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新型藥品的研發一直是全球各大藥廠的核心競爭力,而推出受專利保護的獨占型藥物,更是藥廠得以與競爭對手產生區隔、掌有訂價主導權並且成功獲利的最主要因素。然而,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初至2016年底的5年期間將有多達631種專利藥到期,藥廠們在專利到期後勢必需接受來自學名藥激烈的同效低價競爭;英國製藥和生技產業顧問公司EvaluatePharma即曾預測,失去專利保護的重量級藥品很可能會因銷量下跌而造成約351億美元的損失,而醫療保健產業資訊顧問公司IMS Health則估計專利藥品的銷售收入將在2011年至2016年間損失1,060億美元,其中尤以2011年和2013年最為嚴重,而此一現象更被製藥產業稱之為「專利懸崖」。
諾華重新聚集核心業務、走上更專業化道路
站在懸崖邊上的各大藥廠在面對旗下專利藥品即將陸續到期之際,無不極力為公司的「營運損傷」開立出醫治藥方;其中,身為世界三大藥廠的瑞士諾華(Novartis)透過企業合併、重組的方式重新聚焦於核心業務,同時也企圖走上更加專業化的道路。據了解,諾華藥廠多年來最為暢銷的產品是用來治療高血壓的藥品Diovan,在針對此款藥物投入超過10億美元的研發經費、經由上千例患者臨床實驗後,諾華最終獲得專利且可獨家銷售14年;然而,這款占諾華總營收高達20%的明星產品,所擁有的專利卻於2011年秋季開始陸續於歐洲和美國到期,這也意謂著諾華每年的收入將可能因競爭而減少40億美元。
在暢銷藥專利到期、新藥研發銷售又無法短期間看到成效的狀況下,諾華集團於去年中與荷蘭藥商葛蘭素史克(GSK)進行業務重組;首先,GSK將腫瘤事業部以160億美元的價格整體出售給諾華製藥,其中包含有研發、產品專利以及通路…等,而諾華則將旗下除流感疫苗以外的疫苗業務以71億美元出售給GSK;第三,兩家公司更將非處方藥物部門進行合併、且成立消費者保健藥物合資公司,由GSK占63.5%股份、諾華則擁有36.5%股份。另外,諾華也宣佈將把動物保健部門以54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美國禮來(Eli Lilly, LLY-US)製藥。
諾華藥廠化危機為轉機,專注於創新、高毛利業務類別
根據諾華藥廠表示,進行此項牽涉到腫瘤、疫苗、動物保健和非處方藥物事業部的業務重組計劃,主要是期望讓企業回歸核心製藥業務、並進一步加強對於高毛利腫瘤業務的實力,同時也將對營收貢獻較小的疫苗業務和動物保健業務分拆。據了解,諾華藥廠目前在具有高毛利和強烈市場需求的抗腫瘤藥物領域中,擁有全球規模第二大的產品線,而新加入的GSK腫瘤產品在2013年獲利近16億美元,對於諾華而言更無疑是拓展了標靶治療和小分子治療方面的優勢;未來,諾華不僅將成為血液腫瘤領域中的領導廠商,更極可能在實體腫瘤市場上威脅到羅氏藥廠(Roche)的地位。此外,在業務重組之後,諾華也將專注於有創新實力和全球規模的三大領先業務:製藥、眼科保健和非處方藥物,而與GSK所合資成立的消費品保健公司則預計將成為僅次於嬌生(Johnson & Johnson, JNJ-US)(Johnson & Johnson)的全球第二大消費品保健企業,年銷售額超過百億美元。
雖然說,諾華藥廠的營業收入在專利懸崖爆發初期,因為Diovan的銷售衰退而呈現下降;但是自2014年下半年開始,收購GSK腫瘤事業部門的好處卻開始逐漸發酵,不僅明星藥品Diovan的銷售數量逐步回升,治療骨質骨纖維化和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藥物Jakavi、多發硬化症藥物fingolimod…等新研發產品的銷售額更呈現急速成長、甚至達到企業總銷售額的41%。諾華藥廠執行長Joe Jimenez日前表示,目前已準備20至50億美元的併購基金,並打算在未來的1至2年中進行更多合併交易;例如,該公司日前已與美國生技公司Aduro簽署了一份價值7.5億美元的協定,由雙方共同合作在劍橋大學成立專注於腫瘤免疫的研發部門。看來,優化重組和聚焦核心無疑是諾華針對專利懸崖危機所開出的藥方,而服用之後也的確具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