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輩子沒怎麼工作過,整日遊山玩水,他的錢從哪兒來?在李白所在的時代,普通人的收入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塊:
1 、當官。
在封建時代「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考取功名,進入官場,不但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還是主要收入來源。
但是,李白一生幾乎沒擔任什麼官職。他沒有參加科舉考試,只有在唐玄宗天寶初年(公元 742 年)經別人引薦當了三年的翰林待詔。說是三年,其實滿打滿算就一年多。翰林待詔是什麼職位呢?其實就是一個陪皇帝玩樂的御用文人,還不參與政治事務。除此之外,他就沒有在官場擔任什麼職務。
2 、置產業。
封建時代,如果你有自己的產業(諸如田產、店鋪之類),可以做莊園主。靠收租日子也可以過的很滋潤。但是,李白一生到處遊蕩,輾轉如飛蓬。即便有,估計也很難持久。
3 、做生意。
商人在封建時代雖然地位不高,但是漫長歷史中,依然湧現諸多豪商巨富。只是也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李白是做生意的,而且以他的性格,估計做生意也做不好做不久。
在排除的以上主流的收入來源之後,到底什麼支持李白一生遊山玩水呢?
第一、他的父親或家族給過他一筆錢。
李白的父親叫李客,史料關於他的記載極少。 (關於他具體是做什麼的,下文有考證為商人)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李白 24 歲從蜀中出來游歷的時候,身上曾帶有一筆錢。這有他自己寫的文為證:「散金三十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 《上安州裴長史書》 )。
不管這錢怎麼來的,反正不是他自己的錢,很可能是他父親或家族給的。而且他拿出 30 萬錢救濟落魄讀書人,那麼他拿出來的應該不止 30 萬。
不過,這筆錢應該也不會太多,並且也很快被李白花完了。李白寫過一首詩《贈從兄襄陽少府皓》,其中有這麼一句「一朝烏裘敝,百鎰黃金空 」。這首詩寫於公元 727 年,李白 26 歲,從蜀中出來也就三年。
第二、朋友的接濟。
李白一生有許多朋友,而且這些朋友不乏權貴和富豪。比如《將進酒》中那個元丹丘,兩人交往達 22 年之久。
元丹丘是著名的道士,也是大莊園主,在河南嵩山、在國都長安都有自己的產業。
李白曾寫過一首《題元丹丘潁陽山居》,這首詩的序中有這麼一句話:「丹丘家於潁陽。新卜別業」。別業,就是別墅的意思,說明元丹丘有自己的產業,他經常邀請李白到莊園做客。
李白還有個朋友叫元參軍,他在太原也有自己的莊園,也經常請李白去遊玩做客。有次李白到元參軍莊園一住就是半年,還寫了一首詩,其中有這麼一句「瓊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飽無歸心」。
第三、婚姻帶來的。
李白一生經歷過 4 次婚姻:兩次正式的,兩次非正式的。
兩次正式的婚姻中,第一次婚姻是入贅許家。女方是名門閨秀、相國府的許氏,算是富貴之家。
第二次婚姻,也是入贅(李白看來是靠女人上位的),女方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孫女,也算是一個權貴之家。這個妻子陪伴李白到最後,後來他出事的時候,還是妻子從中斡旋解救的。兩次正式婚姻,多多少少都會在經濟上幫助過李白。
第四、皇帝的賞賜。
李白在長安待了三年之後,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就是給了他一筆錢,讓他走。這筆錢到底多少,史料並沒有記載。但是,皇帝要賞賜肯定不會少。比如當年賀知章告老還鄉的時候,唐玄宗就賞了他一個湖。
第五、潤筆。
潤筆也就是稿費。封建時代,雖然沒有現在的職業作家那樣,加入作協,有固定收入,還可以靠稿費活得很好。
但是,因為李白當時名氣實在太大,慕名前來請他寫文做詩的人非常多。他自己說「平生所作詩文,十散八九」。李白現在留下來的詩文 981 篇,那麼,他寫過的詩文可能達到一萬篇。
而這些詩文中很多就是應制的詩文。這種時候肯定就會有一定的報酬,有時候是實物,有時候就是錢。
這可以從一些詩文標題看出來,比如《酬殷明佐見贈五云裘歌》(人家給他送五云裘,寫詩答謝)、《贈黃山胡公求白鷳》(想要白鷳,寫詩來換)、《酬張司馬贈墨》(人家送他墨,寫詩答謝)…….
唐代的另外一位大詩人白居易,與元稹是好友。元稹死後,白居易給他寫了一篇墓誌銘,元稹家人給他送了一筆錢。多少呢?六七十萬錢。白居易覺得兩人曾經是好友,不想收這錢,元稹家人硬要給,後來他就拿去修寺了。
這六七十萬錢,應該就是當時請人寫墓誌銘的市場行情。白居易既然如此,那麼,李白動動筆,稿酬肯定不比他少,甚至更高。
第六、粉絲贈送。
古代人的追星,其狂熱並不比現代人弱多少。李白作為唐代的天王巨星,絕對的超級偶像,粉絲群遍布全國各個階層。
達官貴人就不用說了,汪倫作為安徽的退休小官(有說是農民),也是李白的超級粉絲。他聽說李白在涇縣,特意釀好了酒,請李白來做客。後來李白臨走時他還踏歌相送,李白非常感動,寫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千古名句。
還有一個山東的小官,李白遊覽魯郡,到達中都時,他特意攜了美酒和汶魚來旅館拜訪李白,席間李白詩興大發,做了一首《酬中都小吏攜斗酒雙魚於逆旅見贈》送給他,這也是李白深受粉絲喜愛的證據。
……
總之,李白一生雖然幾乎沒做過官,也沒什麼產業,也沒有從事過商業活動。但是,憑藉著他出類拔萃的才華,受到了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的追捧,也得到很多朋友家人的幫助,使得他一生雖然沒有榮華富貴,但是,生活過的還算可以,並不是許多人想像的窮困潦倒,也因此可以一生漫遊祖國的名山大川,寫下眾多不朽篇章。
歷代的李白研究者也很困惑:李太白沒有俸祿,沒有地產,沒有正經工作。他何以能赤手空拳既能周遊寰宇、漫遊山川,又可以如《將進酒》所說,「千金散盡還復來?」
裴斐在《李白經濟生活探源》中認為,李白除了寫詩並沒有別的謀生手段,經濟來源恐怕還是靠詩名和寫詩謀取饋贈。可是仔細考證下來,這個說法有些疏漏:第一,李白出名以前花錢就挺大手大腳的;第二,李白成名後靠詩名和寫詩饋贈的那點錢,還不夠他塞牙縫。
我真的不缺錢哦!
李白出名前花錢有多大手大腳呢?
開元七年,十九歲的李白開始蜀中漫遊:出入成都、登臨峨眉、遍訪蜀中名勝古蹟。他在《留別廣陵諸公》,這樣回憶蜀中生活:
憶昔作少年,結交趙與燕。金羈絡駿馬,錦帶橫龍泉。寸心無疑事,所向非徒然。
開元十年,二十二歲的李白
「與逸人東嚴字隱於岷山之陽,白巢居數年,不跡城市,養奇禽千計…。」《上安州裴長史書》
開元十四年,二十四歲的李白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浮洞庭,歷襄漢,」「東遊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
看看。李白不僅自己大手大腳,還帶著落魄公子一起開心花錢。李白不用工作,也不需要還房貸。這個消費力和購買力,也太恐怖了點兒。
物質的極大豐富才能帶來精神的極大滿足
三十餘萬金,相當於今天多少錢?
唐高祖時鑄開元通寶錢,一枚(一文)重一錢, 1000 文為一緡。一緡重六斤四兩,三十餘萬金大致重一千九百餘斤。
《新唐書·食貨志》記載,開元年間米一斗價十三。李白所散的「三十餘萬」可以買米 23000 餘斗。唐代一斗米相當於今天 12.5 斤, 23000 餘斗 = 287500 斤。今天大米批發價 5.5 元/斤,那麼「三十餘萬金」約為今天 1581250 ,每個月敗家 100000 +。
李白出名後,更是出手闊綽、日日笙歌:
他喜歡游山玩水,「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他喜歡採藥煉丹,「煉丹費火石,採藥窮山川。」——《留別金陵諸公》
大家最熟悉的,還是他喜歡喝酒,「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贈內》
更不用提他娶過四個老婆、遷居六個地方,喝花酒娶小妾……這可都需要錢的。
李白一輩子都去過哪兒?
回到原題。李白不節流,沒見他開源。李白的錢從哪兒來?
目前對李白經濟來源有確切記載的,就是他在長安供職翰林期間的朝廷俸祿了。
天寶元年秋,李白應詔入長安;天寶三載三月,李白詔許還山,當了兩年翰林。唐玄宗很禮遇李白,賜他珊瑚鞭、讓他騎龍駒御馬,想來李白也能有一大筆翰林的朝廷俸祿。但朝廷俸祿再優厚,也無法支撐李白的生活方式。所以算來算去,我們就把目光集中在李白他家上面了。
李白家是做什麼的?
李白的從叔李陽冰在《草堂集序》說:李白的祖先世居隴西,隋末謫居西域碎葉。唐中宗神龍年間,李白他爹來到四川,客居綿州。碎葉,正處在絲綢之路上,這是一個諸國商胡雜居處,當時的商貿重鎮。
郭沫若在《李白與杜甫》中考證:「李白排名李十二,足見他的兄弟輩很多。他的父親李客由中亞碎葉遷徙入蜀,是拖著一大家子人的。李客必然是一位富商,不然他不能攜帶者那麼多的人作長途羈旅。
李客入蜀後,把李白培養成一個漫遊成癖,揮霍任性,遊手好閒,重義好施的人,也足以證明他是一個商人地主;李家商業的規模相當大,他在長江上游和中游分設了兩個莊口。一方面把巴蜀的產物運銷到吳楚,另一方面又把吳楚的產物運銷巴蜀。 」
李家不只是商人,而且是大商人。李家搞著巴蜀「電商」,壟斷著重慶四川的物資流通渠道。只有這樣的家底,才可能孕育出李白這樣的人、這種的詩。否則,即便累葉貴冑的杜甫,也得經常哭窮,捉襟見肘。
我覺得:可以邀請李白來回答另外一個知乎問題:「家裡有礦是什麼體驗?」
⟪36 氪⟫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