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在中國管理工廠的台商朋友,
你問問他們,最近應該有一波大型停電潮。
尤其是在蘇州、崑山、浙江、廣東這一帶,
小至家戶用電,大至富士康子公司的工廠,
通通限電停電,大家放假囉~
修但幾哩,富士康怎麼可能停工?
郭台銘旗下的員工是出了名的⋯⋯勤勞,
難道沒有發電機備案嗎?
這樣豈不是會拖延訂單時間?怎麼跟客戶交代?
對,不要懷疑,你擔心的通通都會發生。
就算有備案,
富士康那種規模的廠根本不可能準備足夠的發電機,
頂多都只能應急那種幾小時的跳電而已。
而中國這波限電,不是幾小時,
可能會是,幾個月。
停電狀況到底有多嚴重?
工廠沒電,頂多就是大家回家放假對吧?
那你就太簡單了,有些是會有工安危機的。
在遼寧省,一家呼吸機突然停止工作的工廠
不得不將 23 名員工一氧化碳中毒送往醫院。
還有一些人在通風不良的房間裡使用爐灶取暖,結果送醫急救。
這些是工廠停電的慘況,那家戶用電呢?
台灣前陣子也是有分區限電,
但中國這個不一樣,他們不是只有家裡不能開暖氣、看電視而已,
他們是整個城市都限電了!
舉凡路燈、地鐵通通不亮,
更扯的是連紅綠燈都關起來了!
媽呀,這已經不只是限電政策,而是模擬世界末日吧!
到底為什麼會停電停到出人命?
這是好幾個原因疊加在一起的。
第一,缺煤
對,答案就這麼樸實無華。
煤炭佔全中國發電量超過 70%,
但基於幾個原因使得中國買不到足夠的煤礦。
一來是現在中國積極復工,
所有工廠全力運轉,使得用電量高速上升,
國營企業買煤的速度根本追不上工廠的需求。
再加上中國現在要追求碳中和,煤廠都不給生產了,
空有寶山,但礦區開工率不到 50%,工廠看的到賺不到。
關於碳中和這個我們等等細聊。
二來就跟國際新聞有關啦!
我們上週才提到澳洲抗中。
自從澳洲開始說要調查 Covid-19 起源後,
中國就開始大量禁止澳洲商品進口,
其中就包含了澳洲煤礦。
中國這可是自傷拳啊,因為澳洲是全世界第二大煤碳出口國,
少了他們的供給,中國根本買不足需要的煤炭,
只少轉向北邊的蒙古和南邊的印尼購買。
但蒙古的產量沒那麼多,而且因為疫情又封了邊境,
印尼則必須先應付能源需求同樣飆升的東南亞各國。
中國左看看右看看,哇,已經「煤法度」了。
第二,習大大說要減碳
中國的減碳能源政策已經講了好幾年了。
大概從2015年習大大就說要「能耗雙控」,
還到各個國際組織上立下「中國會在 2030 碳達峰、2060 年達到碳中和」的 flag。
習大大就像在外面亂答應客戶的慣老闆,
回到國內叫所有省級幹部通通交出成績單,每個人給我減碳減個一倍。
可是中國現在還是全力衝刺經濟,工廠產能全開,
再加上中國本身又不是什麼綠色能源大國,
你說要減少碳排放,肯定也會同步降緩經濟增長,
麵包和愛情,你要哪一個?(等一下怎麼會有愛情)
所以中國官媒現在就把輿論怪到地方政府頭上。
人民日報有篇社論這樣說:
「人民快評:多地拉閘限電,不能讓老百姓生活受限」
一些省份並未完成 “ 能耗雙控 ” 要求,壓力之下,便急踩剎車,選擇限電。實際上,東北地區已經首先對非居民執行了有序用電,但是在執行後仍存在電力缺口,目前整個電網有崩潰的危險,才採取了對居民限電的措施。限電需要職能部門妥善把握。找到精準切口,早部署早安排,別事到臨頭再眉毛鬍子一把抓,考驗各地的治理能力。
「習大大的限電政策沒有不對,是地方政府執行錯誤」,
現在大概是這樣的風向。
所以前陣子中國國家發改委還發布了一份
《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
結果30 個地區中只有 10 個達標。
於是黨就把一些沒達標的省分通通標紅字,設為一級預警。
這些被點名的城市只好在短時間內採取「積極」的行動,開學前趕作業,
就造成我們現在看到的「工廠停工,紅綠燈不紅」的極端作法。
而且還有些地方公告「每天早上 7 點到晚上 11 點停產」,
傻眼,那不就是正常上班時間?
所以也有些工廠為了趕客戶訂單,索性叫員工通通改夜班,規避政府停電要求。
到底會有多大影響?
基本上像煉鋁、煉鋼、水泥製造和化肥生產等電力密集型行業,通通都會受影響。
約有 7% 的鋁產能出問題,29%的全國水泥產量下跌。
也因此,野村證券已經下修中國 2022 全年的預估 GDP 增長率,
從 8.2% 下修到 7.7%。
現在已經很多財經媒體在彙整受到影響的台商名單。
基本上只要設在蘇州、崑山等省分的工廠都會先停工 4 到 7 天,
接著再看看政府有沒有下一步指示。
那為什麼我說可能會延續好幾個月呢,
因為缺煤和碳中和都不是三五天可以解決的大問題。
就算現在提早放十一長假,
回到工廠後缺電問題還是沒解決,那還不是一樣要停工。
已經有分析師預估,這一波限電恐怕會延續到明年春天,
除了股票市場會受影響外,
你我在大賣場購買的中國製商品可能也都會漲價(因為電價變貴)。
所以彭博 Bloomberg 就說,
中國這一波限電帶來的經濟衝擊,恐怕會比恆大垮台還要嚴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