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你會算買股的「機會成本」嗎?這 5 個概念,一次釐清!
作者 雪球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雪球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雪球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你會算買股的「機會成本」嗎?這 5 個概念,一次釐清!

2021 年 1 月 18 日

 
展開

投資中的機會成本

1 / 5 、茅台是你買任何股票的機會成本

為什麼茅台可以成為 A 股價值投資的大旗呢?因為 90% 的情況下,茅台的業績都是確定性很強的——經濟好時,茅台顯示出可選消費的屬性,業績上升,股價漲;經濟不好時,國家放水,茅台有金融屬性,估值上升,股價漲;如果經濟不好,央行又不放水(很少出現),還有經銷商幫忙調節庫存,機構抱團,股價漲;除非是 “ 限制三公消費 ” 這種超級利空才真正對茅台不利。

所以從機會成本上說, A 股確定性最強的茅台是你買任何一支股票的 “ 機會成本 ” ——在買入任何一支股票之前,都不妨問自己一個問題:這個股票的確定性跟茅台的差距有多少?它的收益能彌補這個差異嗎?如果不能,我為什麼不去買茅台?同樣,當你想空倉一段時間,你也要想想:這段時間茅台會漲嗎?如果會,我為什麼持有現金而不是買茅台呢?(如果讀者投資台股不妨可以想像機會成本是台積電。)

上面這段話,我用的 “ 機會成本 ” 是經濟學概念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經濟學對 “ 成本 ” 的定義,跟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不同,因此能幫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審視投資習慣。

2 / 5 、股票沒有成本,買賣才有成本

投資股票,一定會用到成本這個概念,你買了 20 萬的 A 股票,你一定認為,這些股票的成本是 20 萬,但這只是 “ 會計成本 ” ,是為了財務分析方便。經濟學上,真正有意義的成本是 “ 機會成本 ” ,是指你這一筆錢 “ 備選的買入標的 ” 中,收益最大的那一個。

例如,你在 A 、 B 兩個股票中買了 A ,結果股票 B 漲了 10 萬,那麼你的機會成本就是 10 萬,如果你的 A 股票上也賺了 10 萬,那麼你真正的收益是 0 ;如果 B 跌了 5 萬,那麼你的機會成本就是- 5 萬,如果你在 A 股票上同樣賺了 10 萬,那麼你的真正收益是 15 萬。當然,如果你買 A 公司時,沒有比較,直接就買了,那麼你的成本就是持有現金的成本,即為 0 (不考慮通膨),你賺 10 萬就是賺 10 萬,跟會計成本計算的結果一樣。

為什麼經濟學一定要把成本定義為 “ 機會成本 ” 呢?因為整個經濟學有一個思考原點——資源是有限的,一筆錢,同一時間,你買了 A 公司,就不能買 B 公司,那麼 B 公司未來的漲幅自然是你為自己的選擇付出的 “ 成本 ” 。

看上去,機會成本只是一個學術上的概念,這對於提高投資能力的意義到底何在呢?這個問題,我在學習經濟學時也沒有意識到,只到我看了保羅·海恩的《經濟學的思維方式》中的一句話:

“ 事物 ” 根本沒有成本,只有行為才有成本。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你以 10 元錢買入一筆股票後,你應該立刻忘掉這個價格,因為股票是沒有成本的,只有 “ 買與不買、賣與不賣 ” 這兩對交易行為才有成本,這個成本就是你做過的選擇——你放棄的選項都沒有真正的放棄,而是變成了 “ 機會成本 ” ,影響你帳戶的長期收益。我想從買和賣這兩個交易動作來闡述這個重要經濟學思維方式。

3 / 5 、買入的機會成本

我們平時買股票時,不一定是 “ 二選一 ” ,經常是 “ 買還是不買 ” ,那麼買入的機會成本就是 “ 持有現金 ” 的收益,即為 0 。此時,用機會成本計算的收益跟會計成本計算的收益是相同的,所以我們平時很少電腦會成本。但我在文章的開頭就說了,茅台是每一個股民都公認的,業績確定性又強,那麼理論上說,你每買一個股票,都要拿它跟茅台比,而不是跟持有現金比。

這麼一比,機會成本就有意義了,你選擇的股票必須有比茅台更高的預期報酬率,才能彌補它跟茅台的業績確定性之間的差距。如果茅台今後三年每年 10 ~ 15% 的業績成長的確定性很強,那麼你選擇的公司只能有三種(不考慮估值的高低,因為你沒有任何證據說明茅台被高估):

  1. 確定性一般(比如大部分科技龍頭股),未來三年業績成長 25 ~ 30% 以上,即需要給你 15% 的風險溢價的股票;
  2. 確定性比較強(龍頭股),業績成長 20 ~ 25% 以上,即需要給你 10% 的風險溢價的股票;
  3. 確定性很強(龍頭消費股),業績成長 15 ~ 20% ,即只需要給你 5% 的風險溢價的股票;

事實上,能達到上述要求的公司少之又少,可能性只有兩個:

  1. 透過深度價值挖掘,持續跟踪,找到超預期成長的個股
  2. 抓住板塊整體利空下跌的機會,在低估時買入

如果找不到這樣的機會,還不如持有茅台,如果你覺得茅台會跌,那就應該空倉。不過,機會成本的另一個特點是 “ 因人而異 ” ,不同能力的人做同樣一件事的機會成本不同。例如,沒有工作的人擺地攤,機會成本是 0 ,高薪白領辭職去擺地攤,機會成本就等於他的高薪。

所以,把茅台作為機會成本,僅限於普通水平的股民,如果你連續多年年化收益超過 15% ,那麼你的 “ 機會成本 ” 就不是茅台,而是你的平均報酬率。如果你的平均報酬率為 18% ,等於你每次買入,都要求以相當於茅台的確定性,獲利 18% 的收益,因為很少有標的能達到茅台的確定性,所以就要把報酬率要求上調 5 ~ 15% ,作為風險溢價。正是因為機會成本的制約,很多投資高手的水平在進步到 “ 多年年化收益穩定在 15% ” 以上後,再進步就很慢了。如果說,買入時,大部分渾渾噩噩的散戶都沒有意識到自己高昴的機會成本的話,那麼,賣出時,大部分散戶的錯誤就是算錯了機會成本。

4 / 5 、賣出的機會成本

很多人都有一個習慣,賣出股票後如果想再買回來,一定要等跌破賣出價才肯出手,這是什麼心理呢?每一次賣出,都有一個隱含選項是 “ 繼續持股 ” ,所以賣出的機會成本是 “ 從賣出到現在的漲跌幅 ” ,漲了 10 萬,你這筆賣出的機會成本就是 10 萬;跌了 5 萬,機會成本就是- 5 萬。

“ 等跌破賣出價 ” 的心理,就是想讓上一次賣出的機會成本為負,心理感受很好。但問題是,這麼做只會改變上一次賣出的機會成本,並不影響你這次買入後的利潤,很多人就為了死等這段差價,最後放跑了熱門股。事實上,你賣出的機會成本並不只是 “ 繼續持股 ” ,還包括 “ 賣了之後又買其他股票 ” 。假設你賣了 A 公司之後,立即全額買入 B 公司,那麼你的 “ 機會成本 ” 就變成了 B 公司的漲跌幅,此時的 “ 機會成本 ” 變成了你的真實利潤。

一般人賣掉從底部漲上來的 A 股票後,總是希望 “ 複製 ” 自己的成功,再找一個底部的 B 公司。但一輪上漲行情中,率先啟動的公司,往往屬於邏輯最順暢的板塊中,各路資金一致性預期最強的公司。而出於比價效應的補漲股,往往都有一些硬傷。如果還處於上漲的早期,這種換股失敗的機率更高一些。

所以我一直建議大家不要過早賣掉率先上漲的強勢股,這些股票看上去漲了很多,但往往是基本面發生較大的反轉,估值反而越漲越低,越漲越安全。更糟糕的是,很多人雖然看好手中股票,但覺得漲得太猛了,打算先賣出,等下跌後再買入,結果,買出後,等來等去,反而越漲越高,最後忍不住衝進去,接了最後一棒。這可就是 “ 機會成本誤終生 ” 了。

當然,我並不是勸大家不要賣漲得好的股票,而是希望大家意識到,人性是有弱點的,在上漲中空倉的壓力,遠遠大於下跌中的套牢,賣賺錢的股票一時爽,可付出的機會成本遠比你想得多。

5 / 5 、不要迷失在具體的交易中

分析完了投資中的這兩個機會成本,請大家再回到開頭的那句話,體會一下:

“ 事物 ” 根本沒有成本,只有行為才有成本。

應用到投資行為中:你持有的股票的會計成本毫無意義,只有 “ 買股票 ” 和 “ 賣股票 ” 才會產產生本。這個觀點讓我想起很多年前一次改變我的投資觀念的複盤。當時我把自己每一筆交易詳細地記錄下來,結果發現:我在技術上把握得最好的那些交易,在最低價精準買入,最高價精準賣出,但從整體資金的增值來看,沒什麼了不起的。

我記得最清楚的那幾筆大賺大虧的交易,其實從來沒有改變過整體收益的方向。它們會暫時提高或降低收益水平,但往往在一兩個月之後,波動又回到原來的趨勢中。從那時起,我漸漸把注意力從 “ 抓黑馬熱門股 ” 轉移到 “ 完善整個投資體系 ” 上。交易是一個連續的、永無止境的 “ 買賣買賣買賣 ” 的過程,你放棄的機會跟你選擇的機會同樣重要,共同構成資金帳戶的持續變動。如果意識不到這一點,你就會迷失在一筆筆具體的交易中,把運氣當實力,又把虧損歸咎為運氣。

如果眼光只關注個股,看不到帳戶損益連續的變動趨勢,你就永遠不知道為什麼自己買過那麼多牛股,收益卻始終原地踏步。

雪球》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雪球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雪球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