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三星採購旗艦級晶片!聯發科有望成為下一個 AMD?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傳三星採購旗艦級晶片!聯發科有望成為下一個 AMD?

2022 年 4 月 17 日

 
展開

或許聯發科不會想到, 2022 年的第一份神助攻會來自三星。

據 SamMobile 報導,三星今年發布的 Galaxy S22 將會推出高通驍龍和聯發科天璣兩個版本供消費者選擇,這意味著至少在現階段,自家的 Exynos 晶片已經基本宣告失敗。

這是一則足以讓三星用戶欣喜若狂的消息。兩年前,三星的粉絲們在 Change.org 上發起請願書——「請停止販賣搭載 Exynos 晶片的手機」。獵戶座如今的窘境,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可對於聯發科而言,這的確是一份突如其來的驚喜。需要補充的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三星行動部門根本看不上眼聯發科。在 Helio 時代,無論聯發科怎樣力推自家的高端晶片,三星都堅定不移地將二者的合作範圍鎖定在低階機市場。

而這次三星能夠主動拋出橄欖枝,箇中原因離不開聯發科在高端晶片陣地的突破。自天璣 9000 發布後,包括榮耀、小米、vivo、OPPO 在內的一眾頭部廠商開始在旗艦機型上引入這款 SoC。當然,鑒於聯發科相對薄弱的品牌號召力,這些廠商還是選擇與三星相同的雙版本旗艦機策略。

但無論如何,安卓陣營的集體轉向還是反映出了當下晶片市場的一次劇變:聯發科已經具備與高通在高端晶片市場同臺競爭的實力。

這一幕,似乎在哪裡見過。

2017 年,受 Intel「鐘擺戰術」長期壓製的 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US)推出銳龍處理器,一舉掃除先前長達十餘年的陰霾,「AMD,YES!」開始在數位愛好者中間口口相傳。在此之前,AMD 與曾經的聯發科一樣,唯一的生存手段就是靠降價守住中低階市場。

而如今,AMD 已經在 PC 領域與 Intel 平分天下,那麽發展路徑相似的聯發科會復刻 AMD 的成功嗎?

「最強備胎」

儘管聯發科曾長期受製於「山寨機之父」的標籤,但進入 5G 時代後,聯發科已是晶片領域中不折不扣的隱形冠軍。

從 2020 年第三季度開始,聯發科超越高通成為全球最大手機晶片出貨廠商,並將這一寶座保持至今。

▲ 全球智慧型手機 SoC 出貨量對比,圖片來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當然,讓聯發科真正擺脫低階標籤的不是市場佔有率,而是後續天璣系列在高端市場中的突破。

去年 12 月,聯發科發布了天璣 9000 行動處理器平臺,這枚被聯發科寄予厚望的晶片在發布之前就得到了業界極高的關注。因為在此之前,安卓旗艦陣營內只有高通一個選擇,而最近兩代驍龍晶片在功耗上的不佳表現,也讓終端廠商思考起替代方案的問題。

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三星,儘管他是目前為數不多堅持自主造芯的廠商,但 Exynos 系列產品的羸弱表現,讓消費者中間不斷傳出替換 Exynos 晶片的呼聲。

就連前三星行動總裁高東真也曾在公開場合中表示,「我們會根據實際需求選擇晶片。」

可即使 Exynos 系列再不堪,三星也不願看到自家半導體業務的競爭對手一家獨大,此時剛剛突破高端市場束縛的聯發科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

回過頭看,選用天璣晶片的三星只是產業內的一個縮影,當下的智慧型手機產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一個備胎。

首先,在疫情的影響下,缺芯是手機產業近兩年無法避開的話題,尤其是去年上半年,在全球的寬鬆貨幣政策影響下,終端市場快速反彈,各廠商出現恐慌性備貨,聯發科年底發布一枚旗艦晶片算是抓住了「天時」。

更關鍵的影響因素是,不同於高通在三星上半導體上的押寶,位於臺灣的聯發科能夠獲得台積電最先進的工藝加持,這也直接決定了這一代天璣 9000 在功耗和能耗表現上對驍龍 8Gen 1 的全方位超越,此謂「地利」。

一位業內分析師認為,「高通此舉可能是效仿蘋果,擺脫單一供應商的束縛,但三星半導體不足 35% 的良率表現也確實拖了高通的後腿。」

還有一點可能被人忽略的是,在華為供應鏈斷貨事件後,中國手機廠商心照不宣地意識到留有「替代方案」的重要性,而剛剛打入高端陣地的聯發科,顯然就是那個最好的選擇,此謂「人和」。

在集齊「天時地利人和」後,聯發科在高端陣營的攻城掠地自然是事半功倍。

站穩腳跟,言之尚早

天璣 9000 系列的巨大成功讓聯發科賺得荷包滿滿。

根據台媒《經濟日報》的報導,聯發科 3 月營收首度跨越新臺幣 500 億大關,達到 591.79 億元新臺幣,月增幅達到 47.8% ,創下了單月營收和增幅的記錄。

儘管聯發科並未透漏收入暴增的原因,但結合中國廠商近期密集的機型發布來看,不難猜出天璣 9000 在其中發揮的作用。

截至目前,安卓陣營內的頂尖廠商均發布了搭載天璣 9000 SoC 的旗艦機型,但從產品定價策略來看,聯發科現階段存在的最大問題還是品牌號召力的缺失。

以 OPPO Find X5 Pro 為例,在同一款機型上,搭載天璣 9000 的機型起售價為 5,799 元(人民幣,下同),而搭載驍龍 8Gen1 的機型起售價則達到了 6,299 元。

儘管兩款機型在其他配置上存在著一些差異,比如天璣版缺少馬里亞納 X 晶片,可 OPPO 有意為之的「高低搭配」也直接反映了當下聯發科較為尷尬的市場定位:雖然高端晶片的表現已不輸高通競品,在個別指標上甚至要領先後者,但仍無法保證消費者為其買單。

一位產業鏈知情人士向虎嗅透漏,「根據採購量的不同,天璣 9000 的單價要比驍龍 8Gen 1 便宜 25% – 30% 左右,這是聯發科很大的優勢。」但隨著台積電代工費用的上漲,這一優勢或許將被抹平。

今年 3 月,台積電表示,迫於成本壓力和供應緊張,台積電的 8 英寸晶圓代工服務價格將提高 10% 到 20% , 12 英寸先進製程還在評估中,預計將在今年 3 月份生效。

毫無疑問的是,上游晶圓代工價格的上漲將直接影響到天璣系列晶片的未來定價,相比之下,依靠三星代工的高通在價格上漲的幅度上可能相對較小,這也意味著未來聯發科將很難再透過價格優勢去進一步打開市場。

下一場考驗:困則思變

不久之前,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預測,中國主要安卓廠商品牌大幅削減新機訂單,砍單累計 1.7 億部新機出貨量,相比原計劃削減 20% 。其中聯發科受到影響最大,占到砍單幅度 70% 。

這絕非是聳人聽聞,根據數據市調研究機構 CINNO Research 發布的中國手機銷量數據,今年 2 月,中國大陸市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僅為 2,348 萬臺,與上期相比下滑 20.5% 。

這是什麼概念?我們不妨對照一下過去兩年的同期數據( Q1 ): 2021 年一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總出貨量為 9,240 萬臺,年增幅達 27% ; 2020 年第一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總出貨量為 6,660 萬部,與上期相比下滑 20.3% 。

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在 2020 年第一季度,由於新冠疫情的在全國範圍內造成的持續影響,物流運輸受到了嚴格的管控,同時線下渠道也基本處於停業狀態。而在物流業限製放寬、線下渠道回穩,且 2 月份處於春節檔的大背景下,今年需求端的減少甚至比兩年前還要嚴重。

如此嚴重的衰落其實早有徵兆。如果回顧過去兩年手機廠商的發表會,就會發現各廠商幾乎都在不遺餘力地宣傳自家的影像系統,誠然,這與當下的「大影像時代」密不可分,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如今的智慧型手機產業實在無法提供破壞式創新。

在很多時候,被各家手機廠商吹上天的技術,甚至還沒有一個 3.5mm 耳機孔實用,而那些過度宣傳又反過來一次次透支著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或許是提前察覺了手機產業的風向變化,在高通去年的投資者大會上,CEO 阿蒙(Cristiano R. Amon)著重介紹了高通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布局。

2021 年,高通與通用汽車宣布就驍龍汽車駕駛平臺達成協議,前者將為數位駕駛和下一代遠程資訊處理系統提供支持。如果把時間再往前推, SA8195P 晶片的推出讓高通在近兩年來獨孤求敗,而這枚改變產業規則的車載晶片的僅僅是基於驍龍 855 平臺打造的產品。不僅是在自動駕駛領域,從物聯網到元宇宙硬體,高通近年來大有發展晶片業務多元化的趨勢,以擺脫單一收入來源的束縛。

▲ 高通已不滿足於傳統消費電子市場

同樣,聯發科也沒有選擇作壁上觀。截至 2021 年底,聯發科已經在中國直接投資了 24 家企業,這些公司多集中在 IC 設計、射頻前端、軟體和資訊服務等領域。

這其中不乏有些「硬核公司」,如專註於藍牙無線音樂系統解決方案的達發科技,已經成長為產業中的標準制定者,使聯發科得以在 TWS 領域構建生態鏈條。

總結

面對智慧型手機產業風向的變化,高通選擇跨產業拓展價值前緣,聯發科則更傾向於發揮產業鏈優勢,在垂直產業中培育新的成長催化劑。

很難說這兩個條路孰優孰劣,但可以確定的是,在如今的智慧型手機產業內,頂尖晶片廠商們都已經為可能到來的衰落提前做出準備,過去產業鏈內明確的分工邊界未來可能會逐漸模糊。

在這個大背景下,兩者預設的戰場也早已脫離晶片產業,相比於 AMD 和 Intel 的恩怨情仇,高通與聯發科更多了幾分對抗命運的意味。

而聯發科是否能成為下一個 AMD,似乎也沒那麽重要了。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