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BP社報導】2016年是否會成為中國經濟引發全球市場振盪的一年?1月4日,2016年的第一個股市交易日,中國股市的走勢令人產生了這樣的不安。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上證綜合指數報收於3296.26點,比上一個交易日下跌6.86%。1月1日剛剛開始實施的熔斷機制啟動,提前1個半小時強制收市。
攝影:Imaginechina/Aflo
上海證券交易所等證交所在2015年12月上旬,才剛剛宣佈從2016年開始設立熔斷機制。這項機制規定,當在上海和深圳上市的300家最大企業組成的CSI300指數的漲跌幅達到5%時,將停止交易。該機制在開始實施的第一個交易日便被觸發。中國股市的暴跌也波及到了日本。1月4日日經指數的收盤價比上個交易日下跌582日元,僅為1.845萬日元,創下了兩個月以來的最低紀錄。
中國股市暴跌,一方面是因為1月4日發佈的製造業相關指標數據低迷。中國媒體「財新網」與英國Markit發佈的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8.2,比11月下降了0.4個百分點。連續10個月低於50榮枯分水嶺。
2015年6月中旬過後,上海股市的暴跌震動了全球股市。越來越多的人對中國政府提出的經濟成長率達到約7%的目標產生疑問,引發了全球性股災。之後雖然中國股市恢復了平穩,但2016年的第一個交易日,又給全世界帶來了衝擊。
結構轉型與穩定成長能否兼得
因製造業相關指標低迷而出現的股價驟跌再次證明,中國政府希望推進的經濟結構轉型與穩定成長要想得到兼顧,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中國政府正準備使經濟發展的模式,從以房地產等投資、依靠低廉人工成本的出口為中心,向內需主導型經濟轉型。並且提出了通過以推動製造業升級為目的的「中國製造2025」、與海陸兩條絲綢之路的周邊國家加強合作的「一帶一路」等政策,強化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消化過剩產能的戰略。
從目前來看,向內需主導型經濟的轉型進展顯著。依靠之前的高速發展,中國的中間層擴大,個人消費一直保持穩定。2015年12月25日,由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也正式宣告成立。人民幣加入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從這些動向來看,習近平瞄準的改革與成長兩手抓的戰略,正在穩步推進。
但據中國媒體報導,12月下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了產能過剩嚴重的問題。這是中國共產黨與政府制定新一年的經濟運作方針的會議,提出將把減少過剩產能、減少房地產庫存作為2016年的目標,這從反面證明結構改革的進展沒有達到預期。而且,為了防止經濟發展放慢,還提出了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的方針。
動用財政可能拖慢結構轉型
回顧過去,中國政府在2008年的雷曼危機之後緊跟著投入的4兆元財政資金,成為了引發房地產泡沫、設備過剩的間接原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積極財政政策,雖然解得了燃眉之急,但卻隱藏著拖慢經濟結構轉型的風險。
中國將從2016年開始實施新的五年規劃。這是習近平制定的首個五年規劃,也是進入「新常態」之後的首個五年規劃。與過去相比,新的五年計劃必然會加大對於經濟結構轉型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提升國際影響力的步伐可能也會加快。2015年夏季的中國股市衝擊只是一個開始。在2016年可能還需要做好準備,以迎接來自中國的新一輪衝擊。(記者/小平和良)
《日經技術在線》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