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第一個歐美電動車製造合作定案!想擺脫對蘋果依賴的鴻海,近年積極開發多元業務和客群,2 月底與美國電動車新創 Fisker 簽署合作備忘錄預計在 2023 年第四季量產 Fisker 車款 Ocean。Fisker 是何方神聖?曾被譽為特斯拉終結者的 Fisker 將是特斯拉一大勁敵嗎?從鴻海的 MIH 電動車開放平台、電動車廠紛紛上市與結盟造車,你發現了嗎?汽車業正悄悄實踐在商業模式和販售模式全新的變革!
鴻海和 Fisker 合作!將成為特斯拉強敵嗎?
鴻海的電動車棋局有了下一步?!據《The WallStreet Journal》報導,鴻海(Foxconn Technology Group)和美國的電動車新創公司 Fisker 在 2月底共同簽署了一份合作備忘錄(MOU),未來將每年量產 25 萬輛電動車,據《Reuters》目前合作的標的電動車為 Fisker 的車款 Ocean,預計在 2023 年第四季量產,並於美國、歐洲、中國大陸和印度販售。由於鴻海已經在美國興建工廠,兩方初始生產的地點很有可能為美國。
Fisker 專注於設計車款、軟體以及工程,執行長 Henrik Fisker 是汽車設計師,曾任職 BMW 和 Aston Martin,知名的設計包括 BMW Z8、Aston Martin DB9 等。且與特斯拉一樣會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Fisker 於 2007 年成立,曾製造電動車 Fisker Karma,去年順利借殼上市後,推出首款電動休旅車 Ocean,上市價僅 37,499 美元(約新台幣 110 萬元),比特斯拉 Model 3 便宜。
▲ Fisker 近期股價走勢 資料來源:yahoo finance
削弱對蘋果的依賴,鴻海積極轉身「新市場」
據《Bloomberg》報導,鴻海富士康去年正在建立的表面黏著技術(Surface-mount Technology)生產線拿下 Google 伺服器訂單,計劃在威斯康辛州的工廠為 Google 伺服器組裝關鍵零組件。一直以來強勁的半導體代工技術如 3D 封裝、面板級封裝(PLP)、深耕系統級封裝(SiP)也增添鴻海佈局電動車市場的動能。都會是未來資通訊(ICT)、車用平台不可或缺的能力。據《Digitimes》鴻海又加碼投資 AutoCore.ai 以利之後的自動駕駛軟體開發。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MIH 電動車平台已經有 736 家廠商參與,預計今年第四季便會有 2-3 款電動車發表。鴻海在電動車領域積極地佈局, 2020 年與飛雅特克萊斯勒籌組合資公司,並和台灣裕隆合資成立「鴻華先進」,以開放平台的理念成立 MIH 聯盟,也陸續和拜騰、吉利等業者合作開發不同的商業合作模式。繼鴻海將來為法拉利代工, Fisker 已是鴻海第五家合作廠商。
隨著各國環保意識抬頭,加速了電動車的發展,挪威、荷蘭、德國、英國都預計在 2030 年全面禁售燃油車,台灣則是在 2017 年的「空氣污染防制行動方案」中宣布預計在 2030 年達成公務車和公車全面電動化。被劉揚偉視作為最適合 B2B(企業對企業)市場的「電動巴士」,底盤平台便是在鴻華先進研發當中。
外資看好鴻海電動車、iPhone 代工動能,調至「買進」評級
今年 1 月鴻海已經和中國電動車品牌 Byton 簽訂合約目標 2022 年開始生產 M-Byte 電動車。此次和 Fisker 簽署的 MOU 將透過「Project PEAR」(Personal Electric Automotive Revolution)專案合作造車。隨著美國政府鼓勵企業回流,意識到中國勢力崛起後更積極推動「美國製造」,加上這兩年市場上正上演電動車革命,面臨資金障礙的電動車新創紛紛透過透過 SPAC 上市募集資金,包括氫能源卡車 Nikola(NKLA-US)、Fisker、Lordstown Motors、Canoo(GEOV-US)、Lucid Motor 和 Rivian 等。
? 最大的 SPAC 案 Lucid Motor 會不會是特斯拉 最大競爭對手呢?美國電動車新創個別有哪些亮點?我們有文章帶你一次瞭解喔!請看這裡》最大借殼上市案?!特斯拉 勁敵 Lucid 估值上看 240 億美元!
瑞銀 UBS 最新發佈的報告也顯示其相當看好鴻海的技術和前景,iPhone 代工與電動車兩項動能加持下,有望在 2025 到 2027 年取得 5% 的市佔率,將可能帶來 15% 的獲利成長幅度,因此瑞銀將鴻海的目標價設為 160 元,以及買進的評級。從電動車新創大舉借殼上市、傳統車廠以結盟方式造車以及鴻海 MIH 電動車開放平台的出現,我們可以看到電動車潮將對汽車業興起重大變革。
電動車 輕資產造車、市場訂閱制度正夯?!
電動車業者近期選擇與舊有車廠不同的商業模式,專注於設計車款,然後將生產外包。Fisker 便是選擇這樣的輕資產(asset-light)造車策略,製造、服務和維修中心都選擇外包模式。商業模式外包的狀況下,鴻海這樣的代工廠將有更多與電動車廠的合作機會。MIH 電動車開放平台是鴻海主打提供電動車底盤、關鍵零組件模組的整套代工方案,將改善傳統車廠開發時間長,規格和零件僅能在特定車型使用的限制。未來車業在電動車造車上,從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和寶獅雪鐵龍集團在 2019 年底宣布合併,以及 MIH 開放平台趨勢,轉向輕資產與多方合作造車的模式可能成為趨勢。
▲ Fisker 車款 Ocean 資料來源:Fisker 官網
電動車因為車價高、充電站尚未普及和折舊快等的特性,「電動車訂閱制」成為新的消費方式。Tesla 就宣布在 2021 年將推動「完全自動駕駛(FSD)訂閱制」,該做法讓消費者以較低成本的方式使用電動車,對造車和零組件廠商而言,也延長了車輛帶來營收的時間,車輛就算主人換人,硬體、軟體和零組件仍會繼續被使用。
完全自動駕駛(FSD)訂閱制將可能成為特斯拉最大的營收來源。據《Business Insider》報導,馬斯克表示 FSD 訂閱制將在今年 7 月前上線,比起先前宣告的上線時間晚,馬斯克說明是因為團隊花了許多時間在 AI 軟體上。
哪間電動車最有希望成為下一個特斯拉呢?我們帶你稍微來比較一下這幾間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列出的電動車新創公司的競爭狀況。
Lucid | Rivian Automotive LLC, | Lordstown Motors Corp. | Fisker Inc. | Canoo Inc. | Faraday | |
執行長 | Peter Rawlinson | R.J. Scaringe | Steve Burns | Henrik Fisker | Ulrich Kranz | Carsten Breitfeld |
創辦年份 | 2007 年 | 2009 年 | 2019 年 | 2007 年 | 2018 年 | 2014 年 |
上市狀況 | 即將上市 | 未上市 | 上市 | 上市 | 非上市 | 非上市 |
融資狀況 | 超過 10 億美元 | 2 年共進行 5 輪融資,總計 53.5 億美元 | ||||
估值 | 未知 | 未知 | 42 億美元(截至 2020 年 11 月 19 日) | 47 億美元(截至 2020 年 11 月 19 日) | 24 億美元(SPAC) | 未知 |
投資人 |
|
|
|
|
|
|
車型與售價 | Lucid Air ,續航力達 500 英里,不含稅收定價為 16.9 萬美元,入門級 Air 定價為 77,400 美元 | R1T 高配版,不含稅收定價為 67,500 美元 | Endurance 為商業用車款,不含稅收定價為 52,500 美元 | Ocean 預計將於 2022 年投產,不含稅收定價為 37,500 美元 | Canoo,價格未公布 | FF91,續航力達 300 英里,售價預計超過 10 萬美元。 |
特點 |
|
|
|
|
|
積極開發能與特斯拉競爭的豪華 SUV |
由於電動車的研發困難,這些電動車新創有許多關卡需解決。如下:
- 籌資問題:Lucid 在 2016 年曾推出概念車型,但受制於當時的籌資問題使 Lucid Air 多次被推遲。目前寶馬汽車、賓士和保時捷都已推出高端電動車,市場已有先進者。
- 特斯拉已取得相同市場的先進優勢:Rivian 同時生產高品質汽車以及打造其銷售和服務網絡,與特斯拉的商業模式相同,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汽車,但已被特斯拉有先進優勢下不一定能站得市佔。
- 資金與營運模式風險:Fisker 創辦人先前成立的電動車公司為特斯拉競爭對手,後來曾宣告破產。電池技術也難有重大突破而放棄,訂閱制度也存在高風險;Canoo公司的審計機構去年警告,Canoo 持續經營的能力存在風險。公司首款汽車的成功取決於購車者是否接受其訂閱服務。Faraday Future 已燒掉了逾 20 億美元,卻還沒有售出一部汽車,該公司最初計劃在 2017 年推出首款車型上市。其創始人去年宣布個人破產,而Faraday Future 仍在尋求籌集啟動生產所需要的資金。
參考資料:
- Foxconn to Build Cars for Electric-Vehicle Startup Fisker
- Elon Musk says Tesla’s ‘full self-driving’ subscription is ‘for sure’ launching at some point before July, marking a slight delay
- Foxconn invests in AutoCore.ai
- 這11家電動汽車初創公司想成為下一個特斯拉,誰能成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