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日前來台,台美經貿有沒有機會再邁前一步?台灣金融研訓院召開「加速促成台美自由貿易協定」研討會,邀請前副總統陳建仁、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以及專家學者齊聚,希望為台美簽訂FTA或BTA做好準備。在全球供應鏈正加速與中國脫鉤之際,美國推動「經濟繁榮網路」計畫。美國國務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身為此計畫負責人,於 9 月 17 日率團訪台,不僅象徵台美友好關係升溫,也對未來展開台美經貿對話帶來正面效果。
COVID- 19 肺炎疫情爆發前,WTO(世界貿易組織)多邊貿易體系的發展已遭遇瓶頸。疫情發生後,各國重新反省以中國為生產基地的全球化策略,轉而加強友好雙邊經貿關係。因此,推動台美自由貿易協定(FTA)或雙邊貿易協定(BTA)簽訂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台灣金融研訓院與臺灣大學公共經濟研究中心共同舉辦「後疫情時代,加速促成台美自由貿易協定」研討會,邀請前副總統陳建仁、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及各界專家學者,討論如何為台美簽訂FTA或BTA做好萬全準備。
台美關係產生結構性改變
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表示, 2019 年COVID- 19 病毒疾病發生後,目前各國正在檢討重組供應鏈,生產成本不再是唯一考量,安全與韌性將是重要關鍵。今後經貿將邁入台美友好雙邊的時代,但當單一國家無法完成全部流程,必須選擇與自己有相似價值觀或產經條件的合作夥伴。因此,值此台美關係升溫之際,台灣更應加速盤點釐清簽訂FTA前的準備工作,早日完成台美FTA簽訂,為台灣經貿與國際地位開拓新的局面。
前副總統、現任中研院院士陳建仁致詞強調,政府必須透過說明、協調,讓民眾了解美豬、美牛在公共衛生上是安全的、在經貿上是合理的,與人民維持良好溝通。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指出,現在正是台美關係強化的好時機,自總統蔡英文上任後,即推動一系列政策,增進台美關係。如今台美交流有結構性改變,不單是經貿上的發展,還有技術上與未來共同性的合作及深化。
此外,疫情也影響企業過去尋找供應鏈的條件,除了考量哪裡成本最低外,還要評估風險,思考哪裡生產較安全、穩定。因此,他認為,台灣絕對可以發展成供應鏈重組過程中最關鍵的角色。例如,在美中貿易戰下,台灣快速將高階伺服器、網通從中國生產線移回來,滿足了美國數位發展需求。
風險分析機制制度化
除了台美關係產生結構性改變外,此次美豬、美牛擴大開放進口,也引起各界擔憂產業衝擊及食安疑慮。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直言:「美牛、美豬不是產業問題,也不是食安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他強調,很多人以「開放毒豬」來形容此項政策,顯然是接收到錯誤的訊息,因為政府不只根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的標準,也評估台灣民眾的飲食習慣。另外,總統蔡英文自 2016 年上任以來,就開始準備各項配套措施,包括風險評估報告、清楚標示與散裝食品管理,以及台灣口蹄疫拔針(不施打疫苗)、從口蹄疫疫區除名等。
針對美豬、美牛開放,蔡總統宣示以「清楚標示」、「提升國產」、「國際標準」、「科學根據」為原則;其中,清楚標示是政府對民眾展現確保食安的負責態度。對此,農委會一定會強制實施豬肉產地標示,不論是散裝豬肉、包裝食品、飲食場所都必須清楚標示豬肉產地,讓民眾能夠輕易辨識。新訂的散裝食品標示規定將自 2021 年 1 月 1 日開始施行。在此期間,農委會將嚴格稽查散裝豬肉是否有清楚標示,從餐廳、自助餐、便當業者、麵店到包子店等飲食場所,所使用的豬肉加工製品,均須有清楚標示。
至於產業衝擊,陳吉仲說,他擔心的其實不是貿易自由化,而是飲食習慣改變,尤其是白肉雞的替代效應。根據農委會統計數據顯示, 2002 年每人每年雞肉消費量為 12.9 公斤,到了 2018 年增加至 24.41 公斤,成長 1 倍。反觀每人每年豬肉消費量, 2002 年為 42.5 公斤,到 2018 年下降至 38.31 公斤,減少 5 公斤。國人多吃雞肉,就少吃豬肉。國內白肉雞需求不斷增加,這才是影響豬肉消費量與價格的實際問題。
過去,台灣在處理食安問題時,一直努力要建立從風險評估到溝通、管理的制度,但始終未能如願,致使任何政黨在處理食安議題時都面臨挑戰。透過此次美豬、美牛進口所引發的效應,陳吉仲建議,應設置食安風險管理的單一標準,讓未來攸關食安議題都能有更完整的機制,而風險分析的三大工作,即風險評估、風險溝通及風險管理,均須制度化,才能與農民和消費者有效溝通,進而推動政策。
台商應採短鏈與多鏈布局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碳足跡要求,加上美國及歐盟國家積極推動製造業回流,「全球供應鏈從長鏈逐漸轉向短鏈的趨勢儼然形成,並帶動多鏈結構。」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法制研究中心副主任顏慧欣提醒,美中貿易戰開打、COVID- 19 肺炎疫情爆發,加速台商和大型國際企業調整供應鏈的腳步,在經濟新常態下,業者不僅需要短鏈,還要有多鏈的多元化布局。
在多鏈結構下,廠商不再將生產基地集中在中國市場,而是改採區域化生產,甚至是去中國化。顏慧欣指出,美中科技戰可能導致美中技術上分流,造成斷鏈風險。因此,短鏈、多鏈及斷鏈是國內業者目前要面對的問題。
美中關係降溫,相對的,台美直接貿易升溫。 2019 年,台灣對美國直接出口增加 20.43 %,反之中國下降 23.77 %;同時美國取代香港,成為台灣第二大出口市場,再度重現 35 年前美國是台灣第二大出口市場的景象。就直接貿易而言, 2020 年台灣在雙方前十大貿易對手國中,居於第 8 位。但從間接貿易來看,台灣對美國的重要性遠超過其他貿易對手國。
目前,不只美國推動經濟繁榮網路,歐盟、日本、澳洲、印度等也宣布啟動第二軌供應鏈工程,尋找可替代過去完全仰賴中國市場的生產供應鏈關係。台灣擁有優異的製造業能量,是美國建構經濟新常態不可或缺的參與者,若能簽訂BTA,可為台美經貿升級帶來助攻,讓台美進入更正式的夥伴機制,未來有機會與更多國家合作。
政府如何與民眾、業者溝通成關鍵
在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崇哲主持座談中,與會學者及企業代表也呼應加速簽訂FTA或BTA。立委羅致政認為,FTA大多是政治問題,而非單純的經貿問題。美國 10 大貿易夥伴中,只有墨西哥、加拿大和韓國營談成FTA,顯然FTA並非重要經貿夥伴的必備條件。簽訂FTA不能忽略的就是政治因素,不僅是一個貿易政策,更是外交工具。
羅致政表示,美國第一個簽訂FTA的國家是以色列,且簽訂時,以色列根本不是美國重要的貿易夥伴,可見其中有政治、戰略和安全方面的考量。台灣應加強政治方面的論述,而不是單純強調台灣是美方的重要貿易夥伴。不論是簽訂FTA或BTA,對國內產業勢必有所衝擊,未來政府如何與民眾、業者溝通相當重要。
政治大學國貿系副教授楊培侃指出,WTO目前面臨的問題可用「內憂外患」來形容,內憂是WTO內部行政、立法、司法等三大機制在運作上都面臨挑戰。至於外患,則是各國積極簽訂雙邊或區域自由貿易協定,導致WTO多邊體系遭受質疑。WTO良好運作,對台灣百利而無害。但WTO運作失常,台灣也必須另尋出路,與他國一樣積極推動雙邊或區域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推動台美FTA洽簽,除政治因素外,也必須考量貿易、商業及產業利益,產業遊說也很重要。台灣必須持續營造雙方友好的關係和氣氛,並把握台美關係升溫的良好契機,才有助於形成FTA簽訂的主客觀條件。
台北市美國商會會長李豪(Leo Seewald)同意指出,目前是良好的時間點,讓世人看見台灣在防疫上有優異表現。過去 10 年來,台北市美國商會致力推動FTA或BTA,主動到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溝通遊說。近來已與美台商業協會(U.S.-Taiwan Business Council)、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簽訂合約,將共同遊說USTR,表達對台美簽署FTA或BTA的支持,盼能成為台美經貿談判的一大動力。
《台灣銀行家》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