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美國大選 日越來越近,外界對兩候選人的當選預測眾說紛紜。大家對大選結果的關注,不僅止是關心兩候選人角力的結果,兩候選人分別會帶領美國走向哪種未來,才是旁人更關心的重點。其中,兩黨候選人對美國影響大致可以分為對內政策和對外政策。想了解兩候選人對內的施政方向可參考這篇 ?? 2020年美國大選:候選人政策如何影響產業方向? 接下來,本文將帶大家了解 川普 與拜登的外交政策以及 中美 關係的可能走向。
一、拜登 和 川普 各有一套對中國看法
拜登( Joe Biden ) 曾是多年美國參議院議員,並擔任參議院外交參謀長,對美國外交事務熟悉。在歐巴馬執政期間( 2008-2016 ) 擔任副總統,是美國外交政策的核心幕僚。在執政期間,他曾反對美國把中國視為敵人,也不以中國為盟友,而是認為中美之間既是競爭關係也有共同利益。
現任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 ) ,在擔任總統前是商人出身的政治素人,全世界經營房地產、賭場和酒店,對國際局勢變化有著商人般的敏銳觀察和判斷。在 2016 年競選時,川普曾公開批評中美之間存在不對等的貿易關係,貿易赤字應該被重視。意外擊敗對手希拉蕊後, 川普 也確實開始將 美國 的外交重心轉向對抗中國,在 2018 年中開始與中國開啟互課高關稅的貿易戰。
二、 美國大選 影響國際關係走向? 川普 國家利益至上 v.s 拜登 重返國際社會
過去四年,美國在 川普 的領導下,走上一條與過去截然不同的外交道路。二戰以來長期作為民主世界領袖的美國,不只是世界經濟的領頭羊,也是重要議題與民主價值的領導人。然而,隨川普上任美國的外交關係開始以經濟上的利益優先,他以「經濟實力為主,其他考量為輔」的想法在處理美國對外關係。
其帶來的改變,如我們過去四年中看到的:美國的形象逐漸從世界領袖轉變成自我為中心的經濟強國。川普以經濟利益優先的一系列外交作為,讓美國與過去西方盟友的關係陷入不明,甚至與歐盟一度破裂。退出 TPP、退出巴黎協議、減少德國的駐軍、加徵歐洲與加拿大的鋼鋁關稅、拒絶支持七國峰會公報等作為,不只有損美國的國際聲望,也有損盟友國的利益,讓德、法等歐盟領導國與美國的關係越來越差。
相較於川普經濟至上的政策,拜登主張帶領美國重建美好,重回領導者的角色。未來若是拜登的民主黨上任,美國作為民主大國的國際聲望可望好轉。美國《外交事務》雜誌中提及,
「拜登最近談到的並不是改造中國,而是恢復美國。他們說,美國必須重新扮演自由價值觀和經濟創新領袖的角色,這將使華盛頓有資格團結志同道合的國家來限制中國。」
也就是說,拜登將會致力於恢復美國與盟友國的關係,重新加入國際團體,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並且重新扮演起世界和平領導者的角色。透過重振美國的國際聲望,加強與盟友國的合作關係,美國或許有可能繼續穩固世界領頭羊的角色,對抗中國稱霸的野心。
三、美國貿易利益最大化? 川普 雙邊協議 v.s. 拜登 多邊合作
過去 川普 為確保美國自產商品的競爭力,不惜對擁有同樣競爭優勢的進口商品課關稅,徵稅對象不論是敵是友,包含歐洲、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中國等國以保護自己國內產品。自 2018 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就是再明顯不過的例子。川普以利益最大化的出點,退出多邊貿易組織,另外再以一對一簽約的方式與其他國家談判,達到讓美國最有利的條約內容。 今年還曾一度考慮過退出 世界貿易組織( WTO ) 。
拜登則較可能透過相對圓滑的外交手腕,重新建立美國與傳統西方盟邦的良性關係,再透過外交上的條件交換外銷美國的商品。例如,在聯合國會議上支持某國的提案來換取兩國貿易優惠的合作等。尤其在中國近年來大動作擴張國際影響力下,美國與西方傳統盟友的合作關係更為重要,若能與價值相似的盟友持續合作,在智慧財產權和隱私權等協議上將更容易達成,貿易活動也將比較符合雙方利益。
四、 美國大選 鷹派成為主流,美中關係回不去了?
隨著 中美 兩國在各方面的較勁越演越烈,可發現共和黨與民主黨對中國的態度越來愈一致。從拜登批評新疆再教育營 、八月份民主黨拿掉黨綱的一中政策、到拜登幕僚團隊表示應該延續川普對中關稅等,都可以看出兩黨對中態度都已轉向「鷹派」。因此可預測不論誰當選, 中美 關係已經回不去歐巴馬時代的放任與包融。
過去拜登擔任 美國 副總統時,曾將中國視為「可基於共同利益可以合作」的對象,而今年他在美國著名外交期刊《外交事務》中卻說到:「民主黨和共和黨在對中政策上都犯下根本性的錯誤。」預計未來美國對中的態度將會一致強硬。至於要怎麼防堵中國勢力擴張,又不傷害美國經濟,就要考驗兩黨領導人的手段了。
川普 目前已經承諾,若 11 月成功連任,未來將努力讓 美國 經濟與中國脫鉤,把 100 萬個製造業工作機會從中國帶回美國 。計畫透過給予回國企業減稅優惠,且不允許那些將工作外包給中國的企業得到 聯邦政府 的合作案,希望能幫助美國就業市場找回勞動需求。
參考資料:紐約時報中文網、中央社、關鍵評論網、BBC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