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基金ETF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全球總經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理財商業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消費信用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保險稅制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房產生活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職場、情場都適用!如何留下最完美「第一印象」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職場、情場都適用!如何留下最完美「第一印象」

2021 年 5 月 27 日

 
展開

我們先從一則情境開始:多數人應該都看過 “ 還珠格格 ” “ 鐵齒銅牙紀曉嵐 ” 兩部電視劇。如果現在我問你對容嬤嬤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或許你會想到她呲著牙,拿著針去扎紫薇和小燕子的情境。如果我問你對紀曉嵐的第一印象是什麼?你可能會幻想出他那副風流倜儻,不拘小節,善於言辭反應機敏詼諧挑戰和珅的狀態。如果你此時連帶想起和珅,他那種油膩,狡猾的姿態便會出現在大腦中。

我們再換個情境,經朋友介紹你認識位小姐,週末你們約定好去​​咖啡廳認識一下。按照約定時間到達地方你找到合適位置坐下,在她未開口前,其實在心中你已經有了對她第一印象的標準答案,比如, “ 她長得還行,真可愛 ” ,接下來的聊天你都會圍繞這兩個標籤進行靠攏,不斷強化、推演、合併。

回到家,若有朋友問你今天見的怎麼樣,你也會圍繞今天所塑造的 “ 心智標籤 ” 進行回覆。上述種種情境帶來的 “ 標籤化 ” 聚合,叫做 “ 暈輪效應 ” 。

什麼是暈輪效應?

概念提出者來自於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 1874 年 8 月 31 日 — 1949 年 8 月 9 日)。簡而概之,我們對人或事物留下的最初印象將會影響你對此事其他方面的判斷。

“ 暈輪 ” ,好比是當月亮被光環籠罩時產生的模糊不清的現象,多數人對事物和人的認知判斷往往從局部出發,然後擴散到整體,這些帶有有色眼鏡的局部認知往往會誤導我們在大事面前做出正確判斷。

1. 以偏概全的心智模式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總是認為人的品質之間是有著內在聯繫,比如心理學家戴恩曾經做過一組有趣的實驗:他準備一組照片,每個照片中的人與穿著打扮各有不同,然後讓一批被測試者根據照片從特定的方面來評定這些人,經過數據統計被測試者賦能那些更有魅力的人一些理想的標籤,比如: “ 和藹、可親、沉著、冷靜、好相處 ” 等等。

而事實上,暈輪的核心不僅表現在以貌取人上,我們通常還會用眼光審視別人穿著的服裝來判斷其個人在社會中的 “ 地位,性格 ” 以及透過初次溝通語言談斷定他們的才能和人品等。對不太熟悉的人進行評價時, “ 暈輪效應 ” 格外明顯,而暈輪背後,資訊攝入大腦,是 “ 主我心理和客我心理 ” 兩者的博弈。

什麼是主客我心理?

社會心理學家,象徵性互動理論創辦人米德認為,人的 “ 自我 ” 意識就是伴隨意義的傳播活動而形成的。自我是 “ 主我 ” 與 “ 客我 ” 的統一,可以分解成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兩個方面。一方面作為意願和行動主體的 “ 主我 ” ,透過個人圍繞對象事物從事的行為和反應體驗出來。

另一方面作為他人的社會評價和期待之代表的 “ 客我 ” ,它是自我意識的社會關係性的體現。簡而概之,主我是個人的主體意識,後者是從周圍觀察到他人對自我的態度,評價和角色期待。

理論總是很難理解,那我們講個故事:你清晨睡過了 5 分鐘,為趕上 9 點鐘的公車就在門口買熱的包子,於是在地鐵上吃了起來,你發現有人瞪你(客我表現),然後你覺得這樣不好(主我表現),產生自我的行為,於是就不吃了。在這過程中,客我意識只有透過他人的意義或各種回饋交換(即傳播)才會得到, “ 客我 ” 與 “ 主我 ” 呈現為 “ 互動關係 ” 。當接收資訊後,內心會出現不斷批判,衡量,最後形成 “ 自我觀 ” ,這當中涉及到最重要因素為 “ 自我心理互動效應 ” 。

什麼是內心的自我互動?

美國社會學家Herbert Blumer 布魯默 ( 1900 — 1987 ),是自我互動理論的提出者,他認為,人是擁有自我觀的存在,人將外界事物和他人作為認識對象的同時,也會把自己本身作為認識的對象。過程中人能夠認識自己,擁有自己的獨立觀念,與自己進行溝通或傳播時,也能要求自己採取行動。

這種與自身的互動方式,稱之為—— “ 自我互動 ” ,在本質上來說是與他人的社會互動的內在化,也就是與他人的社會聯繫或 “ 關係 ” 在頭腦中的反應。還是那個故事,你在地鐵上準備吃韭菜餡包子,但是轉念一想這麼多人,我吃了後會不會有味道而影響到大家,可自己又想吃,於是內心就會形成兩種對話。

第一種:
不管了我很餓,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別人怎麼看不重要。

第二種:
我這種大公司工作有品位的人,在地鐵上做這種事情確實有點大俗大雅,還是遵守社會價值觀,維護良好形象,下地鐵再吃。在自我互動過程中大腦中會出現他人和社會期待,猶如吃包子的情境,而個人會以自己的立場或 “ 行為方向 ” 對他人的期待進行能動的解讀,加工,選擇,並在此基礎上重新組合。

然後重新創造出於新情況相適應的新意義或者行為,經過這個過程的他人期待已不是原來意義的他人期待,所形成的自我也不在是原來意義上的自我,而是一個新的主體。不過,自我互動並不是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在大腦中的簡單出現,而是具有獨自的特點,比如每一次 “ 主我與客我 ” 對話中會觸發人的內省式思考。

什麼是內省思考(reflective thinking)?
日常、短期高效以解決現實中製造的衝突問題為目的的自我反思。譬如當你在眾人中吃韭菜盒子,眾人摀鼻的動作,當你在 1000 人大會演講中不小心念錯人名等。當遇到緊急困難或障礙時大腦就會活躍起來,以至於對解決新問題,適應新情況來調整自身,橫向看內省式思考不是呈現為封閉狀態,它是與周圍環境,社會過程傳播的聯繫。內省過程中,個人會分析和推測別人是如何思考的,進而形成自己的態度輪廊,因此這個過程是重構自我與他人關係的過程。

從縱向看,它會將過去、現在聯繫起來,個人會把迄今為止有關的知識累積,保存在頭腦中的記憶資訊全部調動起來,然後對遇到的事情、人,進行解釋、強化,在此基礎上創造與新狀態的特徵。所以當我們遇到某件新鮮事,約見一個新朋友時,你看他長相穿著的第一眼開始,大腦就會攝入資訊,接下來 “ 自我與客我在心中博弈處理 ” ,激發內省,最後自我互動,以偏概全,出現基礎標籤畫像。

2. 基本歸因處理法

除上述外,那麼內省式思考,自我互動為什麼會讓自己 “ 以偏概全 ” 呢?這也和 “ 基本歸因 ” 有很大關係。基本歸因分為正確,錯誤兩個方面,定義為人們在考察某些行為或後果的原因時高估傾向性因素,低估情境因素,譬如譴責或讚美他人的雙重傾向。

定義是不是有點複雜?那麼我們簡單理解:我把它解釋為 “ 你對事件原因 ” 的判斷,生活中多數用到的是對自己成功或失敗的歸因,但除這些外別人的行為也可能成為我們歸因的目標。

為什麼會有歸因偏差?先帶你做看一個簡單實驗,請你想像一下這種情境,你在馬路上開車遇到紅綠燈等待,剛好紅燈轉綠,正準備啟動的同時突然從後方出來一輛摩托車,搶到你前面,嚇得自己一身冷汗。這種情況你會有什麼反應?大多數人肯定憤怒地說出了髒話,此時你對那位司機印象以及行為極度不滿,並在內心給他貼上一系列標籤,譬如 “ 行事莽撞 ” “ 安全意識差 ” “ 不考慮別人 ” 等。

雖然你可能還沒有見過此人,但在內心已經做出基礎判斷,不過現實中,一輛車橫衝而過必有其原因,可能司機的確魯莽,但也可能是因為有急事處理,比如 “ 要去醫院 ” 。更多可能性卻讓我們忽略掉,最終把原因歸屬到對方這個 “ 人 ” 身上,這種傾向心理學就是 “ 基本歸因錯誤 ” 。日常中各種現象你也會遇到,譬如工作中銷售業績不佳時,主管更傾向於將其原因歸屬於下屬的懶惰而不是競爭對手的實力太強。

譬如我的眼睛天生有色弱缺陷,看紅綠燈沒問題,對淺紅和淺綠分不清,但我家人從來都不讓我開車,一是為了安全,其次就有極大的 “ 歸因錯誤 ” ,不能因為某件事的判定而直接決定整體。歸因錯誤的核心在於人是 “ 認知經濟學家 ” 不是 “ 樸素心理學家 ” ,而這一切就好比經濟學總是假設 “ 民眾都是最嚴格的經濟動物 ” 這個觀念是錯誤的一樣。

心理學以前也出現過假設大家都是 “ 樸素心理學家 ” 的觀點,即普通人也會用心去觀察並分析人們解釋問題,分析成功原因時,著重分析出哪些因素,並研究其中的道理。然而並不一定所有人都是認知經濟學家,因為人的大腦本能總是懶惰的,谁愿意去思考那麼多,挑就近原理,容易決策不好嗎?

為什麼第一資訊很重要?
墨菲定律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1974 年,希伯來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納曼和特沃斯基做了一個實驗。實驗要求志願者對非洲國家在聯合國所佔席位的百分百進行評估,首先他們隨機給出每組志願者一個百分比數字,然後他們逐個暗示志願者真實數字比這個大或小。有趣的是,志願者最後預估出來的數字,都受到一開始隨機數字的影響,比如實驗中志願者得到的實驗數字分別是 10% 和 60% ,而他們最終估計出來的數字分別為 25% 和 45% ,非常接近這兩組志願者一開始得到的隨機數字。

這個實驗得到的結論為:人們在決策之前,思維往往會被所得到的第一資訊所影響,它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你的思維固定在某處,從而產生先入為主的歪曲認知。

還要一個非常經典的故事,說有一家賣三明治的小店,店裡有兩名店員,其中一名每個月的銷售業績都要比另外一名高,老闆就覺得非常鬱悶。有一天他躲在門後觀察兩位銷售的區別,才發現,每當顧客點餐時,一名店員說,先生(小姐)您需要加一個雞蛋還是兩個?顧客經常在一和二中選擇,只有不到 30% 的消費者選擇不加。而另一名店員則是詢問顧客,先生(小姐)你需要加雞蛋嗎?顧客的思考範圍被錨定在 “ 需要還是不需要加雞蛋 ” 上面,只有少數人想到加二個上面。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案例,譬如你去咖啡廳或奶茶店會被問統一問題,要大杯還是超大杯?曾經我脫口而出要中杯,店員禮貌地告訴我: “ 不好意思,我們沒有中杯 ” ,他們真沒有中杯嗎?其實我們熟悉的星巴克(S他rbucks, SBUX-US),部分門市確實只配備大杯、超大杯,但是他們為了銷售額的增加,故意把 “ 中杯給隱藏 ” 作為錨定,從而推薦超大杯,引導你去決策。

這些種種情況告訴我們:人的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便會導致認知懶惰和慣性思維,那些善於利用這種心理的人,就會先發製人,所以如果是初次見面認識一位朋友,你給他提供的一手資訊(形象,顏值,穿著,談吐)很重要。

3. 大腦為什麼會誤判

當我們認知到第一資訊的重要性直接影響 “ 歸因 ” 的正確和錯誤,除此以外,大腦也會給我們開玩笑,讓我們對資訊產生誤判。除對人印象以外,從對事層面不妨來思考下,你接觸的第一資訊就一定正確嗎?其實未必。

你所經歷的繆氏錯覺
以色列裔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Kahneman )用繆氏錯覺(Müller-Lyer illusion)打了個比方。

▲ 《繆氏錯覺(Müller-Lyer illusion)》

如上圖所示這三條線是不同的平行線,A,B,C箭頭依次代表不同方向,因為箭頭朝向關係大小不同,你所看到的效果也不同,如果我第一時間問你哪個最長,我想你肯定會毫不猶豫的說中間那條,但實際上它們三者是一樣長。那麼問題的關鍵是什麼呢即使我們用直尺測量這三條線,知道它們一樣長,並且也了解這種環節背後的神經原理,但在我們眼中,A依然比其他兩者要短些。

在比如上述這張圖,你第一直覺看到的是側臉還是正臉的一半呢?慣性思維肯定回答的只有 “ 正臉或者側臉 ” ,而當你真正冷靜下來時會發現其實是兩者兼容的圖片。在經歷視覺幻覺時,我們行動緩慢但又善於分析的大腦,能夠意識到繆氏錯覺並說服大腦不要相信靠直觀感受的結論,但現實生活中,當我們碰到活生生的案例時,一切就不那麼容易了,這也就是所謂的認知偏差。

喜歡分歧與美麗困境
除視覺上的認知偏差,還有兩條人際交往中的認知偏差也會讓你產生 “ 暈輪效應 ” ,分別為美麗困境(Beautiful mess effect)與喜歡分歧(Liking Gap)。何為美麗困境(Beautiful mess effect)?

生活與工作中對於多數人來說,承認錯誤尋求幫助,甚至承認自己喜歡某個人,都是件很難開口的事情,為什麼?因為暴露弱點或弱點會讓人處境相對弱勢,我們擔心被拒絕,我們擔心被拒絕後的 “ 評判 ” 而無顏面存在。

而現實中據資料記載研究者 Anna Bruk 與團隊做了次試驗,要求參與者想像別人和自己展示脆弱的情境,然後分別作出評價。隨後在另一項研究中,研究者設計特定情境引發參與者真實展示自己的脆弱或弱點,結果都發現,參與者對自身脆弱的評價都比別人的評價更消極,別人甚至會覺得展現自己的脆弱是一種勇敢的行為。這就是看似矛盾的現象,雖然自己不想暴露脆弱,但我們對那些坦誠自己脆弱的人,卻持有積極的態度,這也是所謂的 “ 認知偏差 ” 。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 “ 解釋水平論 ” (construal level theory)解釋了這個現象,原因是當我們思考自身脆弱時,因為對自身的了解,就會思考很多細節,使這件事暴露在外成為件格外丟臉的事情,就會使處境難看。

我們更關注細節和事情本身,就會很少做進一步意義上的解釋或本質的思考,但相反,對於別人的脆弱,我們的感性腦會更加抽象,不會停留在具體情境和行為上,還會更加抽象客觀的理解事情的本質。

何為喜歡分歧(Liking Gap)?
你和別人第一次見面,如果別人特地打扮,自己並沒有收拾匆匆忙忙而過去再加上不是太熟,很多人就會覺得焦慮,從而就會造成我們消極的判斷,譬如: “ 他不會不太喜歡我吧 ” “ 我剛才似乎不應該說那句話 ” 等。這種判斷其實就出現了認知偏差,我們低估了對方對自己的判斷,就會產生喜歡分歧(Liking Gap)。

研究者 Erica Boothby (2018)在耶魯大學進行試驗,他們讓兩個同性別陌生人見面自然聊天,然後評估自己對彼此的喜愛程度,以及對方會多喜歡自己。結果發現,他們都低估了對方對自己的喜愛,並覺得以後有機會,對方可能也不會跟我再次講話。其實這種現象很普遍,有人認為對方態度捉摸不定,才讓我們判斷錯誤。但結果比較出人意料,並不是因為對方沒有釋放相關訊息,而是即使訊息存在,我們依然會關注那些自我批判的想法,有偏差的關注點就會造成不准確的認知出現。

4. 如何防止歸因偏差

了解這麼多,讓我們撥開迷霧見太陽,暈輪的背後核心其實 “ 歸因偏差 ” 與 “ 認知偏差 ” 佔大比例權重,而兩者直接會讓我們 “ 以偏概全 ” 。其實世界不存在所謂的正確歸因,我們只能做到方向大致正確偏差機率很小,那麼如何有效解決呢?德國格式塔心理學家弗里茨.海德,Fritz Heider 是最先研究歸因問題的人,他認為,最常見的歸因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外部歸因,又叫做 “ 情境歸因 ” ,另一種叫做 “ 內部歸因 ” ,也叫做性格歸因。

什麼是內部歸因?
個人的能力、個性、情緒、努力、態度或性格導致一個人做出的某些行為,我把它統稱為行為與後果的發生是由個人特徵造成的。

什麼是外部歸因?
周圍環境,他人,或者不可知的力量,比如運氣導致某種結果的產生,比如總有人把 “ 大環境不好 ” 掛在嘴邊,就屬於外部歸因,大環境不好其實更有機會點。成功的人與失敗的人本質就在於 “ 歸因 ” 不同,除環境,運氣之類客觀條件之外,他們對此生所經歷的所有事的不同歸因也會影響是否成功。

所有成功者的歸因常常是積極樂觀的,而失敗者的歸因往往是消極悲觀,最後形成一種習慣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美國心理學家羅德.凱利(Harold Kelley)覺得這個理論挺好,但過於簡化了,他便提出了 “ 三維歸因 ” ,又稱 “ 協變模式 ” ,它的核心思想為:我們都傾向於用充分條件,必要條件這些內在邏輯來認知世界和他人,它認為,我們會收集各種資訊來做歸因,比如 “ 時間、地點、自身、參與者、情境等 ” 。

▲《三維歸因》

其中有三個維度是我們常用的:

共識性Consensus,特殊性Distinctiveness,一致性Consistency。

共識性指不同人面臨同樣情境,行為表現是否和所觀察保持一致。特殊性指觀察對像對於不同情境是否表現不同,對於同類情況表現是否不同。一致性指不同時間,地點情境,面對類似刺激時,同一個體表現一樣嗎?

舉個例子:你看到一個經理在批評員工,你覺得經理有問題還是員工有問題?

如果不只是經理批評他,而是客戶和其他員工也在批評他,這就是高共識性,如果經理一般不批評員工,只批評了他,這是特殊高共識性,若經理有事沒事就批評他,這是一致性共識性。在上述中可得出結論,不是經理人品有問題,而確實是員工有問題。

那麼情況反過來呢?除了經理,其他人並沒有批評過這個員工,這就是共識性低,經理對哪個員工都有事沒事批評,這是特殊性低,經理常常批評這個員工,也就是一致性高,那麼人們會傾向於 “ 老闆人品有問題 ” 。

以上這種情況,若一致性低,不管共性和特殊性的高低,人們都很難做出準確歸因,會產生一種不確定感,或者會選擇其他外界歸因,比如人們常聽說的 “ 主管今天可能心情不好 ” ,離他遠點。

那麼怎麼辦呢?也就有了對應論的出現,一般思考基於三個假設:

  • 其一:行為者預先知道一個行為的結果。
  • 其二:行為者有能力做出此行為。
  • 其三:行為者想要的就是這種結果。

譬如你去揭發一個人的心靈傷疤,對方惱羞成怒,這裡你的行為就符合上述三個假設,我們也可以順利歸因,你就是想讓他惱羞成怒。那麼如何提高自己歸因的準確性呢?

  • 其一:對應推理歸因,如果一個觀察者所擁有的資訊越多,他對該行為所做的推論對應性就越高,也就是歸因越準確。
  • 第二:一個人行為越是異常,觀察者對歸因的準確性也就越高。

舉個例子:你對愛人的行為判斷往往比同事對他的判斷要準,這是因為你對你愛人更加了解。再比如當你老闆罵你時,多數人都會做出虛心接受的樣子,而這個 “ 虛心接受 ” 到底是接受了還是委曲求全,其實很難從表達判斷,因為你一般不會反駁老闆。但假如你馬上朝老闆身上潑了一杯水,這時就很明確你很生氣,對他意見很大,也不在乎這個工作了。

5. 360 度認知事物

那麼除了內外歸因,三性(特殊性,共識性,一致性)部分外,還有沒其他因素影響我們歸因呢?當然有, “ 影響對推論 ” 解釋了這一切,如果你能把這五個方面融合,相信更能在事物中找到準確性。

影響對推論的五個要素

  • 第一:非常見效果(Non-Common Effect)
    這裡指一個人的行動不同於常見方案,譬如你站起來走到窗戶前去關窗,並穿上外套,由此推斷天氣涼了,若只是關窗,也可能是因為外面太吵,因此只管窗很難推斷原因,而穿毛衣就是非常顯著的確認 “ 歸因 ” 。
  • 第二:低社會可取性(Low Social Desirability)
    當一個人表現出符合社會期望行動時,我們很難推論出他真實的態度,譬如上述中你對老闆的 “ 虛心接受 ” ,這是符合期望的。但當一個人行為不符合期望時,如當老闆無理問責,你忍無可忍潑水,那麼這個行為與你的真實態度就相對於真實,老闆和同事就都會明白。
  • 第三:社會期望(Expec他ncies)
    主要分為社會階層期望和個人期望,比如資本家與農民,他們任何一個人在社會新聞中表現都是不同的。
    例如貧困家孩子被大學和一所技職錄取了,那麼他若去了國立大學,我們希望能改變命運便可理解,但若他去了當地技職,我們就會覺得他沒錢,但如果一個中產家庭遇到這種情境,我們便無法解釋了。
  • 第四:選擇自由(Choice)
    行為處於自由選擇,而非外力強迫,我們更傾向於認為某個行為與態度是相對應的,比如一個孩子上大學前很努力,我們很難判斷他因為愛學習,還是因為家長外界釋放壓力。但若他到了大學家長的外力消失了,他依然很努力,那麼我們就可以歸因 “ 他真的愛學習 ” 。
  • 第五:個人參與度(Personalism)
    我們對被觀望的對象的態度是什麼?有時是因為喜歡或者討厭,就會對他的行為有更積極或更消極的解讀。比如你和某個夥伴的關係不錯,你誇他時更像讚美,但你如果和他關係不好,猛然一夸,會讓人覺得你不懷好意。基於這 5 個要素,我們就構建基礎的 “ 影響對推論 ” ,你可能會覺得這樣分析很有道理,不過太機械和靜止看待問題。

美國心理學家伯納德.韋納(Bernard Weiner)也是這樣認為,最後它基於上述提出 “ 動態三維模型 ” 來解釋。

什麼是動態三維模型?
一個人對於某些事物成敗的歸因,會反過來影響參與這項活動努力的程度,而一件事結果的好壞,也會加強或削弱對這件事的歸因。舉個例子,我認為我能完成這個任務,是因為做過且有把握,於是我對未來完成此類任務充滿信心,下次遇到你還會這樣,這就形成一個行動和想法的良性循環。韋納教授把這個成就歸屬分為三個維度,這三個維度也包含相反的一面,分別為:

  • 第一維度:穩定性(穩定與不穩定)
  • 第二維度:控制源(內部控制和外部控制)
  • 第三維度:可控性(可控與不可控)

▲《影響對推論與動態三維》

理論總是比較抽象,我們看一則故事:小時候我們經常說孩子考試考的真好,有時卻很差,到底什麼因素會影響成績呢?有很多,比如考試的難度,孩子努力的程度,運氣等等。現在我們進行分類歸因,有些因素是穩定的,比如考試難度和孩子智商,有些則是不穩定的,比如努力程度,考試運氣等。

有些因素是內部控制源的,比如努力程度,有些是外部控制源,比如難度和運氣,那麼可控的是什麼?依然是努力程度和考試難度,不可控的呢?運氣,智商。

所以對於一個成功者來說,理解什麼是穩定,內部可控,可以幫助他接受自己的基礎上增強信心,理性的進行歸因。若把不穩定外界因素,不可控因素都歸因為穩定,內部及可控因素,當這些匯總結果成為正面時,會讓人積極快樂,但可能會讓人偏離現實,做錯誤的歸因。

所以 “ 歸因風格會影響一個人的動機 ” 。我們發現成功者歸因時往往會認為自己能力優秀,他們覺得自己能控制進程。若任務失敗,成功者會歸因於外界因素,比如團隊不行,事出偶然等,你這麼一聽,可能會覺得成功也不怎麼樣,不謙虛,不客觀。
不過你要注意的是,他們不一定是正確的,但這些歸因給了他們繼續挑戰的動機和信心,反之失敗者,不論事前事後,都覺得自己能力不行,即使偶然成功,也是運氣而已。

分享給你一段話:這三句話來自於美國一位神學家尼布爾,他說: “ 神啊,求你賜給我一顆寧靜的心,去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求你賜給我信心和勇氣,去改變能改變的事。神啊,賜給我智慧,去分辨兩者的不同。 ”

寫在最後

讓我們回顧一下,容嬤嬤、紀曉嵐、和珅形象在人的心智中怎麼來的?大腦接受資訊—內心 “ 主客我心理定奪 ” —基本歸因—思維沉拋—強化塑造—形成固化標籤。所以人的第一印象重要嗎?非常重要。

了解暈輪效應後,從人物與事實角度,你會如何做歸因呢?大腦接受資訊—內心 “ 主客我心理定奪 ” —基本歸因—思維沉拋—內部外部情境區分—匹配 5 要素——次歸因—強化塑造—形成標籤。你在別人眼中的每個情境,對方眼睛都會像卡爾蔡司鏡頭一樣拍攝下來,回傳至腦中形成記憶,不斷打碎強化。

所以社交場合不管是見客戶還是約會,稍微打扮一下,衣著整潔,談吐清晰,會讓你的整體形象在對方的心智裡加分。當然從日常做事中,若遇到問題,也不要以偏概全,歸因於外界,從事實出發,向內求,別回頭,向前看,多聽批判的話加以思考,祝你獨具慧眼,明鑑萬里。

部分關鍵文獻參考:

  1. 新聞傳播學:美國心理學家GH米德 “ 主我與客我 ” 理論
  2. 社會心理學家羅斯(LeeRoss)歸因偏差
  3. 丹尼爾.卡尼曼(Kahneman )思考快與慢繆氏錯覺
  4. 解釋水平理論,社會心理學理論(Dhar & Kim , 2007 )
  5. 格式塔心理學家弗里茨.海德(FritzHeider)歸因理論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