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測試是最著名的社會科學實驗之一:把一塊棉花糖放在小孩子面前,告訴他,如果他忍一刻鐘不吃這塊糖的話,就可以再得到一塊糖,隨後實驗人員離開教室。該研究認為,孩子能否有足夠耐心來獲取雙倍獎勵,將預示著他以後是否能夠獲得遠期收益的意志力,以使得他們在學校或者職場中獲利。而通過這個測試,對於多數孩子來說,是未來能夠獲得成功的可靠訊號。
但是 2018 年的一項發表於《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研究,將原來的研究結果打上了問號。紐約大學的研究者泰勒・沃茨(Tyler Watts),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的研究者格雷格・鄧肯(Greg Duncan)和全浩南(Haonan Quan),重新呈現這個由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開發的經典實驗——棉花糖測試。沃爾特・米歇爾和她的同事主持這個測試,然後追蹤這些孩子在後來人生的發展情況。他們在 1990 年發表的論文裡描述了研究結果,表明延遲滿足的能力帶來了巨大的好處,比如提升標準化考試中的得分。
環境因素可能比我們想像得更重要
泰勒・沃茨和他的同事對於這個發現是持懷疑態度的。原始的結論基於不足九十個孩童的樣本,而且這些小孩都上史丹佛大學校園內的同一所幼兒園。重做這個實驗時,泰勒・沃茨和他的同事在一些重要的方面調整了實驗設計,比如:實驗的樣本比以前大多了,包含超過九百個孩子,而且樣本在種族,民族和父母教育程度等方面更具人口代表性。當分析這些測試結果的時候,研究者也控制了一些變量,比如,孩子所在家庭的收入,這些變量可能同時對孩子延遲滿足能力和他們長期是否成功產生影響。
最終,新的研究發現,認為能做到延遲滿足會導致今後發展更好的觀點不太站得住腳。它能說明的其實是,堅持等來第二顆棉花糖的能力,有很大程度是被孩子家庭的社會經濟背景影響的。反過來說,是家境條件影響了孩子長期的成功,而不是延遲滿足的能力起到了作用。
在更為嚴格的審查下,未能成立的實驗研究,不只棉花糖實驗一個。一些學者和記者甚至認為——心理學界正面臨一場 “ 可重複性危機 ” 。具體來說,在這項新發現中,過去的舊假設未能被驗證。這表明了一個重要事實:環境因素在塑造孩子的命運這件事情上,比米歇爾和他的同事以為的要更重要。
這篇新的文章發現,就以標準化測試分數和媽媽們對孩子行為的報告來看,在媽媽有著大學學歷的孩子群體當中,等到第二顆糖再吃的孩子並沒有比那些直接吃掉的孩子做得更好。類似地,在那些媽媽沒有大學學歷的孩子的群體裡,一旦將其他的因素納入考慮,比如家庭收入和孩子三歲時候的家庭環境,完成等待的孩子沒有比那些放棄抵抗誘惑的孩子做得更好。這些家庭環境的評估依據包括家裡有多少藏書,以及在研究人員在場時,媽媽對孩子回饋程度的多少,這些因素構成了一個標準的研究指標。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單單自我控制這一項能力無法抵消掉經濟和社會方面的不利條件。
眼前的東西不吃,下一刻可能就沒了
然而重複棉花糖實驗的失敗不只是暴露了先前觀點的錯誤。對於為什麼窮人家的孩子沒有那麼多動力來等待第二顆棉花糖這個問題,它還提出了其他可能的解釋。對於這些孩子來說,日常生活沒有那麼多保障,可能今天冰箱裡有食物,但是明天說不定就沒了,所以留著不吃的話會有風險。而且即使他們的爸爸媽媽承諾會多買些食物,但有時候這些承諾會因為手頭太緊而無法兌現。
同時,那些受到更好教育且賺錢更多的父母家的孩子,一般會更容易做到延遲滿足。過往經歷傾向於告訴他們,家裡大人有能力整合資源,擁有穩定的收入,從而保證他們家裡冰箱總是滿滿的。哪怕孩子做不到延遲滿足,他們也可以確信一切終會解決,哪怕他吃不到第二顆棉花糖,大概回頭就能讓爸媽帶自己出去吃冰淇淋。
有很多其他的研究也進一步討論了棉花糖測試中關於社會階級的因素。哈佛經濟學家森德希爾・穆拉伊特丹(Sendhil Mullainathan)和普林斯頓行為科學家埃爾達・沙菲爾(Eldar Shafir)在 2013 年出了一本書,名為《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這本書詳細闡述了貧窮如何導致人們寧要短期而不是長期的獎勵。匱乏的狀態可以改變人們對手邊可得之物的認識。換句話說,當一個孩子相信第一個糖也可能會消失的時候,能不能拿到第二顆糖似乎就無所謂了。
去染髮吧,我們只負擔得起這個⋯⋯
一些更加定性的社會科學研究也對這個問題提供了一些洞見。比如內華達拉斯維加斯大學的社會學家雷娜塔・瑞(Ranita Ray)最近寫了一本書,描述許多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長時間從事低收入工作的經歷,以此養活自己和家人。然而,儘管這些孩子有時連吃的都買不起,他們還是會在發薪日大手筆花錢,去買比如麥當勞(McDonald’s Co, MCD-US)、新衣服、或者染髮劑之類的東西。類似地,在我自己和我的同事,印第安納大學社會學家布里・佩里(Brea Perry)的研究裡,我們發現低收入的父母比起經濟條件優越的父母,更喜歡滿足孩子想要來點 “ 甜頭 ” 的要求。
這些研究指出了下述觀點:比較窮的家長會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讓孩子 “ 嘗些甜頭 ” ,而條件優越的父母卻在讓孩子等待更加高級的獎賞。染頭髮和 “ 小甜頭 ” 可能看起來不算什麼,但貧困家庭只能負擔得起這樣的東西。而對於窮苦的孩子來說,放縱一下去獲得一些小快樂,可以讓生活感覺還能湊合過下去。特別是當沒人能夠保證,這樣的快樂明天還再有的時候。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