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基金ETF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全球總經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理財商業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消費信用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保險稅制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房產生活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知識的詛咒:為什麼你知道得很多 表達得卻很差?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知識的詛咒:為什麼你知道得很多 表達得卻很差?

2021 年 3 月 27 日

 
展開

一、知識的詛咒

有一個詞叫“知識的詛咒”,你知道的東西越多,你的表達越無力。

想一想,你是不是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朋友向你請教一個專業上的問題,你興致勃勃地說了一大堆,卻發現朋友越聽越糊塗;你看了一部精彩的電影,但向朋友轉述時,卻完全說不出它精彩在何處?所以你現在是不是越來越喜歡丟一個連結讓朋友自己去了解了?可你總要向主管匯報你專業上的事吧,如果遇上一個非專業的主管?你總要向同事解釋你的專業看法吧?

更重要的是,現在大部分專業人士都在通過自媒體擴大業內的影響力。而自媒體是一個資訊過剩的世界,大部分人都缺乏閱讀的耐心,你不但要讓別人懂,還要讓別人“秒懂”。比起十幾年前,寫作的作用空前提升,就算是短影,考驗的還是腳本的寫作功底。所以我們一定搞清楚一點,為什麼會有“知識的詛咒”。

二、如何用寫作為你的競爭力“充值”?

很多人很困惑,我在思考這些問題時,大腦很清晰,可為什麼一表達出來,就會出現很多“反人類“的表達方式呢?這是因為,思考的結構與表達的結構有很大的不同,沒有經過寫作訓練的人,受到教科書很大的影響,而教科書是標準的思考結構。十幾年前,我寫過一篇銀行濫發工資卡的文章,印象中,開頭是這樣的:

「近年來,銀行之間爆發了“銀行卡大戰”,各種以工資卡名義發放的銀行卡,實際上並沒有工資,甚至很多都是為了完成任務的“假卡”……」

這篇文章後面改了什麼,我忘了,唯獨這個開頭的修改,我還記得:

「銀行卡!越來越多的銀行卡。普通人的麻煩是,錢包越來越放不下這麼多卡,而銀行的麻煩是,越來越多的銀行卡從發出來的那一天,就沒有被用過。而這一切,都源於“銀行卡大戰”。」

比較一下這兩個開頭,原來的開頭,是專業文章的“標準範式”,它代表了“文章總要有個開頭吧,大家都是這麼寫的”;而後面的開頭,是大眾傳播的經典寫法,它在說“這篇文章跟你有什麼關係”。每個人都痛恨死板的教科書,但我們大部分的專業知識,都來源於書本,其中最重要的是教科書,我們的寫作也受到了它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終於活成了我們當初討厭的樣子。破除知識的詛咒,我們必須從“詞組、句型、段落”全方位地清除教科書對我們寫作的不良影響。

三、知識的第一個詛咒:專業名詞組合

大部分人在寫專業文章時,都知道避免對外行人堆砌專業術語,不加解釋地使用“金融脫媒”“流動性陷阱”“無限法償”之類的術語,簡直就是提醒“閒雜人等,一律免入”。但這還遠遠不夠,很多看上去大家都理解的詞,拼在一起時,一下子就變得陌生起來,比如這一句:

「票據所反映的是,載明的支付人對持票人負債:在票據未貼現前,對持有票據的客戶負債;貼現後,則對購入票據的銀行負債。」

除了“貼現”之外,“持票人”“支付人”“負債”都不是難理解的術語,但它們組合在一起,一個金融學的本科生也需要反覆讀幾遍才能真正理解。反而像“央行數字貨幣是對現金的電子化,沒有利息,故不會引發金融脫媒”,雖然不加解釋地使用了“金融脫媒”這種專業名詞,但並不妨礙大家理解作者的意思。

所以,真正讓讀者一頭霧水的不是專業術語,而是詞與詞之間的新關係。分析一下“票據反映的是支付人對持票人負債”這句話,用“負債”這個詞來描述支付人和持票人的關係,不但一般讀者理解不了,就算有經濟學基礎的讀者理解起來,也要慢半拍。教科書喜歡這麼寫,就是要讓你慢點讀,理解得更深刻。

破除“知識的詛咒”技巧之一:不但要避免使用專業術語,更要避免專業邏輯的詞語組合,不但要讓別人懂,而且要讓別人“秒懂”。所以最好的表達方法是,用生活中常見的邏輯描述專業關係,比如這一句話,不如改成:

「票據就是一張“欠條”,持票人是債權人,票據上的“支付人”負責還錢。票據貼現就是持票人把這張“欠條”“賣”給銀行,銀行就變成了債權人。」

變動之後,用的還是這些術語,但是術語之間的關係都是大家容易理解的日常生活關係。

四、知識的第二個詛咒:複雜結構長句

看看下面的句子,你用了幾秒鐘理解:

「居民消費物價指數是綜合反映一定時期內居民生活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的趨勢及程度的價格指數。」

上面的句子是教科書裡經典的下定義的句式,可以縮句成“居民消費物價指數是XXX的價格指數”,放在教科書裡,顯得很嚴謹,但如果拿出來跟普通人溝通,效果就很差。“趨勢及程度”這個詞組不直觀,大家需要想一想才能理解它的意思,不如換成大白話“貴了還是便宜了,貴了或便宜了多少”。

上面還算是小問題,更致命的是,原句中,“價格指數”這個中心詞前面有一長串的複雜的定語“綜合反映一定時期內居民生活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的趨勢及程度”,大部分人要多讀幾遍才能理解。怎麼改才能理解得快呢?想想我們平時都是怎麼說話的:

「小張,麻煩幫我把設計資料拿來,在我的辦公桌上,應該在電腦左邊,如果沒有的話就在資料架第三層,從上向下數……」

我們恐怕不會說——「小張,麻煩幫我把辦公桌上的電腦左邊或者資料架從上向下數第三層的那堆設計資料拿來……」

原因在於,自然語言是線性的,只有一次理解與記憶的機會,理解了前面的,才能記住後面的。前一種日常對話敘述方式,先講最重要的事件“拿設計資料”,小張腦子裡先形成一個認知框架,自然產生了一個問題“資料在哪兒”,然後再詳細描述資料放在哪時,小張一遍就記住了。

而後一種敘述方式,小張得到資訊的順序是:

  • “讓我拿電腦?”
  • “讓我拿資料架?”
  • “噢,原來是讓拿設計資料。”
  • “慢著,上哪兒拿?”
  • 結果就是:“對不起,我沒聽清,你再說一遍?”

比較一下這兩種說法方式的區別:

  • 下定義:《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創作的反映東漢末年至西晉初年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
  • 正常說話:《三國演義》是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由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創作,反映了東漢末年至西晉初年,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

想要讓別人“秒懂”,你要學會把教科書式的長句斷成幾個“主謂賓極簡結構”的短句,這是網路時代寫作的必備意識。所以,原句不如改成:

「居民消費物價指數反映了消費品和服務價格的變化,在這段時間內,貴了或者便宜了多少。」

五、知識的第三個詛咒:網狀句式

我們在寫作時,不但把一些教科書裡的術語和邏輯關係直接拿來,還會模仿它們的結構,比如下面這一段描述:

「投資基金按法律地位可分為契約型基金和公司型基金,公司型基金又可分為封閉式和開放式兩種;按投資對象可分為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基金、混合基金等;按資金募集方式和來源可劃分為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按投資目標劃分,可分為收入型基金、增長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按投資理念可分為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

如果你想要像這樣跟小白介紹基金的話,人家本來對基金還有點印象,經你這麼一說,徹底糊塗了。教科書可以這麼寫,因為這是思考的結構,你看不懂還會再看,只到看懂為止;你不能這麼寫文章,因為別人一次看不懂,就會立刻放棄閱讀。在思考的結構中,最好的工具是思維導圖。仔細觀察思維導圖的結構,它是“一個出發點,多個方向”的樹狀結構,我們可以多次“返回”出發點。

但在寫文章時,時間的流逝,不能回頭,抓住讀者的注意力非常難,想要讓別人一次就看懂,只能用“線性敘述”,永遠只有一個方向,來看看下面的這個“人類聽覺”的表達結構:

「失了一顆鐵釘,丟了一隻馬蹄鐵;丟了一隻馬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損了一位將軍;損了一位將軍,輸了一場戰爭;輸了一場戰爭,亡了一個帝國。」

從思考的角度講,單一原因、單一結論是很不科學的;但從表達層面講,方向單一明確的推論,卻最容易理解,因為它最符合“線性傳播”的要求。當然,“樹狀的思維”變成“線性的語言”,一定會丟失大量資訊,只留下別人需要知道的內容,而且這些內容是“一路向前”,不需要回頭再理解。

我在《什麼樣的基金適合定投?五個問題幫你選》一文,介紹基金定投是怎麼選擇時,我整篇文章的結構是這樣的:

  • 問題一:選主動型基金、還是指數型基金? → 選指數型基金;
  • 問題二:指數型基金中,選中證 500 、滬深 300ETF 還是上證 50 ? → 進取型選 500 ,穩健型選 300 ;
  • 問題三:指數型基金中,選標準型 還是增強型? → 單獨投,最好是增強型;
  • 問題四:指數型基金中,選寬基指數,還是行業主題指數基金? → 研究能力強的,選後者。

這裡完全沒有介紹主動型基金,也不涉及債券型和貨幣型、也不講增長還是價值風格,緊緊圍繞指數基金,而是用四條選擇題,從現實需求出發,介紹相應類型的基金的優劣勢及如何選擇。

六、流暢的語言和深邃的思想並不矛盾

總結一下本文的三條“知識的詛咒”:

  • 專業詞彙的堆砌與組合
  • 結構過於復雜的句式
  • 網狀的文章結構

當然,“知識的詛咒”還有很多,本文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寫作體系,只是我個人的一點零碎經驗。其實,只要多多為讀者著想,多寫多練,你也能總結出很多破解“知識的詛咒”的經驗。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這種語言表達的極限在哪兒?很多人認為,自媒體使用的“大白話”既沒有專業語言的嚴謹,又失去了文學語言的優美,但事實並非如此,比如理查德·道金斯《解析彩虹》一書開頭:

「我們都會死,因此我們都是幸運兒。絕大多數人永不會死,因為他們從未出生。那些本有可能取代我的位置但事實上從未見過天日的人,數量多過阿拉伯的沙粒。那些從未出生的魂靈中,定然有超越濟慈的詩人、比牛頓更卓越的科學家。DNA組合所允許的人類之數,遠遠超過曾活過的所有人數。你和我,儘管如此平凡,但仍從這機率低得令人眩暈的命運利齒下逃脫,來到世間。」

這一段,講的是生命與進化的偶然性。優美的語言和深邃的思想,並不矛盾,平實的語語言和打動人心的敘述,也不衝突,用文學的語言表達科學的理性,也是有可能的。讓我們再來體會一下語言的力量:

「我們都會死,因此我們都是幸運兒。絕大多數人永不會死,因為他們從未出生。」

虎嗅⟫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