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在路上看到肚子圓滾滾,且不停轉動著的水泥車,大家有沒有好奇,裡面裝的是什麼材料,又藏著什麼投資學問呢?
「買一間有履歷的房,住一輩子安心的家。」這是國產公司 107 年財報首頁出現的文字。國產是台灣最大預拌混凝土業者,市佔率在 18% 以上,超過台泥( 1101-TW )的 16% 及亞泥( 1102-TW )的 8% ,
一、公司介紹及商業定位
國產建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 1954 年 11 月, 1978 年 3 月,公司股票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 2014 年 1 月,國產曾與中保( 9917 )以及復航( 6702 )三大集團整合至SI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 GM-US)U集團,將產品服務範圍擴大至食衣住行育樂等層面。 2016 年 4 月,成立「睿信三輪」公司,負責電子商務及建築設計相關業務。
預拌混凝土業為水泥製品之加工業,屬於內需地域型產業,是台灣營建體系結構中的上游供料產業。下游為全省國內建築業、營建業及公共工程,產業景氣主要受公共工程及營建業景氣的影響。
業務主要內容以預拌混凝土之製造及運銷為主,另包括水泥開採產製及防火建材生產銷售。原本佔比較大的空運業務, 2016 年因轉投資事業復興航空解散而停止經營,預拌混凝土也開始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2017 及 2018 年佔比皆超過 75% 。
除了商品銷售,因該公司擁有許多土地資產,資產管理、專案開發規劃及物業營運管理也是近年集團收入項目,認列在合併公司營收組成中的「其他」項目,這方面的業務包括投入大型複合式商辦大樓的地產開發、 高級度假飯店規劃興建、資產活化、台南商場重新規劃裝修,以及商場經營品牌化,創立中壢中美村,台南南風村之商場品牌等。
過去幾個月較常被新聞報導的,是南港廠都更於 2019 年 9 月獲北市府核定,以及蘇州廠 2018 年獲利創新高,成長 240 %, 2019 年亦預計將翻倍成長。
提到蘇州,可以順帶一提的是,集團對西進大陸的投入, 2018 年底年報揭露的四個應報導部門,管理大陸的部門占了其二,分別負責預拌及水泥業務,在產能方面也已有相當佈署。
二、競爭優勢(護城河)
做為國內預拌混凝土第一大廠,國產建材憑藉其資源及經驗,在預拌混凝土的製程上發展出技術整合優勢。
- 一條龍整合生產作業:從投資掌握礦源、成立海陸運輸團隊、經營散裝碼頭、設立爐石粉研磨廠,充分提供北區預拌混凝土各廠所需的原物料,後勤管理體系順勢整合上、中、下游產業,
- 安檢品管認證,包括台灣營建研究院報告及安心建材履歷等措施、ISO 認證核制度,以及近年來積極參與推動GRMC(Good Ready Mixed Concrete)認証,產生產品品質差異化。另外亦成立創新展示中心,對外開放展示。
- 專業研發,為順應現今各種營建工程的需求,國產公司成立研發中心,由以往的「普通混凝土」發展至具有高強度、高流動性、高耐久性與低收縮等優點之「高性能混凝土」; 同時,為因應客戶各項特殊工程之需求,亦量身定製各類符合客戶需要與目的的「特殊混凝土」。
除了混凝土的專業聚焦研究,公司研究方向也結合循環經濟趨勢,而 108 年研究經費的增加,亦可望為公司帶來正面影響。特別地,麥肯錫顧問公司在「Valuation: Measuring and Managing the Value of Companies」書中提出,對美國營收超過 2 億美金的公司進行調查後,發現研究經費與長期股東報酬具有正向關聯。
三、主要產品:預拌混凝土
預拌混凝土是國產的的核心產品,在這邊可以稍作認識,從字面上看來,可分為兩個部份─「預拌」及「混凝土」來了解。
首先,混凝土顧名思義,是將不同材料混合而成的複合材料,在古羅馬時代,以火山灰混合石灰、砂製成的天然混凝土即已被廣泛使用,現今則多由水泥、水、細粒料(天然砂或人造砂)、粗粒料(天然石或人造石)及摻料(爐石粉、飛灰、及專門的化學摻料)等四至五種以上性質不同的材料混合而成。優點為易塑、耐久、硬度及耐壓強度高、原料來源廣泛、製作方法簡單、成本低廉,適用於房屋、橋樑、公路、水壩、碼頭、軍事工程等構造物,目前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人工土木工程及建築材料。
那麼,為什麼又需要「預拌」呢? 因為傳統的混凝土是在工地由工人加水混合而成,如果比例沒有拿捏好就會影響混凝土品質,因此會預先在工廠統一進行混合、攪拌的程式(稱為「拌合」),再送至工地,以確保品質,且因混凝土較易凝固,在到工地的路途中,亦須由預拌車一路拌合,使運輸過程攪拌筒始終保持轉動,以保證所運載的混凝土不會凝固,所以才稱做「預拌」。
四、小結
國產建材實業走過 65 年,目前在全台擁有 28 間預拌混凝土廠、 340 輛預拌混凝土車,全年出貨量達 650 萬立方米以上,市占率超過 18 %,穩居第一。
規模優勢使其在原料方面能充份掌握砂石料源,並因在台北港有專用砂石碼頭及自有船舶自大陸運送砂石,能確保成本優勢。
儘管面臨內需型市場限制及高度同業競爭,但隨消費市場日趨注重品質及技術導向,國產公司持續研究精進核心產品技術,同時發展品牌、顧問、設計等高附加價值業務、西進策略的奏效,個體策略得以因應總體環境,且其擁有可觀的土地資產,評估仍具備投資價值,值得後續關注。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