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於烏克蘭戰爭的爆發,歐美國家迅速對俄羅斯頒布一系列制裁措施。隨著戰爭的升級,制裁也相應不斷加碼。根據最新報導, 2022 年 2 月 26 日白宮表示,經與歐盟委員會、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和加拿大等協商,美國支持將包括俄羅斯中央銀行在內的一些俄羅斯銀行逐出 SWIFT 。
歐美在協商後發表的聯合聲明的主要內容有:拜登政府建議依循 “ 伊朗模式 ” (Iran model)讓俄羅斯與 SWIFT 脫鉤;削弱俄羅斯中央銀行維護盧布穩定的能力;限制富有的俄羅斯公民獲取西方國家的 “ 黃金護照 ” ;發起 “ 跨大西洋任務小組 ” 追蹤受制裁的俄羅斯人的財產,確保制裁得以有效實施;設立協調機制對抗俄羅斯發布的假資訊等。
聯合聲明還表示,未來幾天將著手實施這一決定,確保被列明的銀行與 SWIFT 的金融服務脫鉤,但聲明沒有公布技術性細節。這意味著歐美已經協調一致,決定在接下來正式啟動這一被成為 “ 核彈選擇 ” (nuclear option)的金融制裁措施。
SWIFT 是什麼?
SWIFT (全稱為 “ 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 ” )創立於 1973 年,是一家總部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有限責任公司,採用合作公司的組織形式,受比利時法管轄,其主要職能為全球各大金融機構提供金融通訊服務。截至目前,已有全球 200 多個國家的 11,000 家銀行和金融機構使用這一系統。根據 “ 經濟學人 ” 雜誌的統計, 2021 年有 140 兆美元(相當於全球 GDP 的 152% 規模)的轉帳匯款透過 SWIFT 系統進行,占全球匯款總額的 90% ;平均每天有 4,200 萬筆交易透過這些系統完成。
不難理解, SWIFT 是全球影響力最大的金融基礎設施,是金融服務業的支柱。不過,必須說明的是, SWIFT 本身僅僅是一個安全的電文交換系統,是一個資訊溝通平台,而非是一個金融支付體系,並不會參與其會員所進行的金融交易。有人將其形象地比喻為 “ 銀行的推特(Twitter, TWTR-US) ” (Twitter for banks)、 “ 銀行的社交媒體 ” ,因為其本身並不會直接轉移資金,而僅僅是為資金轉移提供資訊。
作為一家公司, SWIFT 必然有其治理架構。該組織最重要的管理機構是理事會,共有 25 名成員,包括美國聯準會、歐洲央行等十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央行代表;其中,也包括來自俄國的一名理事。因此, SWIFT 依據其章程及其他法律文件,有權按照其自身的決定程序和條件(根據其規則開除決定需其他成員的一致同意),由其權力機構作出開除會員的決定。
由於 SWIFT 成員眾多,且地處歐洲,並不直接受美國法律管轄,因此美國不能單方面決定將俄羅斯從 SWIFT 開除。但是, SWIFT 作為一家比利時的公司,必須遵守比利時的法律;在國際制裁問題上,比利時要受到歐盟法的約束。因此,歐盟所頒布的制裁法令(通常為條例形式),必然對 SWIFT 產生約束力。
SWIFT 伊朗模式的由來
例如, 2012 年國際社會為打擊伊朗的核計劃對伊朗發起了多邊制裁;其中,歐盟理事會通過的第 267 / 2012 號條例第 23 條,明確禁止專業金融通訊服務提供者向該附件 8 和 9 所列的法人、實體、組織提供專門的金融通訊服務。據此, SWIFT 切斷了第 267 / 2012 號條例所制裁的伊朗相關機構與該系統的聯繫。這就是所謂的 “ 伊朗模式 ” :由歐盟頒布制裁法令,直接對 SWIFT 產生法律拘束力。前述歐美聯合公報表示將依循 “ 伊朗模式 ” ,表明歐盟將採取相關作業程式,頒布針對俄羅斯金融機構的制裁法令。
看不見硝煙的金融戰場
俄羅斯被踢出 SWIFT 的話題,已不是第一次被討論: 2014 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時,西方國家也曾發出過這一威脅,但最終並未兌現。烏克蘭戰爭被西方認為是二戰以來最嚴重的侵略事件,令西方極為震驚和惱怒。但鑒於將俄羅斯踢出 SWIFT 的後果十分嚴重,因此,兩天前拜登和歐洲領導人均表示尚未就此形成共識。當時分析認為,至少要到 3 月上旬歐美才能就此達成共識。但是,僅在兩天之後,歐美領導人在輿論壓力之下,成功克服分歧一致同意最終祭出這一 “ 大殺器 ” ,速度之快確實令分析家感到意外;這被認為是 “ 制裁協調史無前例的行動 ” 。
一個國家的銀行被踢出 SWIFT ,這將產生十分嚴重的後果。伊朗被從 SWIFT 系統剔除之後,其銀行與之徹底脫鉤,這使得伊朗的石油出口從 2012 年每日 250 萬桶銳減到 2014 年每日 100 萬桶的水準,最終導致其喪失了超過半數的石油出口收入和 30% 的對外貿易收入。
就俄羅斯而言,該國在 SWIFT 所擁有的會員數僅次於美國,多達 300 多家;半數以上的俄羅斯銀行均為其成員。俄羅斯金融機構在全球範圍所進行的外匯交易規模約為 460 億美元,其中 80% 以上是以美元交易的。若與之徹底脫鉤,俄羅斯無法通過 SWIFT 系統為進口產品支付價款,也無法通過這一系統收取其出口產品(如石油、天然氣、鋼鐵、農產品等)的價款,對其國際貿易將產生重大影響;俄國境內的外資企業,也無法將其利潤匯回母國。
俄羅斯的國際借貸和對外投資也將遭遇嚴重困難。如同有專家形象類比的: “ 設想商家們都線上上操作,它們通過線上平台發送資訊和交易;但突然之間,網路被切斷了! ” 作為其後果,俄羅斯的對外貿易包括占該國總收入 40% 以上的油氣出口收益將急劇銳減,其經濟運作很快會受到嚴重影響。
此次針對俄羅斯中央銀行等機構的制裁,將極大限制其規模居全球第四的 6,300 億美元外匯儲備的使用。這將阻止俄羅斯以其外匯儲備支持其本國貨幣盧布,從而還可能引發盧布貶值、通貨膨脹和資本外逃。正因為如此, 2019 年,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曾聲稱:將俄羅斯踢出 SWIFT 系統,意味著對俄羅斯的宣戰!
但是,這一極端的制裁措施,也是一把雙刃劍。動用這一 “ 金融核彈 ” ,將使得西方無法獲得俄羅斯的上述出口產品,這將不可避免地會推高西方國家的通貨膨脹,正所謂 “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 。將俄羅斯踢出 SWIFT ,固然會對俄羅斯造成嚴重打擊,但作為其結果,歐洲人也無法使用以美元為中間交易貨幣的銀行來購買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這將造成西方國家能源市場價格的大幅上漲,甚至有可能在冬天出現斷氣的局面。以歐洲為例,俄羅斯出口的天然氣占歐洲天然氣的 41% 。
另外,這一制裁對俄羅斯的外國債權人帶來重大影響,後者可能因此無法獲得償付,統計數據顯示,僅歐洲的債權人對俄羅斯銀行就擁有 300 多億美元的債權。制裁還不可避免地波及普通民眾的生活,使得他們無法透過 SWIFT 進行國際轉帳匯款,譬如俄羅斯的普通民眾就無法收到來自其在歐洲的家庭成員的匯款,這必然影響其日常生活。
在全球,美國與德國是與俄羅斯銀行聯繫最多的國家;在歐洲,德國和荷蘭是俄羅斯的主要貿易夥伴;因此,很容易理解,美國與德國先前在動用 SWIFT 制裁這一問題上的猶豫不決,特別是德國被認為將會由於實施制裁遭受重大損失,因而一直堅持認為在現階段沒有必要動用這一措施,而應落實已發布的其他制裁。
因此,上述歐美聯合聲明能得以發布,主要的原因是德國明顯軟化了其立場;不過,德國政府同時表示,將致力於將其消極影響降到最低,以確保制裁措施適用於正確的人。基於與俄羅斯的聯繫,先前在這一問題上有猶豫立場的,還有義大利(對俄羅斯的能源有較高的依存度)和賽普勒斯(有較多的俄羅斯投資)等國。
另外,西方之所以忌憚這一 “ 金融核彈 ” ,還有其他深層次的擔憂。根據統計,動用這一制裁也會加快全球 “ 去美元化 ” (dedollarization)的進程,由於美元清算系統的關閉,迫使被制裁的對手轉而採取其他貨幣進行交易。
如果輕易動用這一極端手段,將破壞 SWIFT 多年堅守的嚴格中立性(strict neutrality);將其 “ 武器化 ” 的行動,必然促使其對手和競爭夥伴加快發展與 SWIFT 相競爭的其他金融電信服務系統,從而使其逐漸喪失市場和影響力。此外,在 911 之後,根據 SWIFT 與美國的協議,為打擊恐怖主義,美國可以獲取 SWIFT 的相關金融交易數據;將被制裁國家逐出 SWIFT 系統,也使得這些國家的金融交易脫離美國的監管,對美國的安全利益構成威脅。
俄羅斯會如何應對國際制裁?
必須說明的是,將俄羅斯逐出 SWIFT 系統,並不能完全阻止其跨境支付和接受匯款,而僅僅是使得這一進程變得更為複雜和成本高昂。有專家形象地表示,俄羅斯仍然可以利用 “ 前 SWIFT 時代 ” 的傳統工具,如電話、電傳或者email等手段來進行銀行間的資訊交換。
根據最新消息,俄羅斯央行表示,有足夠的資源來支持穩定,並確保俄羅斯金融部門的運作;週一的回購交易將不設上限;國家內部的金融交易在任何情況下都是由 SPFS 保證。這顯然是為了穩定市場的信心,防止市場主體預期崩潰。另外,這樣的資訊也說明:俄羅斯對於被踢出 SWIFT 系統應該早有預期和準備;其中的重要應對之一就是所提到的相對於 “ 俄羅斯版的 SWIFT ” 的 SPFS 系統(俄羅斯金融資訊傳輸系統)。
自 2014 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後,美國對俄羅斯進行了多輪制裁。在此背景下,俄羅斯啟動 “ 去美元化 ” 行動,減少美元在貨幣儲備中的比例,並推出了本國的支付系統和金融報文系統——金融資訊傳輸系統(System for transfer of financial messages, SPFS ),以此作為 SWIFT 系統的替代。
從目標上看,一方面,該系統建立的長期目的是希望以此逐步替代 SWIFT ,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和降低因美國制裁而受到的影響;另一方面,其短期目的在於使得部分外國公司能夠與被制裁的俄羅斯公司開展商業貿易往來。
在技術操作和應用層面上,這套替代系統試圖確立與 SWIFT 運作相同的標準,進而降低進入的難度和成本。在系統安全維護以及數據保護等方面,其所採用的標準與俄羅斯央行的技術標準一致;為此,在連接 SPFS 之時,用戶銀行往往需要與俄羅斯央行單獨簽署多份協議。
在系統運作時間方面,其僅在工作日的工作時段內提供服務,在週末、法定假日以及每日下午 9 時至上午 7 時不予開放;與 SWIFT 的七天 24 小時服務的便捷性,這顯然有不小差距。 2019 年以來,已有中國、德國、瑞士以及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包括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等國)的 23 家外國銀行接入了 SPFS 系統。
但是,儘管 SPFS 的價格比 SWIFT 便宜,該系統在運作方面仍然存在許多不足:其資訊傳輸的效率較低;該系統僅能支持數量有限的金融資訊和數據的傳輸,而且資訊容量不得超過 20kb 。
根據 2020 年統計, SPFS 系統發送了 1300 萬條金融資訊,有 400 多家金融機構會員,大部分都是俄羅斯的銀行, 20% 的國內轉帳通過這一系統進行;俄羅斯央行的目標是 2023 年把這一數字提高到 30% 。可以預料, SPFS 可以分擔部分先前經由 SWIFT 系統的少部分業務,但是難以承擔其主要業務。
俄羅斯也可以轉而尋求其他的跨境支付體系,最受關注的無疑是中國的人民幣跨境支付體系(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簡稱 CIPS )。自 2015 年來,為進一步整合人民幣跨境清算渠道,提高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效率,適應中國跨境貿易形勢發展的需要,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和 “ 走出去 ” 戰略實施,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組織建設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 CIPS 。 CIPS 為境內外金融機構人民幣跨境和離岸業務提供資金清算結算服務,是中國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但是,必須看到的是,在業務量上 CIPS 僅相當於 SWIFT 的 0.3% ,因為人民幣在全球僅占 2% 的國際結算比例,而美元占比為 40% 以上。因此, CIPS 系統能否充分滿足俄羅斯的國際結算需求,尚有待觀察。
此外,虛擬貨幣也可以是一種支付選擇;俄羅斯可以選擇加入以區塊鏈作為支撐的、去中心化的國際支付體系,如Ripple系統,它是世界上第一個開放的支付網路,通過這個支付網路可以轉帳任意一種貨幣。當然,無論是技術層面,還是法律環境,虛擬貨幣都並不成熟,相關的風險較大,因此短期內難以成為一種主流的國際支付手段。
總之,對俄羅斯這樣一個具有一定規模和國際化程度的經濟實體來說,如何有效應對被逐出 SWIFT 系統所帶來的全面挑戰,這既是金融市場領域一個前所未有的全新問題,也是國際政治領域一個具有樣本價值的典型案例,其後續值得我們密切關注。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