巴(Alibaba, BABA-US)合作之外,仍需因地制宜的調整策略,與當地眾多競爭對手抗衡。
美國到目前為止都是最大的烘培消費地,儘管成長率略低於新興市場,在這樣趨近飽和且成熟的地區,產品差異化就更加重要,因此 85 度 C 在美國的策略著重在烘培產品,除了以熟悉的家鄉味吸引海外華人,85 度 C 也融合中西思維研發新款現烤麵包,成為搶手的商品。
結論
中國與美國是 85 度 C 目前的發展重心,大量展店的策略下順利帶動營收成長,而兩地都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在幅員廣袤的中國,互聯網與門市的線上、線下整合尤其重要;以烘焙為主食的美國,85 度 C 選擇以精緻新鮮的現做麵包作為主力軍,美國市場對於集團的營收貢獻持續增加。
參考資料:財政部統計處、經濟處統計處、美食 KY 年報、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