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會買股票是徒弟,會賣股票才是師傅」,在投資的領域中,誰不知道應該買進績優的公司,然後一路抱緊不賣,最好是像大立光(3008-TW)或類似鴻海(2317-TW)、台積電(2330-TW)那樣的公司。
但是有一個邏輯問題要釐清,股價是基本面的「領先指標」,既然是領先指標,股價的「變動」就極可能比基本面的改變要來得提前反映,無論是基本面的利多或是利空,否則就經常容易落入追高殺低的窘境。這一點正是一般投資人感覺到困惑之處。
「買進績優股,一直抱著,直到 …… 為止」。中間的 ……到底要怎麼放?可以是「基本面改變」,也可以是「股價趨勢改變」,也可能是……等其他的原因。如果以「基本面」改變為賣股前提,那麼就很容易犯了前面所提「邏輯上的謬誤」,除非我們投資前提的「基本面」是超越一個正常景氣循環的長期基本面。
然長期基本面又會面臨一般投資人難以掌握判斷的「產業景氣或競爭力」改變,當還在猶豫不決時,股價很可能已經走了好一大段,接下來的買賣決策就很可能由「心理情緒」來掌控了;但是若賣股的前提是「股價趨勢改變」,那麼學習一套可以研判「趨勢改變」的技術與策略,自然就是必備的基本功了,否則一樣會淪落到由心理情緒來決定買賣的處境。
其實,就前者而言,選擇具有長期壟斷,無論是地域上、技術上、資金上、智慧財產權上……只要具有相當程度的壟斷優勢,對於長期投資人而言自然多了一份保障,而市場給予的合理本益比也會比較高;反之,競爭激烈、隨時可能因暴利而吸引新競爭者加入的產業,投資人稍不留神,股價反轉之後,很可能就從此一厥不振了,具有這樣特質的公司,比較不適合長期持有。
在學習研判股價趨勢變化的基本功上,更需要融入「風險」觀念,尤其是一般投資人資金有限,劣勢就是「風險承受度」遠低於法人,優勢則為進出股市甚為輕巧,買賣不影響股價巨幅波動,因此當個股股價產生相當程度的「波動」時,適時的降低持股以降低減少風險承受絕對是必要的,待確認趨勢無誤時,再來重新考慮進場都還來得及,這也如同買了保險,支付保費一樣的觀念。
賣股未必是看壞後市或是趨勢改變,當投資標的的風險遽增時,嚴控風險降低持股,是確保長期投資獲利的必要手段。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