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基金ETF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全球總經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理財商業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消費信用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保險稅制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房產生活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房價飆升、生活品質下降,矽谷驚爆大廠出走潮?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房價飆升、生活品質下降,矽谷驚爆大廠出走潮?

2020 年 12 月 21 日

 
展開

1938 年,兩名年輕的史丹佛畢業生帶著 538 美元,在舊金山灣區一間車庫裡,成立了日後的跨國科技巨頭惠普(HP Company, HPQ-US)。這間車庫後來被公認為矽谷的誕生之地,成為加州的歷史標誌性建築。自那以後,年輕人帶著技術創新的夢想,在矽谷創立公司顛覆世界的故事,不斷上演。作為公認的 “ 世界科技之都 ” ,多年以來,全球各地的城市都希望能複製矽谷的成功。

不過,最近幾年,因為房價高企、生活品質下降, “ 逃離矽谷 ” 就和中國的 “ 逃離北上廣 ” 一樣,成為美國上班族時常熱議的話題。最近一系列矽谷標誌性大公司和大人物的出走,其意義似乎更顯非比尋常。

大廠遷移總部、紛紛出走

12 月 1 日,從惠普拆分出來的企業軟體公司慧與宣布,將把總部從矽谷遷往德克薩斯州的休斯頓。全球第二大軟體公司甲骨文(Oracle, ORCL-US)緊隨其後,於 12 月 11 日宣布將把總部從矽谷遷往德州的奧斯汀。

離開矽谷的不只有大公司,還有科技巨頭們。近日,特斯拉(Tesla, TSLA-US)CEO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已經把居住地搬到德州,要花更多時間在德州的特斯拉新工廠和SpaceX的火箭發射實驗上。甲骨文創辦人、矽谷傳奇商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也緊隨公司之後,宣布離開矽谷。不過他去的不是德州,而是夏威夷的私人小島。

一批風險投資家和風投機構最近也離開了矽谷。Palantir聯合創辦人Joe Lonsdale表示,要把自己的風投公司 8VC 搬去奧斯汀;資深投資人基思・樂布斯(Keith Rabois),則要搬去邁阿密。

美國媒體專門發明了一個詞來形容這波趨勢——科技大出走(tech exodus)。作為世界上最密集的科技企業聚集地,在過去幾十年裡引領全球創新浪潮的矽谷,真的開始喪失吸引力了嗎?這對其他城市,又有何啟示?

▲矽谷地區示意圖來源:矽谷指數

預謀已久?

據外媒報導,慧與和甲骨文其實早已在謀劃將總部遷出矽谷,新冠疫情和居家辦公,加快了這一進程。甲骨文就表示,總部搬遷後的上班政策將更加靈活,員工可以根據崗位職責選擇辦公室地點,甚至長期在家辦公。慧與也聲稱,削減成本和尊重員工未來的辦公模式選擇,是促成搬遷的重要因素。

多年來,矽谷和整個舊金山灣區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給住房和市政建設帶來巨大壓力。官方數據顯示, 2005 年至 2019 年,舊金山灣區五個地區就業人口成長 29% ,新增崗位 67.4 萬個,而同期房屋建設只批准 21.1 萬個單元。新增就業人口和新增房屋比例遠遠高於 1 ~ 1.5 的推薦比例。在矽谷核心區域聖何塞一家晶片公司工作的吳翊章,對此深有感受。目前,他在公司附近合租了一間兩居室公寓,月租金 3300 美元,而在往西兩小時車程的薩克拉門托,同樣條件的房子租金只需一半多一點。

根據最新發布的矽谷指數(Silicon Valley Index), 2019 年,儘管矽谷地區房價下降 6% ,但其房價中位數仍高於 100 萬美元,為全美最高。

▲矽谷、舊金山和加州房價中位數來源:矽谷指數

遠距辦公改變通勤習慣

此外,由於矽谷公共交通並不發達,吳翊章平時開車出行,疫情之前,堵車更是家常便飯。根據 2019 年的一項研究,整個舊金山灣區有超過 12 萬 “ 超級通勤者 ” ,也就是單程超過 90 分鐘的上班族。遠距辦公緩解了市區擁堵,上班族也可以搬去更遠、但房租更便宜的地方。

目前來看,遠距辦公已經深刻改變矽谷的工作模式。包括推特(Twitter, TWTR-US)和行動支付公司Square(SQ-US)在內的許多企業已經允諾員工,即使疫情結束後也可以選擇長期在家辦公。在這種情況下,慧與和甲骨文選擇將總部搬離成本高昂的矽谷中心區域,顯然不失為合理的選擇。

實際上,矽谷遷出人數已連續 3 年多於遷入人數,遷出目的地也從原來的舊金山和加州地區,開始變為華盛頓、得克薩斯、亞利桑那、內華達和紐約等地。

辦公成本高、生活品質差

在辦公成本和生活品質之外,這波 “ 出走潮 ” ,和科技巨頭們對加州政策日益不滿不無關係。首當其衝的是加州稅負和監管。根據美國稅收政策研究智庫Tax Foundation的最新排名,從稅收角度來看,加州營商環境在美國 50 個州里排名倒數第二。加州的個人所得稅和資本利得稅最高可達 13.3% ,已經是美國最高,而加州政府還計劃繼續調高針對富人的稅率。相較之下,最近吸引了很多矽谷公司的德州,則並沒有州層面的個人所得稅和資本利得稅。

特斯拉的股價今年一飛沖天,年內漲幅已超過 6 倍。根據 2018 年特斯拉董事會批准的為期 10 年的薪酬方案,馬斯克今年將分 12 批獲得超過 500 億美元股票和獎勵。搬去德州,或可以幫馬斯克省去幾十億美元的稅款。德州奧斯汀商會記錄顯示,截至今年 11 月,從矽谷搬到 “ 矽山 ” 的高科技企業和其他 “ 週邊 ” 企業多達 39 家。在搬到奧斯汀的Joe Lonsdale看來,高稅收並沒有緩解加州嚴重的收入不平等和居高不下的貧困率問題,與其把稅款交給加州政府,不如把這筆錢用到可以解決問題的地方。

但稅費問題並不是促使馬斯克離開矽谷的唯一原因。在馬斯克眼中,最好的政府除了打破人為壟斷外,對商業應該完全放棄 “ 指手畫腳 ” 。在勞工保護和環保等問題上監管嚴厲的加州,顯然和馬斯克的想法相去甚遠。早在今年春季,他就和加州政府 “ 撕破臉皮 ” 。當時正值新冠疫情高峰期,特斯拉位於舊金山灣區東部的弗里蒙特工廠被要求停工,馬斯克對嚴格的防疫措施十分不滿,在未經當地政府同意的情況下便決定提前一週強行復工,並聲稱 “ 要逮捕就逮捕我一個人好了 ” 。

其後,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這件事情是壓垮他的 “ 最後一根稻草 ” ,他要立即把特斯拉總部和未來項目搬到德州或內華達州。上週宣布將搬到德州的消息時,他還不忘猛批加州政府,認為其對待科技企業的態度十分自滿, “ 就好像一支經常奪冠的球隊,已經將勝利視為理所當然了 ” 。

人才仍是矽谷最大的優勢

儘管如此,政策研究機構 “ 矽谷領導力集團 ” 副總裁Peter Leroe-Muñoz向城叔透露,甲骨文和慧與等公司雖然搬遷了總部,但仍然保留著矽谷辦公園區和僱員。與此同時,特斯拉總部仍然在矽谷,弗里蒙特的工廠仍然在生產。

矽谷這片夾在兩山之間、中間環抱著海灣的狹長谷地, “ 滿坑滿谷 ” 地擁擠著 2000 家公司總部。美國最值錢的 8 家公司裡,有 5 家總部在這片區域。目前,蘋果(Apple, AAPL-US)、Google和 Facebook 並沒有任何搬離的意思,甚至在疫情期間還擴大了在矽谷的辦公區域。

2019 年數據顯示,矽谷地區GDP成長 170 億美元,新增近 3 萬個工作崗位,成長率超過加州和美國全境。實際上,在許多人看來,時至今日,以創新中心的地位來講,還沒有一個地方能夠真正與硅谷比肩。而其最重要的優勢之一,正是人才聚集。

“ 除非史丹佛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衰落了,否則美國其他地區無法取代矽谷。 ” 在矽谷創業的史丹佛畢業生夏宇洋告訴城叔。和科技人才同等重要的是,矽谷是風險投資人最密集的地方,這對於新創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史丹佛校園外的沙丘路(Sand Hill Road),匯聚著數百家風險投資機構,微軟(Microsoft, MSFT-US)、亞馬遜(Amazon, AMZN-US)、Facebook、推特等科技巨頭,都曾受益於此。

在夏宇洋看來,新創企業獲得風險投資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融入投資家和創業者的圈子, “ 這是透過網路會議,或者從外地飛來見投資人的方式所無法達到的 ” 。

新創團隊難以融資

不過,這股逃離苗頭依然給矽谷敲響了警鐘。Peter Leroe-Muñoz認為,矽谷的商業領袖和政策制定者應該繼續大力解決生活品質問題,特別是為不同收入水平人群增加負擔得起的房源,同時推動公平和具有競爭性的稅收政策。更為重要的問題是,矽谷指數顯示,矽谷創新創業生態正逐漸僵化,新創團隊的融資難度達到歷史新高。

Fast Company專欄作者Alex Lazarow先前撰文指出,每個時代都有屬於它的科技中心,對美國來說,上世紀 50 年代是底特律,現在是矽谷。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科技在全球各地蓬勃發展,矽谷需要重新組合、重新裝備和重塑自我才能繼續保持領先地位,或者至少保持與時俱進, “ 否則,矽谷的命運只會和底特律一樣 ” 。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