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請別相信預測 (二)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The Aleph Blog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David Merkel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請別相信預測 (二)

2017 年 2 月 7 日

 
展開

以下是 “請別相信預測(一)” 這篇文章收到的讀者回覆,讀者回覆說我講到了一個他不太理解的領域。就是這條,“多數做預測的人,他們只會考慮損益表,而沒有考慮到資產負債表的不健全狀況,像是現金流的反轉等。”

資產負債表的不健全狀況是什麼意思? 這是否意味著,公司沒有足夠的現金來燒錢呢?

Merkel)請別相信預測(二)-內文圖 01

沒有足夠的現金來應付資金的消耗是一個好例子。但讓我先退一步,在聚焦這點前先討論一下整體的狀況。

無論是經濟學家、量化分析師、看線圖的分析師,或是隨意抽取數據的人。這些多數的人在做出預測時,通常不會考慮資產負債表,除非他是評級機構的分析師。因為假設這個世界沒有借款限制是比較容易的。實際的例子,就是上一次金融危機期間的房主、買家、銀行以及影子銀行和資助他們的公家機關。

在擁有大量私人債務的經濟體中,成長幅度是極為有限的,因為它有更高的債務違約風險。這樣的經濟體中,多數公司不到最後關頭不會發行股票,這樣的情況限制了成長。而一般消費者的高債務狀況,也同樣限制了成長,因為他們再借貸的能力低,而對於再貸款也感到不太安心。

確定什麼時候已經存在“太多的債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無論對於家庭、公司、政府或經濟體等等都是如此。你不會有一個可以完全遵從的準則。人們很難認知到,隨著槓桿提高,違約的機率和嚴重性也越高越慘。你可能會維持高槓桿一段時間也完全沒事,但當一個地區發生了問題,導致借款者停止放貸, 問題就會接踵而來。

Merkel)請別相信預測(二)-內文圖 02

別相信預測的另外三個原因

(1) 媒體

媒體並不會請最好的專家來發表意見,他們會請那些最具娛樂性的人。這種現象會造成更多的極端性預測。這現象同樣會發生在那些出書預測的人,那些做出極端預測的書都賣得特別好。你可以從這篇文章中看到例子。Harry Dent 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什麼預測都不對,但這並沒阻止他做出更多的極端預測。

關於為什麼你應該忽略媒體這議題,你可以閱讀我在 2005 年為 RealMoney 寫的文章,我在 2013 年有做更新

(2) 動能

動能是雙面刃。市場上確實有動能效應,依據近期發生的狀況來預測並非完全是錯的。然而,這會有兩個問題。首先,當上漲或下跌的幅度越大,而且時間越長,動能影響的效果就會降低,這時你應該要改多思考均值回歸這件事。當市場估值過貴時,你不該期望有高報酬,反之亦然。

第二個問題,算是媒體影響的效果。也就是當你開始看到“每個人都會富有”這種文章出現,或有“道瓊指數 3 萬 6000 點”的預測出現,這時代表市場已經接近牛市尾聲。就如同“股票市場已死”的文章出現,通常代表熊市即將結束一樣。媒體、散戶跟書籍的預測總是會慢一大步。

(3) 虛假的計算

無論是有幾何圖形的圖表,還是回測的統計優化數據,你可以輕易根據這些計算來聲稱趨勢將延續。但我們應該嘗試了解超越數學層面的東西。去思考目前的估值或債務水平如何,要突破這兩者過去的紀錄永遠是可能的,但這不會是最可能發生的事。

基於以上這些原因,請你對預測保持懷疑態度。

The Aleph Blog》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請別相信預測(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The Aleph Blog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David Merkel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