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轉動你的財富飛輪!改善儲蓄習慣「做不做」更重要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選文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選文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轉動你的財富飛輪!改善儲蓄習慣「做不做」更重要

2021 年 5 月 15 日

 
展開

網友在臉書社團:《麻布記帳使用交流社群》上提了一個問題,「要怎麼讓每個月財務漂亮,要如何控制開銷,才能達到開源節流,並且至少還能存到收入 1 / 3 的方法,以及大家每個月開銷都是什麼?我怎麼樣都存不到錢? 可能跑外面開銷大? 」這個問題,讓我聯想到幾年前《市場先生》曾經有一篇文章「年輕人醒醒吧,你一輩子就只能存到 500 萬!」大致意思是說他的一位教授講過,年輕人一個月大概就只能存下一萬元,即使薪水增加也沒用,因為薪水增加支出也會增加,工作 40 年,就只能存下 500 萬。市場先生不太甘心,事後仔細的找了台灣人薪資收入的狀況,以起薪 35,000 ,每年加薪 1,000 為前提。再考慮養小孩所需要花費的成本,扣除房租以及日常生活開銷之後得的一個令人沮喪的答案, 530 萬。這確實是一個沉重而痛苦的真相, 530 萬的退休金該如何確保未來的退休生活呢?因為未來的你將不是要準備 20 年,到你 85 歲的退休金,而是需要準備到 105 歲 40 年的退休金。

  • 認知飛輪
  • 先求有,再求好
  • 轉動你的飛輪
  • 如何找尋最佳路徑

飛輪

關於網友的問題,麻布社團上的網友也有很清楚地回答,例如:「仔細審視每筆支出,每一次的支出都問自己這值得嗎?或是有其他替代方案抑或去除這項開支!簡單卻不容易的原則:收入多、支出少、剩餘就多。賺 5 萬,花 1 萬和賺 5 萬,花 3 萬,誰存的多?」這點透過記帳軟體紀錄一段時間之後,其實很容易可以發現,哪些是額外新增的開銷,而哪些幾乎每日都花的錢,也很容易找到替代方案,進而優化消費的結構。同時另一位網友也說「你應該是沒有一個有動力的儲蓄目標所以才存不下錢,因為沒有目的,所以當遇到想要而非需要的消費行為時,隨時可以花掉,而這個儲蓄目標也必須有期限,不然會遙遙無期」這點完全戳中原 PO 的痛點,表示「外在誘惑太多譬如手機,衣服褲子之類….」這些問題我們以前都討論過,但很多人還是做不到,或著說,如果不開始記帳,也無法有意識的開始理財。

喻穎正在《人生算法》當中提出「認知閉環」的概念,「閉環」這個詞來自 PDCA 循環,又叫「戴明環」,是美國管理學家戴明博士提出的模型。管理學上的閉環包括計劃( Plan )、執行( Do )、檢查( Check )、處理( Act )。PDCA 的循環是把上一次循環的結果當作已知條件,然後重複計畫、執行、檢查、處理,最後會持續的向終極目標逼近。大腦「從獲取訊息到採取行動」的過程同樣包含 4 個動作,分別是感知、認知、決策、行動。喻穎正認為有意識的在日常生活中,想要實現的目標上執行這 4 個動作,就可以完成認知的閉環。

從怎麼樣存到錢這件事來做思考的話,這個閉環可能是:

  • 感知:留意到自己單身、即使住家裡,卻還是沒存到錢。(敏感的、情緒的)
  • 認知:沒存到錢不會怎樣,但是看到股市漲卻也沒機會參與,很可惜。可是股市風險也很大,說不定會輸錢。不知道別人是怎麼存的,應該去臉書問問。(資訊分析師)
  • 決策:決定要開始記帳,知道自己財務上到底是哪個環節在漏水。
  • 行動:開始記帳,同時定期觀察收支狀況。

先求有,再求好

佐伯克在創業初期,在臉書的辦公室牆上貼了一條標語:比完美更重要的是完成。這條行動準則,就是要激勵每一位員工按時交付,快速行動。以存錢為例,許多人到處聽了很多的建議,然後有一大堆的想法,每個都想要,結果每個都沒做到。基本動作,其實是至少必須完成一個循環。其他投資怎麼投資,該學習什麼理財知識,那是另外的循環,但是眼前這個必須先完成。舉例來說,當我決定開始記帳,我在行動時就發現,每天記帳很瑣碎,麻煩(感知),開始分析市面上記帳工具,有沒有更簡單方便,不會忘記的記帳方式,或是 APP ?(認知),發現麻布記帳 app 可以自動幫我記帳分類(決策),轉而使用麻布(行動)。這就是一個完成「認知閉環」的過程,在用了麻布之後你可能還會感知到其他問題(例如:現金記帳的問題),因此要再進一步分析認知,然後決策(改以行動支付,或一定都掃描手機發票載具)、再行動。這就形成一個「認知閉環」,會讓你逐漸逼近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

因此,回到網友一開始所提的問題身上,這個問題可能就可以拆解成好幾個小的閉環,或者也可以稱為「飛輪」,將一個大目標,拆解成若干個小的目標,每一個飛輪需要各自的轉動起來。

轉動你的飛輪

你可以把一個完整的「認知飛輪」想像成 400 公尺的接力賽跑:「感知」跑完了把接力棒交給「認知」, 「認知」跑完了交給「決策」,並由「行動」完成最後一棒。事實上,我們的認知經常在這些「交棒」時刻出現問題。例如,扮演情報員角色的「感知」獲取了某條訊息,但因為掉棒了,沒能將訊息交由扮演分析師角色的「認知」處理。像我們節目一開始提的一輩子如何存出超過 500 萬的財富,這個大問題,就需要有無數個小的飛輪,疊加,優化才有可能實現。這個時候。如果我們飛輪上的四個選手時常掉棒,那麼這個飛輪轉起來就會時常故障。喻穎正認為有兩類人,特別容易在交棒的時候掉棒。

第一類人
依賴自動導航的人。開車過的人就很清楚,一開始你剛開始學開車的時候,你會全身緊繃,無時無刻都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甚至還要算方向盤轉幾圈。但當你熟悉之後,你甚至可以邊吃早餐邊開車。也就是在熟悉的道路上,熟悉的環境,你已經切換成自動駕駛模式。在這種情境下,我們很可能沒有在恰當的時間節點(認知的「交棒時刻」)停下來思考。科學家保羅·卡拉漢的研究表明:「人們做不出聰明行為,並不是他們缺乏動機或能力有限,而是他們缺乏對思考時機的敏感性。」就好像在一條路上走,明明有個岔路口,如果你慢下來想一想,多半能找到正確路線,但大部分人根本沒有停下來想過。

第二類人
口才犀利愛耍小聰明的人,總是可以自圓其說。認知神經科學之父邁克爾·加扎尼加博士發現,大腦會為對跟自己假想不一致的事件編造理由。愛耍小聰明的人不是依據事實來理解事物,而是看哪個解釋對自己比較有利,想趕緊蒙混過關。輸了就推給運氣不好,贏了都覺得是自己的功勞,這樣其實會堵死自己成長的路徑。

如何找尋最佳路徑

談到「先求有,再求好」,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是當兵的時候,我是連輔導長,遇到上級督導或裝備檢查的時候,營輔導長就是叮嚀「先求有再求好」。這其實只是想交差完成任務,給別人一個交代。我更多是在應付了事,力求不要被記缺失,並沒有從最終我該做什麼,及如何做,為出發去判斷。如果不是給別人一個交代,那麼是「給自己一個交代」嗎?也不對。完美主義或是學者心態總想證明自己聰明、正確、高瞻遠矚,絕不輕舉妄動,本質上其實是害怕失敗。我自己也常有學者心態,講一些永遠都對的東西,不夠接地氣。那應該怎麼辦?一種不起眼的小動物 — — 螞蟻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科學家們發現,螞蟻出動搬運食物的時候,不管地形多麼複雜,距離食物多麼遙遠,它們總能找到一條最優路線。原來,每隻螞蟻一開始都會隨機選擇一條路線,並且留下一種「訊息素」的物質。若干隻螞蟻找到了食物,也就留下了若干條搬運道路的訊息。最後,短路徑上的螞蟻數量總是比長路徑上的螞蟻數量多。因為路越短,相同時間內螞蟻往返的次數就越多,在路上留下的訊息素也就越多,蟻群就會慢慢聚集到最短的路徑上。螞蟻不停重復這個過程,最終就可以找到一條最優路徑,這就是「蟻群算法」。同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一個個小飛輪,就像螞蟻隨機選擇的路徑,單個飛輪或單條路徑可能非常簡單,但當多個飛輪或多條路徑的成果聚集起來的時候,就能找到最優解。

遇到問題,我們與其悶著頭想,不如從一個小的問題開始,先完成一個閉環再說。勇於嘗試,不斷修正,自然能一步步逼近問題的最優解。因此,「怎麼做」雖然很重要,但是「做不做」更重要。

比爾的財經廚房》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現在起,也可以在 LineToday 、Google 新聞 看到股感原創文章?囉!
想獲得文章推播??訂閱、追蹤按起來!
若您也願意分享您的寶貴觀點?至站上,或有其他文章轉載需求,
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選文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選文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