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 不要害怕談錢 ” 到 “ 應該怎麼談錢 ” ,我們又往前進了一步。在之前的文章裡,我們曾經提到過,年輕人對談錢這件事越來越開放的態度,以及跟朋友談錢時始終抹不開的一些 “ 面子 ” 問題。但一個總體趨勢是,對財務狀況的討論在人際關係中走向正常化,它對人際關係的影響也變得更加複雜。
舉例來說,今年四月《大西洋月刊》的一篇報導就說,千禧一代的夫妻或同居伴侶,會比上一代更願意將雙方財產分開,雖然有研究聲稱這樣做證明雙方對婚姻缺乏誠意,但採訪中有些年輕人卻覺得反而是互相信任的體現;TD Bank前陣子也在美國做了個調查,發現 33% 的已婚夫婦,至少每個月會在錢的事上吵一次架,而那些已離異的夫婦,離婚前每個月為錢爭執的比例更高( 44% );CNN去年在一次 “ 朋友間要不要談收入 ” 的訪談中也講到了一種趨勢:在 “ 公平薪酬 ” 意識的引導下, “ 問別人薪資 ” 可能已經不再是什麼特別冒犯的事。
大方談錢,還有哪些新的困擾?
在推崇個體經濟獨立、規則不應向人情讓步的今天,錢是個時髦話題。但消費觀念的變化、社交媒體的出現、不同個體觀念的衝突,又讓它摻雜了更多微妙的成分。結合我所 “ 現如今你覺得哪些談錢方式並不會傷感情 ” 這個調查,我們總結了幾個比較有當代特色的談錢新困擾:
1. 約會付錢,除了 “ 平分帳單 ” 還有哪些選擇?
AA 制和 “ 誰邀約誰買單(Whoever Asked Pays) ” 這兩個原則我們都很熟了,《富比士》雜誌在此基礎上又提供了一些更具體的操作指南,例如:如果是偏相親向的約會,最好各付各的;如果希望有來有往,那就輪流買單,別總讓一個人出錢;確定關係前,女性如果主動要求付款,男性應該尊重對方的意願;一方如果想全額付款,最好能禮貌詢問對方是否接受,不要動不動就偷偷結帳。另外,如果是同性情侶,在沒有傳統經驗參考的情況下,同樣建議將 AA 制和 “ 誰邀約誰買單 ” 結合起來用。
2. 社交媒體讓談錢變得容易了嗎?
不一定。在我們的另一個開放式問卷裡就有人提出了幾個難題,比如:搭伙吃飯用微信群收款功能確實會簡單很多,但別人如果忘記付自己的那份,是應該提醒一下還是算了?有了支付寶之後,好友/伴侶找自己借錢,是答應ta,還是讓ta先用借唄花唄?遇到 “ 你是學xx專業的嗎?那你幫我免費設計個logo/翻譯個文件/做個方案唄? ” 這種線上聊天開場白,到底是無視還是婉拒?等等。社交媒體只是讓跟錢有關的討論形式更多樣化,並不能完全解決 “ 人情 ” 的麻煩。
3. 跟同事可以談錢嗎?
這同樣也是個挺敏感的事兒。傳統觀念認為跟同事聊收入話題屬於禁忌,但在資訊透明、同工同酬風氣的影響下,也有一些關於 “ 禁止透露薪資是否助長了薪資不平等現象 ” 的反思。美國招聘網站 Glassdoor 和 themuse 對此給出了比較謹慎的建議:如果你確信自己需要與同事談錢以保證自己獲得合理薪酬,可以先試著諮詢同業/校友,再私下詢問相對可靠的上級或同事;態度要誠懇,畢竟職場不歡迎八卦;以及,盡量不要問得太具體,點到為止。
4. 男性和女性在談錢時,態度有差別嗎?
還是以 “ 跟公司談錢 ” 為例,市調研究公司 eMarketer 今年一項針對 21-37 歲工作者的調查發現,男性受訪者中有 60% 的人曾經和現在的公司協商薪資,而女性只有 46 %,她們不問的最大理由是 “ 感覺渾身不自在,開不了口 ” (女性 30% vs男性 16% ),另一個男女相差很大的理由則是 “ 對現有薪水已經很滿意 ” (女性 14% vs男性 4% )——不論背後的理由是什麼,不同之處還是比較明顯的。
雖然關於談錢的問題並沒有一成不變的答案,但值得慶幸的是,它總算是擺脫了 “ 功利 ” “ 拜金 ” 之類老套偏見,成為公認的當代生活常備技能之一。和許多新的社會規則一樣,從 “ No ” 到 “ Yes ” 再到 “ How to ” ,人們說起錢時態度確實變得更理性也更日常,不管討論得出的結果是什麼,這樣的變化都是一個可喜的進步。
《好奇心日報》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