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銀行,大家應該覺得很熟悉,你在理財以及金融交易時都會接觸到銀行。大家都在銀行開戶,存錢,借錢,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想過,為什麼我們需要銀行?
我們曾經討論過,希臘語中所說的銀行,指的是銀行家們算錢的一張桌子,而不是一個地方或建築。而那桌子是一塊大理石板,石板表面有兩組線條,左右各有幾組數字,用籌碼線上條上行動來計算,它也就是算盤的原型。然而在金融科技的時代,金融服務是可以被複製的,即便他的名字有點不同。譬如說,「銀行」就只有符合銀行法規範設置的機構才能用這個名字,但可以提供類似功能服務的網站或組織其實越來越多。順著這個思路,未來的金融面貌與現在會有多大的變化呢?今天我們來談談這個題目。
銀行的功能
以銀行為例,金融機構的主要功能大概有三個,分別是金融仲介、信用創造以及交割結算。換成大家比較熟悉的話來說,也就對應了銀行的三大業務,存款、貸款以及匯兌。這其中金融仲介,更是銀行的最主要功能,簡單來說就是可以聚集一批資金,然後以貸款的方式分配給需要資金的單位。在過去,大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十分旺盛,他們需要大量的擴產,增加投資,但是在直接融資不夠發達的時代(也就是透過股票上市來籌措資金),透過銀行的間接融資是非常重要的管道。
然而,其實最近這些大企業已經沒有這麼高的資金需求,就算有,也可以透過直接金融,也就是股票市場或債券市場來籌措資金。相對的資金的需求開始轉變為中小企業或是個人,從這個角度想,銀行是否有充分發揮了金融仲介的功能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銀行缺乏對中小企業或是個人真實信用能力的評估。導致銀行不敢放款。
仲介機構能力蕩然無存?
疫情期間,當央行希望針對中小企業紓困的過程中,甚至要央行總裁親自打電話拜託,從這個角度看銀行仲介機構的能力已經蕩然無存。那麼為什麼我們需要「仲介機構」呢?在需要資金的人以及擁有資金的人之間,存在著資訊不對稱,金融仲介機構的存在核心意義其實是為雙方建立「信任」。而銀行在中間所賺取的價差,也就是資金供求雙方建立信任所需付出的成本。銀行作為仲介機構的能力江河日下,但是銀行的獲利及規模卻與日俱增,這是什麼原因呢?
以美國的銀產業為例,在金融海嘯之前,因為資金寬鬆,在追逐利潤的動機驅使之下,像次級貸款這種高風險的產品成為金融機構競相投資的對象。就如同英國央行蘇格蘭銀行行長馬克卡尼所說:「 銀產業務不再由商業需求所推動,而是由銀行自身的需求推動。資本市場的各種交易不在關乎客戶利益,而變成單純的交易。新金融工具的設計不在是為了實體企業對沖信用風險,而是利用各種可能性增加金融機構本身的利潤 」。
也因此新時代的金融,需要進一步降低將儲蓄轉換為投資(放款)這個過程中的交易成本。而降低金融仲介的成本,就需要降低資金兩端因為資訊不對稱或是道德風險所導致建立信任的成本。舉例來說,因為不確定中小企業拿了錢是不是真的是有訂單要生產?或是擔心來借錢的人根本無力償還的風險。金融仲介的底層技術、金融活動的組織形式、業務流程與規範、基礎設施等等都需要重新打造才能滿足新時代金融降低建立信任成本的需求。
金融革命
在過去三年「金融科技FinTech」、「 Bank 3.0 」實際對傳統金融帶來什麼改變呢?隨著行動支付、大數據等技術的進步以及普及,電子支付或是第三方支付在台灣獲得迅速發展,同時對傳統金融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一方面,電子支付改進了支付環節,讓過去僅能以現金方式支付的小商家甚至個人都能夠有更簡便的支付體驗,彌補了傳統銀行在支付服務上的空白,大大提高了支付效率。甚至促成了純網銀的誕生。但即使純網銀可能對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仲介產生了衝擊,但網路金融模式並非無懈可擊。
首先,網路雖然讓資訊更容易取得,但並不能保證資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其次,許多社群平台或者網路金融服務,都是利用自己海量的客戶資訊作為大數據,如交易記錄、搜尋偏好、支付習慣等等,但這些數據並沒有形成流通,不同客戶的資訊壟斷在不同網路巨頭手中,缺乏一個共享機制,形成資訊孤島效應。此外,數據的集中儲存增加了個人資料洩露風險,私人數據的所有和使用有被掌握大數據的企業濫用的可能。
「 DeFi 」有戲嗎?
自 2009 年比特幣出現,所使用的區塊鏈技術可能對傳統金融帶來新的衝擊。首先,區塊鏈「去中心」,這意味著很多交易都能夠以點對點的方式直接進行,而不需要再透過傳統金融仲介機構。以跨境支付為例,傳統模式必須依靠不同的資訊傳遞協議和結算協議,在全球各個銀行、代理銀行間進行處理,使跨境支付效率低、成本高。但如果應用區塊鏈技術,就能夠繞過傳統跨境轉帳的繁雜系統,在付款人和收款人之間創造更直接、迅速的付款流程,而且無須中間手續費。中國央行與阿聯酋央行也已經宣佈加入多種央行數位貨幣跨境網路( m-CBDC Bridge )項目,共同探索中央銀行數位貨幣( CBDC )在跨境支付的應用,挑戰現有 SWIFT 體制。
儘管許多區塊鏈應用都顯示出巨大的潛力,但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去中心化金融( Decentralized Finance, DeFi )已迅速成為資金聚集最雄厚的細分市場之一。在 DeFi 的世界裡,貨幣和銀行基礎架構不再是某個中心化實體,而是真正屬於所有的市場參與者。金融網路也不再在中心化的伺服器上運作,貨幣和市場將通過分佈式協議運作(區塊鏈智能合約),它們之間可以直接組成信任網路。英國的《 經濟學人 》( TheEconomist )雜誌曾在 2015 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區塊鏈是一台創造信任的機器,它讓人們在互不信任並且沒有中立機構的情況下做到相互信任和相互協作。
在現有的金融系統中,無論是最基本的存取款、轉帳,還是貸款等金融服務,都是由中央系統統一控制調度。而 DeFi 則希望通過分布式協議建立一套具有透明度、開放性、包容性的點對點金融系統,將信任風險最小化,讓參與者更輕鬆、便捷地獲得融資。與傳統的中心化金融系統相比, DeFi 平台具有三大優勢:
- 有資產管理需求的個人無須信任任何仲介機構。
- 任何人都有訪問權限,沒人有中央控制權。
- 所有協議都是開源的,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在協議上合作構建新的金融產品,並在網路效應下加速金融創新。
DeFi 不僅將信任對象從人轉移到了代碼上,而且還有可能實現巨大的網路效應,為全球金融市場構建了真正的信任基礎。
然而區塊鏈也不是已經完全準備好,可以接管傳統金融領域。他的應用可能受到現有監管和法律的約束。舉例來說,區塊鏈的「去中心」的目的在於:不能讓一切都是被少數人控制的強大中心,而不是說要排斥中心或抹殺中心。另一方面,在區塊鏈中,每個節點地位、權利均等,未來類似這種公平的機制條件下,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後,大小組織機構、甚至是一些國家,都可以自由地成為無數節點中的一員,受到系統公平的對待。
有些人可能認為去中心化以後,監管更加困難。然而監管是與時俱進的,法令追上技術的腳步其實只是時間的問題。舉例來說,比特幣雖然是去中化網路,但網路交易完全公開透明,追溯起來其實比現金、黃金等傳統貨幣更方便,就算是匿名幣,也有需要變現的一天。各種洗錢或是詐欺行為在網路上都會呈現明顯的態樣,舉例來說,詐騙的資金會先從分散的帳戶匯集到同一個帳戶,再分散到不同帳戶,種種網路上的行為還是可以抽絲剝繭找到最終的始作俑者。當然,區塊鏈的發展確實對一些現有法律法規以及監管技術的不足產生了巨大的挑戰。
總之,確實網路金融科技的發展,加速的金融服務的普及,但是要進一步降低金融仲介的成本可能會需要透過區塊鏈,然而不論最後是什麼技術,我們還是要知道,最終金融服務的關鍵不在技術,而是技術背後能夠定義美好和實現美好的人。我不知道你對未來的金融面貌有沒有什麼想像的畫面?歡迎跟大家聊聊。
《比爾的財經廚房》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