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有個都市傳說,麥當勞(McDonald’s, MCD-US)並不是靠漢堡包快餐致富,真正賺錢業務,反而是買入物業收租。
的確,麥當勞有接近六成的收入是來自「特許經營」,公司收取租金連同特許經營費用,要說麥當勞叔叔借出自己品牌收取租金,是合情合理。
公司公布最新一季業績,表現令市場驚喜,不過機構投資者更關注,公司會分拆旗下物業,成為「麥當勞房託」(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數十年來不賣一地的麥當勞,為什麼現在要分拆地產呢?
留意一下公司最近幾年業績,會發現增長平平,甚至出現倒退。其中原因,是麥當勞品牌能量急降。潮流趨勢在有機食品,公司的垃圾食物形象,卻深入民心,就算近期轉用有機蔬菜、走地雞蛋,形象仍難以翻身,市場就被Chipotle Mexican Grill(CMG)等快餐新進蠶蝕。
不少美國公司,外國業務比重高,美元過去一年不斷升值,變相令營業額萎縮,對於餐飲及食品一類利潤偏低的公司來說,壓力非輕。
經濟前景不明,公司獲利能力又受限,管理層自然要想辦法創造價值,將一直被低估的地產業務重新包裝成「麥房託」,就成為一條財路。
現在麥當勞的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有大型對沖基金估計「麥房託」分拆後,會為公司釋放200億美元的價值,相當於每股增值21美元。
不過這顆「麥金蛋」是否如此價值連城?仍有一些疑問。首先公司特許經營收入,並非全屬物業租金,不少特許經營商使用物業,是由麥當勞交租,每年實際租金收入,會遠少於原來的100億美元。
再者,市場對麥當勞的估值,已遠超過公司的帳面價值。現時公司的股價淨值比,至少在5倍以上,分拆「麥房託」之後,可以令股價再上一層樓,筆者認為是投資者的一廂情願,餐飲及食品股股價強勢,是另有原因,下篇再談。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並非投資建議。若構成損失恕不負責。請自行判斷適當的投資操作,或尋求獨立第三方財務顧問的建議。本文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並未持有上述所提及的證券。)
作者:美股煉金術
《美股煉金術》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