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末人類利用水力與蒸汽機帶動紡織業的機械化,開始了機器代替手工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其後電力的發明、內燃機的使用讓工業進入了大量生產時代,而今日感測與控制技術廣泛應用下,具有感知與思考的機器人將再次掀起一波新的工業革命嗎?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2011年6月時宣布啟動一項「先進製造夥伴 (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AMP) 」的計畫,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挽救長期委靡不振的美國經濟,希望透過製造業回流,提升製造能力,進而促使經濟在實質產出下能逐步成長。而工業技術研究院也指出,美國到2013年已投入22億美元,進行Advanced Manufacture研發,其目標就是重新取回全球製造業的領先地位。
在過去,歐美等先進國家「去工業化」下只重視金融服務、房地產等虛擬經濟的創新,就像美國企業在過去10年間的利潤,來自「虛擬經濟」的金融產業就占了40%,過度追逐層層堆疊的泡沫下,終在2008年爆發金融海嘯。其後,歐美政府重新思考,力推「再工業化」,就像美國的AMP、德國的工業4.0及英國的製造業振興等政策,都說明了政府希望透過實體經濟如製造業的回歸來刺激金融海嘯後低迷的景氣,拉升真正的就業率及產出,促使經濟真正的穩定成長。
所謂的先進製造技術(Advanced Manufacture Technology,AMT)指的是結集機械工程、電子、自動化、資訊等多種技術為一體的設備和系統,為傳統製造業帶來的是全然不同的生產技術,如3D列印,或是我們現在很常聽到的智慧自動化和機器人。
所以「再工業化」就是指已開發國家不再依靠長期賴以維生的金融、服務業來改善經濟,而是回頭加強製造業在國內產業的占比,並希望藉由先進製造如3D列印、機器人等高端技術來生產出比勞力密集國更有效率且更大的產值,進而取回製造業的龍頭地位。
另外,像美大廠一樣也積極地搶入先進製造此市場中,如蘋果(Apple, AAPL-US)藉由自動化生產將部分Mac產線移回美國製造,Google在2013一整年間連續收購8家機器人公司,而亞馬遜(Amazon, AMZN-US)更是在其三座倉儲中心廣佈1400台機器人進行貨物上架、輸出等工作以提升訂單效率。而各大廠會如此重視此發展除了上述力推的政策外,某些正在改變的現況也使得全球各大廠不得不提早布局:
-
人工成本不斷上揚,尤其是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研究,在過去10年當中,大陸工資上漲的速度在亞洲國家中是最快的。大陸國家統計局的統計顯示在2010-2012年間,大陸18個省的最低工資調整標準增幅中,增幅最小的江西,也有17.2%,基本工資已經要2200元人民幣/月,這是5年前的4倍。”
中國大陸的薪資不斷上揚,迫使各大工廠開始轉換至新興國家如東南亞等國,但其政治時常動盪不安,管理困難,使得各先進國家的工廠開始思考其回國的可能,或就近至內需消費旺盛的國家製造。現階段或許中國大陸相對於美國還是擁有低廉的勞動力優勢,但隨著自動化與機器人的發展,組裝產品成本的差異逐漸消失,尤其是當更多的機械手臂投入了生產線,降低成本的效益將會隨時間而顯現出來,自動化生產的普及,「美國製造」的全球占比贏過「中國製造」可能並非難事。
-
科技產品的生命週期趨短,客製化及彈性生產已企業不容忽視的改變
從智慧型手機的發展不難看出未來產品的生命週期有愈來愈短的現象,加上3D列印技術愈趨成熟,如何快速反應並量產是未來工廠的必備條件,過去,一個新產品的推出可能必須改變整條工廠生產線或加重對人工製造的依賴,才能應付客戶需求,曠工費時且其可靠度與效能將有限,未來若能導入更多的自動化,甚至是智慧型機器人,減少對人力的依賴,將是工廠提升競爭力的首要利器。
因此,政策的鼓勵讓工業有了全新面貌的可能,如何利用3D列印和機器人等高端技術來讓自己在未來產業中占有一席之地,是現在許多國際大廠積極布局處。時至今日,絕大部分的設備都朝向智慧化發展,而機器人更是各國極力扶值的產業,早在2010年時日本就開發出具有學習能力的機器人,其相關技術發展快速,若是具有智能的機器人開始逐漸普及,不可諱言地,未來機器智慧自動化勢必將掀起另一波時代的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