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美國標準普爾 500 指數全回報(含紅利)為 18.3 %,MSCI世界股票指數全回報為 16.09 %。 如果你問我是否預見到 2020 年會是如此一個牛市,我可以老實告訴你:完全沒有。
讓我們回想一下 2020 年經歷過的事情:病毒流行、封城、航空公司、飯店、電影等行業大裁員、央行降息、政府連續推出多輪救助政策。你說任何一個人能預測到 2020 年股市雙位數的增長?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從來沒有人會回答「我不知道」
面對充滿未知數的未來,我們最誠實的回答,其實就是這四個字: “ 我不知道。 ” 然而,這四個字恰恰也是金融行業中最被看不起的四個字。 回顧我過去十幾年的投資生涯,至少參加過幾百場大大小小的投資峰會和研討會。到目前為止,我幾乎沒有聽到過有哪位演講者在面對聽眾提問時,主動承認說:我不知道。 這些問題五花八門,比如: “ 目前股市的估值太高嗎,會不會下跌? ”、 “ 你認為科技行業存在泡沫嗎? ”、 “ 病毒大流行對全球信貸流動有何影響? ” 、 “ 我應該買黃金嗎? ”、 “ 現在可以入手比特幣嗎? ”、 “ 特斯拉的估值合理嗎,該買入嗎? ” 事實上,不管是基金經理也好,分析師也好,經濟學家也好,他們絕無可能精通上面所有的問題。
極少數人可能對其中某一個問題有比較深入的研究,僅此而已。即使有所研究,讓他們去預測接下來的短期價格變化,也是強人所難,其實和問算命先生沒多大區別。 這倒不是因為基金經理、分析師或者經濟學家們不夠聰明,而是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實在是太複雜了,導致要準確預測未來簡直就是難上加難,幾乎不可能。然而在現實中,很少有人會主動承認自己沒有能力預測未來,或者老實的告訴別人我不知道。
為什麼大師總是會預測未來?
這背後有這麼幾個原因: 首先,市場對於預測有很大的需求,有很多人希望被告知,接下來哪個股票會大漲,哪個行業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假設你去參加一個投資峰會,有機會向台上的大咖問一個問題,你會問他什麼呢?難道不是抓住這個珍貴的機會,聽聽他對於未來充滿智慧的思考和洞見嗎? 問題在於,這些飽含智慧的見解,是不是真的靈驗,就是另一回事了。
2017 年5 月,被譽為 “ 債券之王 ” 的雙線資本(Doubleline Capital)創始人,傑夫.岡拉克(Jeff Gundluch),在美國Sohu投資峰會上拋出了極度看空標普500 指數的觀點,並建議投資者放空標普500 ,做多新興市場股市。岡拉克談到: 以市銷率和本益比來看,新興市場的估值僅為標普 500 指數的一半。在接下來的 3 年多時間裡,截止 2020 年 12 月底,標普 500 指數上漲了約 68.7% ,而MSCI新興市場指數上漲約 40% ,僅為標普 500 指數漲幅的 60% 左右。 當然,我可能對岡拉克過分苛刻了,因為當他說新興市場估值比標普 500 指數便宜時,並沒有說錯。這是一個很合理的觀察,問題在於該觀察和後面的建議沒有必然的因果聯繫。如果投資者跟隨他的建議去放空美股,買入新興市場股票,那他們將蒙受嚴重的投資損失。
其次,如果投資專業人士承認自己不知道,那他的價值何在?他還有什麼臉面去向客戶收費?我們不妨想像一下:一位高淨值客戶打算把幾百萬美元交給一位私人銀行家打理。這位客戶問銀行家:你怎麼看美股,接下來會跌嗎?銀行家如果說 “ 我不知道 ” 的話,恐怕是要丟了這筆生意了。
第三,市場對於預測家是非常寬容的。即使你錯誤百出,也不一定會受到懲罰。但如果你偶爾對了一次,則可能被冠以大師的稱號到處宣傳。所以對於預測家來說,潛在的回報和損失是不對稱的:回報遠遠高於懲罰。這種不對稱性,鼓勵了更多人熱衷於預測活動。
事實上,從 2012 年開始,上文中提到的岡拉克就一直看空美股。與此同時,從 2012 年到 2020 年底,標普 500 指數累計上漲了 250% 以上。如果投資者從 2012 年開始,就聽從岡拉克的建議放空美股的話,很可能虧的底褲都不剩了。但這並沒有妨礙岡拉克年復一年成為媒體報導的熱門人物,並且年復一年的廣播他的看空觀點。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市場遲早會發生像 2000 或者 2008 年那樣的大跌。到時候,岡拉克很可能就可以大言不慚的說:你看,我早告訴你了,市場會跌!英語裡有句老話叫做 “ 一隻壞的鐘每天也會準兩次 ” 。如果你不斷的做出大量預測,偶然間總可能會遇到一兩次對的時候。 這也是為什麼,岡拉克遠遠不是特殊的個例,而是一種更普遍的現象。
如果依照專家的建議,平均損失30% ~ 60%
在一份研究報告(Cembalest, 2020 )中,作者回顧並統計了一些被媒體廣為報導的 “ 末日專家團 ” 。末日專家團成員的共同特點,是他們對股市看衰,多次在公開場合預測股市的 “ 世界末日 ” 即將到來。專家團陣容非常豪華,包括 “ 末日博士 ” 魯比尼、諾貝爾獎經濟學家克魯格曼、基金經理卡爾.伊坎和喬治.索羅斯等。作者假設投資者聽從這些專家意見,賣出股票、買入債券,然後統計了由此造成的投資回報。得出的結論讓人沮喪:平均來說,投資者會蒙受 30% 到 60% 左右的投資損失。越早開始聽他們的話,蒙受的損失越大。
從上面這些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哪些教訓?
第一,世界充滿複雜性
如果你覺得未來很容易預測,那麼多半是你跌入了過度自信的陷阱。 在 2019 年底的時候,美國 10 年期國債報酬率為 1.92 %。這是當時專業人士的一些預測:
- 《華爾街日報》在 2019 年 11 月對一些經濟學家發起問卷調查,讓他們預測下一年的國債報酬率。經濟學家們主要分成看多和看空兩大陣營。看多的預測報酬率超過 1% ,看空的預測報酬率超過 3% 。
- 路透社調查顯示,華爾街的固定收益策略師預測,到 2020 年底, 10 年期美國國債的報酬率將為 1.9 %。
- 東方匯理資產管理公司的固定收益團隊預測,十年期國債的交易價格將與 2019 年相似,約為 1.46 %至 2.78 %。
- 新加坡華僑銀行的經濟學家預測,到 2020 年第四季度,十年期國債報酬率將達到 1.7 %左右。
那麼 2020 年 12 月底的 10 年期國債報酬率為多少呢?答案是 0.92 %!也就是說,即使是那些預測範圍最低的專家,也完全錯了。在一年之前,幾乎沒有人預測到國債報酬率會下降到 1% 以下。
第二、獨立思考無法外包
對於我們廣大投資者來說,真正有價值的並不是專家做出的預測結論和投資建議,而是他們分析思考的邏輯。我們應該更關注他們列舉的數據、思考的過程和邏輯,而不是他們最後的結論。如果我們不經大腦思考,就盲信專家的建議去做出投資買賣決定,那就注定會吃虧。在金融投資中,獨立思考的過程無法外包。
第三、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多元分散
多元分散的最重要價值之一,就是幫助你應對 “ 萬一錯了 ” 這樣一種可能性。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某一個投資策略看上去板上釘釘,肯定會賺錢。比如日本的 10 年期國債報酬率長期處於比較低的位置。任何時候你都可能覺得已經低到不能再低了,接下來只會上升,不可能下降。但事實上日本國債的報酬率在過去 20 年一直在 2% 以下,從 2016 年開始的零收益/負收益已經持續了 4 年多。那些基於自己深信不疑的理由去放空日本國債的投資者們,為自己的盲目自信和集中投資付出了代價。
看不清未來,不確定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其實並不可怕,因為這才是生活的常態。我們需要警惕自己不要犯的錯誤,是以井底之蛙的心態去看世界,誤以為自己看清了方向,其實只不過是 “ 無知者無畏 ” 而已。我們應該承認自己認知的邊界,接受未來的不確定性,堅持以多元分散的原則來應對和擁抱這些不確定性,努力讓自己成為更聰明的投資者。
參考資料:
- Michael Cembalest, Thanksgiving eye on the market, JP Morgan, Nov 18, 2020
⟪雪球⟫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