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定客群、優化使用者體驗 是Paycom崛起的關鍵
作者 IBD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IBD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IBD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鎖定客群、優化使用者體驗 是Paycom崛起的關鍵

2016 年 12 月 9 日

 
展開

薪資暨人力資源雲端管理商Paycom Software (PAYC)是少數快速成長,並賺取大筆利潤的雲端基礎應用供應商。從Oklahoma City起家的Paycom,提供美國公司薪資與人力資源整合式的系統服務。

Paycom鎖定50至2,000人的中小型公司,作為提供軟體即服務(Software-as-a-Service)的目標客群。這個作法也讓Paycom免於受到以大型公司為客群的薪資管理服務領導者ADP (ADP)與人力資源雲端軟體供應商Workday (WDAY)的直接競爭。

研調機構RBC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師Ross MacMillan,在一次客戶報告中表示,“ADP仍是Paycom潛在的主要對手,其它競爭者還包括薪資軟體商Paychex (PAYX)、 薪資暨人力資源軟體開發商Paylocity (PCTY)與人力資源管理解決方案供應商Ultimate Software (ULTI)”。MacMillan也評定Paycom的目標價為54美元。

MacMillan表示,“當多數的薪資與人力資源軟體將所有的功能都包含在內時,Paycom則強調更為靈活的使用方式”。

簡潔才是最好的使用體驗

Paycom的軟體是以單一資料庫為架構,進行資料的管理與儲存。MacMillan指出,Paycom所強調的單一應用,讓軟體操作者易於管理。

Paycom的執行長Chad Richison於8月2號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中指出,“我們相信公司成功的基礎,源於Paycom的單一資料庫架構,這不僅為它帶來好評,也帶來了收益與成長機會”。

Paycom的軟體主要透過地區銷售中心的代理商,直接販售給客戶。MacMillan於報告中表示,“Paycom對於每個新增加的客戶,和每位客戶所帶來的持續性營收的提升,都規劃詳細的成長藍圖”。

MacMillan接著指出,Paycom的客戶成長策略,是透過美國各地新開張的銷售據點的擴張來達成。Paycom目前已有42個行銷辦公室,未來預計將擴展到124個。

Richison表示,“Paycom仍處於早期的發展階段,要使市占率擴大,還需要幾年的時間,它的目標是成為新興薪資暨人力資源的雲端管理巨擘”。

25%成長策略

MacMillan相信,Paycom透過新增加的客戶與提升客戶平均營收,能夠在未來三年內達到營業額成長25%的目標。由於人力資源管理和相關人事法規息息相關,隨著政府通過新的人事法案,Paycom與相關廠商預期也將跟著受惠。

因為「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又名「歐巴馬健保法」(ObamaCare)的推行,也使得Paycom軟體的銷售業績隨之提升。此外,因應《公平勞動標準法》(Fair Labor Standards Act)的改變,Paycom也釋出相關的軟體工具包,讓公司得以因應加班費用新制的規範作出決策。

此外,為能因應各種不同需求,Paycom設計出一套從員工招募到退休相關處理的管理軟體,讓公司在多變的商業環境中,能更有效率地作出相對應的措施。

MacMillan表示,雲端、薪資與人力資源外包服務,在美國有250至300億美元的市場,它的成長速度保持在個位數。“我們認為Paycom將可以在薪資與人力資源的雲端管理市場拿下140億美元,但Paycom今年營收預計僅3.26億美元,它目前的市占率僅為個位數”。

囊括市占的野心

MacMillan表示,“Paycom的新客戶,可能會有一半來自ADP或Paychex。剩下的新客戶則從其它規模較小的區域性、以薪資計算為主的軟體授權商,或公司內部的薪資軟體商,如微軟(Microsoft, MSFT-US) 的企業應用系統Dynamics GP與系統代理服務Sage而來”。

MacMillan認為Paycom有著許多令人喜歡的優點,在10月24日時價格落在合理的區間內。(編譯/Bevis)

Paycom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授權轉載

© [2016]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 Inc.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 Inc. (IBD) does not license, review or approve of, and is not responsible or liable for any investment advice or other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user. The user is not an agent of, sponsored by, affiliated with, or owned by IBD and is not authorized by IBD to make any representations, warranties, or promises.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IBD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IBD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