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 2020 / 8 / 31 發布「 賽普勒斯文件」(Cyprus Papers)的調查報導,再次引起大家對昔日避稅天堂賽普勒斯的關注。報導揭露過去幾年 賽普勒斯 為了吸引投資移民,大量販售「 黃金護照 」(Golden Passport),當局在申請資格的審查過程中,卻忽視許多法律漏洞,讓原先的 避稅天堂 成為非法份子的「 避難天堂 」。
一、 賽普勒斯 因族群衝突,造成南北分裂
賽普勒斯 地處歐洲與亞洲的交界處,島上一直以來存在土耳其裔與希臘裔兩大族群的衝突。1960 年,賽普勒斯建國,島上原先已佔有多數政治資源的希臘裔,在建國後希望修改對自己有利的憲法,佔少數的土耳其裔擔心自己將成為次等公民,終於,在土耳其政府暗中支持下,賽普勒斯的土耳其裔起來反抗。到了 1974 年,島上分裂成兩個政權:賽普勒斯共合國(通稱 賽普勒斯 )和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通稱北賽普勒斯),後者只獲得土耳其政府的承認。
二、 靠觀光轉型為「避稅天堂」,躍升地中海最富國家
進入 80 年代後,隨著歐洲經濟發展以及人均所得提高,位在歐亞交界的小島賽普勒斯開始吸引許多歐洲富豪前往度假。旅遊人潮為賽普勒斯帶來可觀的觀光收入,讓小島頓時富有起來。 1990 年代開始,觀光產業成為賽普勒斯經濟的重要收入之一,此後國內的經濟結構開始轉型,從農業與製造業轉向旅遊業與服務業。
隨著旅遊業打開賽普勒斯在歐洲的知名度,政府希望進一步開放國內的投資環境,以吸引更多外資進入。 1990 年代末,賽普勒斯開始制定一系列有利外資的稅收制度。2002 年加入歐元區後,更努力讓國內法規與歐元市場接軌。例如推出低稅率政策,讓當地註冊的公司享有全歐洲最低公司稅 10%、與六十多國簽訂雙重避稅協定、無金額管制的外匯政策,一系列有利外資的政策讓 賽普勒斯 成為當時著名的「避稅天堂」!
賽普勒斯位於歐、亞交界處
三、歐債危機 後徵收「存款稅」,「避稅天堂」殞落
2004 年賽普勒斯加入歐盟,國內的低稅率政策不斷吸引國際資金進入,銀行規模也跟著擴大。但隨著 2011 年希臘還不出國債而引發歐債危機,賽普勒斯在希臘與歐盟國家投資的資產也跟著收不回來,到了 2013 年,國內銀行面臨倒閉的危機。
受歐債危機困擾的 賽普勒斯 政府,為了獲得 歐盟 及 國際貨幣基金(IMF) 的資金援助,接受了有爭議的援助條件:向銀行儲戶收取「存款稅」,以挽救當地面臨破產的銀行業。簡單來說,賽國政府透過沒收資產,來拯救國內銀行業。這個決策,讓國內的存款大戶蒙受巨大損失。當時各地銀行出現擠兌潮,大家都希望將銀行存款取回,減少儲蓄被充公的損失。 避稅天堂 的地位一時之間備受質疑。
四、 黃金護照 —通緝犯與政治權貴進入 歐盟 的「特洛伊木馬」
歐債危機過後, 賽普勒斯為挽救國際資金外移,在 2013 年推出「賽普勒斯投資計畫」。該計畫只要投資人在房地產、基礎建設或公司行號任一項目投資 250 萬歐元以上(約合新台幣 8,250 萬元),就可以入籍 賽普勒斯 ,取得 黃金護照 。這本 黃金護照 對投資人的吸引力不止在於取得該國國籍,自賽普勒斯 2004 年加入歐盟後,取得「 黃金護照 」的附加價值還包括獲得歐盟公民的身份。也就是說,擁有護照不只可以自由穿越歐洲,還能享有與歐盟公民同等的待遇,等於是成為歐洲公民的捷徑。
在 2017 年至 2019 年間,賽普勒斯政府一共批准了 1,400 本黃金護照,為國庫帶來 70 億歐元的進帳。然而,政府在資格審查程序上卻不夠嚴謹,對執行過程的漏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例如在過往身分證明的文件提供上,官方並沒有要求第三方機構提供證明,等於申請人可以自己證明自己的身份清白,造成一些有心人士鑽法律漏洞。到頭來只要投資人負擔得起,幾乎都能買得到護照。
根據半島電視台,曾獲得黃金護照的島民之中,有許多是被原國籍通緝、正被司法制裁逃亡中人士、或是不可擁有雙國籍的人。包括俄羅斯天然氣商戈諾夫斯基、因賄絡被判入獄的越南人范日武、因洗錢被國際刑警組織通緝的伊朗人埃布拉希米、曾因非法交易股票入獄的中國人張克強,以及中國多位政協委員和國企幹部。這也讓 賽普瑟斯 成為 富商、 權貴 、 通緝犯 、 非法出境者等的集散地。
五、 賽普勒斯 修法,改善 黃金護照 審查漏洞
黃金護照確實為原先的 避稅天堂 再次帶來龐大的收入,對剛經歷歐債危機的小國而言,不免緩和不少財政的壓力,但過程資格審查不周,卻讓 賽普勒斯 成為進入歐盟國家的破口。在歐盟成員國的輿論壓力下,2020 年 7 月,賽普勒斯政府已修法完成,將來護照審查機制將會更嚴格。目前,該國已經展開過往紀錄的調查,並預計撤銷 30 位未達標準的黃金護照持有人,希望此舉能讓風波平息。
The Cyprus Papers | Al Jazeera Investigations
資料來源:Al Jazeera 半島電視台、BBC 中文網、中央社、DQ地球圖輯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