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水電費後交通費也要漲?萬物皆漲!高鐵接棒!
作者 唐庚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唐庚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繼水電費後交通費也要漲?萬物皆漲!高鐵接棒!

2024 年 9 月 13 日

 
展開

今年(2024 年)三月底,前任交通部部長王國材在立法院表示,上半年不會調漲台鐵與高鐵的票價。時至今日,第三季度即將結束,王部長已是王董事長,媒體卻持續報導年底調漲高鐵票價的可能性。

當民意超越合約:已經十六年未漲價

早在五年前,高鐵就已針對媒體對於票價的報導,發出澄清,其中暗示著票價調漲的前提:

2019年高鐵票價澄清說明資料來源:台灣高鐵

高鐵公司表示,「台灣南北高速鐵路興建營運合約」對於高鐵票價有相關規定,並且將票價的調漲與國家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做掛勾。換句話說,按照合約,高鐵票價若要上漲,物價得先上漲

根據主計總處的資料,自高鐵營運的 2007 年起,到今年 8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已從 85.24 躍升至 108.35 ,漲幅達到 27 %。然而,卻未見高鐵在這十六年間調漲票價。原因為:結構上,台灣高鐵公司是國營企業,具有壟斷西部平原的高速鐵路營運權,因此高鐵的政策不可僅考慮董事會、股東的意見,必須納入整體民意。

消費者物價指數走勢圖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高鐵股東持股資料來源:台灣高鐵

調漲可能幅度:27 %、15 %

自高鐵營運以來,物價漲幅高達 27 %。假使一次漲足,以下是以漲幅 27 % 做試算的票價:

以漲幅 27 % 為計算基礎
起訖 原有票價 漲後票價
台北到桃園 160 元 203 元
台北到新竹 290 元 368 元
板橋到新竹 260 元 330 元
新竹到台中 410 元 520 元
台中到台南 650 元 825 元
台南到左營 140 元 177 元

目前有媒體表示,「北高票價最高可從現行的 1490 元,漲到 1720 元」。這是以漲幅為 15 % 做計算基礎。以下是以漲幅 15 % 做試算的票價:

以漲幅 15 % 為計算基礎
起訖 原有票價 漲後票價
台北到桃園 160 元 184 元
台北到新竹 290 元 333 元
板橋到新竹 260 元 299 元
新竹到台中 410 元 471 元
台中到台南 650 元 747 元
台南到左營 140 元 161 元

高鐵票價表資料來源:台灣高鐵

扛肩或折腰:選票下滑、安全上升 v.s. 品質下滑、傷亡上升

在這三年(2021 年 –  2024 年),臺灣的通貨膨脹率達到十年的高點,亦穩定處於十年的高原區。分別在三月和八月的文章裡,本文作者強調:

為了打擊通貨膨脹,我國中央銀行才剛意外地升息半碼,與世界主要經濟體背道而馳……在新總統上任前,舊總統已經調漲電價;在迎接新總統就任後,臺灣人民或許得勒緊腰帶,迎接一個萬物漲價、利率升高的大變局。

2024 年 3 月 27 日,電力漲價只是開始

由於我國已三十年未調整水價,且近三四年來,我國物價成長幅度處於本世紀的密集高峰期……普選票未過半的總統,勢必會為了競選連任,提前在 2024 年拆彈,避免在 2028 年引爆。

2024 年 8 月 14 日,不只是電費,水費亦準備漲價

中央政府在上半年討論電價,到了下半年,開始觸碰水價、運價。如果在討論高鐵票價時,中央政府駁回高鐵董事會提出的漲幅,這意味著中央政府選擇討好民眾,希望執政支持度上升。但是,若高鐵的票價無法反映營運成本,意味著高鐵的服務品質將下滑,也就導致傷亡率、誤點率將會上升。

臺北城裡的一東一西,分別坐落高鐵與臺鐵的總部。城西的臺鐵已經 29 年未漲價,近月才終於調漲票價,但是中間卻發生 2018 年普悠瑪出軌事件、2021 年太魯閣出軌事件。這些並不是單獨的個案,而是因為公司經營理念在根本上不符邏輯,導致的人為疏失。一個公司長年虧損,收入來源受到政治因素干預,自然無法培養研發人才、無法維持品質管控,也就使傷亡率與誤點率上升。

這是機率問題。在 2018 年普悠瑪事件後,當時的行政院院長推動了「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的成立。現在,這位行政院院長成為總統,面對城東的高鐵漲價案,他應該履行在就職演說裡的偉大宣誓:

……道路安全……要持續強化……也都要繼續做下去!

台灣通膨率走勢圖資料來源:Trading Economics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唐庚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