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金融分析師協會 (CFA Institute) 邀請我在倫敦、蘇黎世以及法蘭克福所舉辦的 CFA Society 當中演講。我很喜歡這種不定期的演講 (但一年的次數最好不要太多,否則它就變成了一種苦差事)。我也很喜歡歐洲,它有豐富的歷史、古老的建築物、文化、博物館等等,甚至有時候也像是一種冒險。但這次的演講還有一個更有趣的地方,我被要求要和蓋伊・斯皮爾 (Guy Spier) 一起進行演講。
蓋伊・斯皮爾是一個極為出色的價值投資者。他和我很喜歡的一間公司的負責人是好朋友。他出生在南非,童年是在伊朗和以色列長大的。他在牛津大學 (Oxford) 取得了學士學位,在哈佛 (Harvard) 取得了 MBA。之前他居住於紐約,在 2008 年因為不認同紐約的避險基金競賽而舉家遷移至蘇黎。他的妻子 Lory 是墨西哥人,因此他除了精通上述所提及的地方語言之外,也懂一些西班牙文。
2014年,斯皮爾的書籍《華爾街之狼從良記:一個價值投資者的旅程》問世了。這本書和傳統的投資書籍大不相同。我認為這在投資界當中很有可能是一本最與眾不同的投資書籍。這本書是斯皮爾的回憶錄,述說他頂著名校光環而進入華爾街,是如何從葛登・蓋柯 (Gordon Gekko, 《金錢萬歲》的主角,因違法而被判重刑) 轉變成為華倫・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和查理・蒙格 (Charlie Munger) 的信徒。
要寫出這本書,必須要有很大的勇氣。我並不確定自己是否有勇氣寫下這本書。雖然書中提到了以聰明而正直的方式努力,但是也同時揭露了一個人的貪婪、傲慢與邪惡。一般人通常都會選擇把這樣的特質藏在黑暗之處,避免在一本熱門書籍當中公諸於世。
總而言之,斯皮爾並不是在寫一個虛構人物,他寫的是自己。他的謙虛態度在這本書當中,更是有畫龍點晴之效。從書中你可以清楚地看見他的轉變過程。就像是從蟑螂 (華爾街版本的毛毛蟲) 蛻變成蝴蝶。
在其他的書籍當中,看不到這個回憶錄所描述的一些事情 (包括我自己的書)。它揭露了投資的現實、實務以及行為面,這跟你閱讀行為財務學的書籍不一樣,但這些情緒是每個投資者都會經歷到的。
我們從斯皮爾的身上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而我所學到的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事情是環境很重要。
知名的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利(1512-TW) (Dan Ariely) 曾接受過彭博電視 (Bloomberg Television) 節目的訪談,他被問到了一個問題:要減重應該要怎麼做?他說,從你周圍的環境開始。如果你工作時,在桌上有一個裝滿甜甜圈的盒子,那減重就變得更困難了。此外,也要看看你的冰箱:所有不利於你的節食計劃的東西,就擺在你觸手可及的地方,而那些對健康有益的水果和蔬菜卻被收在陰暗的底部抽屜裡。
投資也是一樣的:我們可能沒有注意到,但實際上周遭的環境影響了我們做出好的決策。斯皮爾的書中寫道:“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改變了環境,但實際上卻是環境改變了我們。因此我們在選擇正確的環境—包括工作的夥伴、甚至是社交的對象時,必須特別地小心”。
我發現整天一直不斷查看自己所持有的股票浪費了我很多的時間,這影響了我的情緒,當我試圖以相當有限的資訊來解讀數據時,也消耗了許多腦細胞。當我把頻率降至一天一次時,情況變得好多了。我未來的目標是把頻率降至數天一次。
斯皮爾比我還要進步,他一週只查看一次股票。最近我為自己公司所持有或追蹤的股票設定了到價通知。如果股價變動超過 10% 或是有某些重要的變化 (例如買賣數量),我會收到電子郵件的通知。
斯皮爾發現在公司工作時的效率較低,因為會有外界的干擾。在他蘇黎世的辦公室當中,有一個安靜的小房間,他稱之為圖書館。這裡沒有電話或電腦,只是一個他閱讀、思考以及休息的地方。我在丹佛 (Denver) 有一張戶外椅 (是從好事多 (Costco, COST) 以 50 美元買來的)。我把它拿到戶外,放下手機,邊聽音樂邊閱讀。我的朋友 Chris 則是會在他到辦公室之前的四個小時,待在星巴克(Starbucks, SBUX-US) 或當地的圖書館中閱讀。關鍵是找出一個適合你的環境,不要奮力與環境對抗。
另一個我所學到的事情是,挫敗感是會隨之而來的。我曾經和斯皮爾討論過他的書。他告訴我,喜歡這本書的人很感激他能夠誠實的說出自己的情緒。因為讀者在股市下跌時,也因為情感的羈絆所苦。身為投資者的我們,時常會故作勇敢,但是我們的情緒卻不是那麼的理智,我們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可能會因為我們的投資組合績效而波動。
我自己對這件事情相當有感觸。當我第一次閱讀斯皮爾的書 (我讀了兩次) 時,我的投資組合正在下跌。我發現這本書相當地療癒。我也把這本書推薦給我一位遭遇相同情況的朋友。
還有一件我所學習到的事情:和對的人做朋友。友誼很重要。我這幾年一直公開仿效斯皮爾。斯皮爾創立了一個研討會,稱為 VALUExZurich,集結了許多理念相似的朋友,並互相分享投資想法。我參加了很早之前在 2010 年舉辦的聚會,之後我也主持了類似這樣的會議 VALUEx Vail,這個會議每年 6 月都會舉辦一次。
參加斯皮爾在蘇黎的研討會和組織 VALUExVail 都讓我和其他的投資人保持著持續而良好的友誼。這些研討會讓我能夠結交許多想法跟我一樣的投資人。我的一個工作小組的成員都是自己在 VALUExVail 遇到的。
(附帶一提:身為父母的我們,能夠為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們所作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確保他們結交的是好朋友。這很重要。當孩子們成為青少年之後,父母的影響力就降低了。朋友對他們所作的決策的影響力,會比我們更大。我們可以藉由幫助孩子選擇的朋友來影響他們所處的環境)。
接下來要提的是感謝卡。數年來斯皮爾已經寫下了數以萬計的感謝卡。他感謝的人包山包海,有一次他住旅館時,寫感謝卡給所有的員工。或許這扯得有點遠了。但他寫了一張感謝卡給莫尼斯・巴布來 (Mohnish Pabrai) 的確改變了他的一生。他在芝加哥參加了巴布來的投資基金年度會議。在會議結束之後,他給了巴布來一張感謝卡。幾個月之後,巴布來到了紐約,邀請斯皮爾共進晚餐。這是他們兩個開始深交的起點。感謝卡會這麼有用,是因為很少有人會寫這樣的東西。寫感謝卡的人藉此傳達給接受者的訊息是 “我很喜歡你。你對我而言是很重要的”。
最後一點是,作你自己。心靈導師是很重要的。對於許多價值投資人來說,巴菲特和蒙格就扮演著這樣的角色。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的東西。但我們也必須了解,必須作自己,跟他們還是有差距的。我記得很久之前曾經聽過巴菲特是不用 Excel 的工作表的。這對我造成了好幾個月的影響,我停止構建自己的模型,不使用 Excel 的工作表。我想,如果巴菲特不這麼做,那麼我也不該這麼做,但這是錯的。
巴菲特比我還要聰明。他可以在腦海中分析公司。這也是他之所以成為巴菲特的原因。我認為 Excel 的工作表對自己有用的原因是,它能夠幫助思考。當巴菲特和我看著同一間公司時,所看到的資訊是一樣的,但我需要電腦的協助,而他卻不用。
巴布來所持有的公司不多。而斯皮爾了解自己如果只持有幾家公司的股票,他無法作出理性的決策。因此這兩者的投資組合雖然有很大一部份是重疊的,但是斯皮爾持有的公司間數,卻是巴布來的二至三倍。
親愛的讀者,就如同你所看到的一樣,我是個非常偏頗的讀者。我甚至不知道這樣的想法分享是否能夠稱為讀書心得。排除這些偏頗的想法之外,《華爾街之狼從良記:一個價值投資者的旅程》是我在 2015 年閱讀過的最好的一本書(我在此向你保證我在 2015 年不止讀了這一本書)。在你確定要花時間和金錢購買及閱讀這本書之前,你可以先觀看斯皮爾在谷歌(Alphabet, GOOGL-US) (Google) 所作的演講。(編譯/Ing)
《GuruFocus》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