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基金ETF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全球總經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理財商業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消費信用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保險稅制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房產生活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投資中的避免不一致傾向和確認偏誤(上)
作者 雪球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雪球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雪球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投資中的避免不一致傾向和確認偏誤(上)

2016 年 3 月 19 日

 
展開

查理·蒙格《窮查理的普通知識》中有個章節—人類誤判心理學,是該書最精華思想內容之一,其中提到避免不一致傾向。討論投資中的避免不一致傾向,我們最好從引用並學習查理的文章開始,但讀者最好去看看原文。

查理·蒙格說,人類的大腦具有抵抗改變甚至快速消除懷疑的傾向。大腦抵抗改變的傾向,使得人們傾向於保留如下幾種東西的原樣:以前的結論、忠誠度、身份、社會認可的角色,等等。在決策時,往往會不自覺的跟以前的認知、觀念以及曾經的做法等保持一致。

人類大腦在進化的過程中,為什麼會產生出這種避免不一致傾向?查理·蒙格猜想這種伴隨消除懷疑、抵抗改變的模式,主要是由如下幾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的:

  1. 當人類的遠祖還是動物的時候,迅速做出決定對生存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這種抵抗改變的模式有助於更快地做出決定。
  2. 它使得我們的遠祖能夠通過群體協作而獲得生存優勢,因為如果每個人的反應總是不停地改變,那麼群體協作就會變得很困難。
  3. 從人類剛開始識字到今天擁有複雜的現代生活,中間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它是進化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所能得到的最好的辦法。

避免不一致性傾向,給文明社會帶來了許多良好的影響。但如果任由避免懷疑傾向引發的快速決定和拒絕改變這種決定的傾向相結合,將會使現代人的認知出現大量的錯誤,而且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們所有人都曾和許多冥頑不化的人打過交道,那些人死抱著甚至是他們在小時候形成的錯誤觀念,直到進了墳墓,還不肯放手。凱恩斯爵士(John Keynes)談及他那些高級知識份子同事時指出,新思想之所以很難被接受,並不是因為它們本身太過複雜;新思想不被接受,是因為它們與原有的舊思想不一致。

這種避免不一致的傾向,一個直接的後果是確認偏誤。如果前者是個中性詞,後者就完全是個貶義詞了。Rolf Dobelli在《清醒思考的藝術》一書中(編按:繁體書名為《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把確認偏誤稱為所有思維錯誤之父。確認偏誤是個人無論合乎事實與否,偏好支持自己的成見、猜想的傾向。巴菲特說:人類最擅長這樣過濾新資訊,使現有解釋仍然成立 Rolf Dobelli認為,可能巴菲特之所以這麼成功,就是因為他瞭解確認偏誤的危險,於是強迫自己換位思考。這肯定不是全部,但有一定的道理;反過來講,被確認偏誤控制的人,不可能是個理性、客觀看待問題的投資人。

在投資時,我們一般會出現哪些確認偏誤的問題呢?

  • 收集資訊的偏誤

在自己有想法的情況下,尋找論據支援的方式就是帶有偏誤的,比如提問的方式、搜尋的關鍵字等。這會導致接觸的事實不全面,很容易讓自己沉浸在自己建構的一個支持自己的世界裡。在股市火熱、你也賺錢的時候,我們更容易關注支援股市上漲的因素,比如經濟成長加速、股市開戶數上升、公司業績變好等;容易忽略相反的證據,比如少數專家和交易所不斷提示投資風險、整體市場估值過高等;更有甚者是媒體自動代替我們過濾了資訊,標注置頂的往往是“好消息”。

具體到企業,例如一些中國蘇甯電器的投資者,更容易關注蘇甯電商方面的進展以及線上線下的聯合優勢,而有意無意忽略整個電器產品管道商業環境劇烈變化,比如競爭格局和競爭環境發生巨大變化,包括價格透明管道定價能力弱化、跨地域競爭成為可能、管道對客戶的綁定能力下降等。另外,現在網路快速發展,產生了許多單個股票投資者群,如果投資者越來越多地活動在思想一致者的社群裡,更容易加深這種確認偏誤,抱團取暖可能變成了抱團洗腦

  • 理解資訊的偏誤

即便是給定了客觀的資訊,不同的人對同樣資訊的解讀也會有偏誤性。比如,在筆者前篇文章中提到的資訊異質,在投資者獲得資訊到進行決策中間,一般還會有整理、分析、篩選、提取、理解翻譯等過程,而這一過程因投資者的不同會有很大不同。雖然是同樣的資訊,但對資訊的理解往往受我們已有的看法的影響,在理解方面,我們會進一步過濾。

另外,如果作為投資者買入了某個公司的股票,還變成了這個公司或者其產品的“粉絲”,可能會讓我們難以客觀看待投資的物件。當然,如果我們不喜歡某公司,也往往會揪住某公司的一些問題不放,忽略或者弱化該公司所有其他的優點。在投資論壇裡,我們如果不能從粉絲的不斷爭論中,獲得有意義的資訊,最好的方式是不要參與,忽略它。

  • 記憶資訊的偏誤

我們並不能記起當初自己決策時的所有觀點,但往往能記起與後來發生結果相一致的觀點,並且容易錨定於目前觀點,而調整推斷初始觀點,結果發生後,我們才有了目前的觀點,但我們傾向於用目前的觀點代替我們已經不能記起的當初的觀點。還經常進行認知重構,記憶並不是在我們過去的經歷存進記憶庫中的拷貝,是在我們提取它的時候才建立起來的。

比如,我們對某個公司投資買入的理由,如果當時沒有記下,後期回憶起的理由可能已經不是當初買入的理由了,而更加接近於現在你認為的理由。還是以中國蘇寧電器為例吧,比如當初買入的理由可能是估值比較低、受電商的影響不大等,後來你持有的理由可能是蘇甯雲商的管理層很努力、其電商發展不錯、線上線下具有優勢等,我們的記憶資訊也容易出現偏誤。如果我們容易健忘,買入決策時最好把理由記下了,以便以後對照。

我們都是人,是人就不太可能完全避免確認偏誤的影響。我們是否有辦法減少確認偏誤的影響?相信沒有靈丹妙藥,但我們可以一起學習總結。限於篇幅,我們這裡先以《清醒思考的藝術》一書中提到的一個實驗做個引子,進行思考,其他的內容下期再討論。

一位教授讓他的學生看一組數字:2、4、6,要他們找出其中的基本規則。教授將規則寫在了一張紙的背面。他要求受試者說出下一個數字,教授要麼回答“符合規則”,要麼回答“不符合規則”。受試者可以想說多少個數字就說多少個,但規則只能猜一個。大多數學生說的是“8”,教授的回答是“符合規則”。為保險起見,他們還試了“10”、“12”和“14”,教授每次都回答“符合規則”。於是學生們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那麼規則就是:在前一個數字的基礎上加上2。”教授搖搖頭:“寫在紙背後的規則不是這樣的。” 但還是有唯一一位頭腦靈活的學生是用不同的方法破解這道題的。他試了“4”,教授說:“不符合規則。”“ 7呢?”“符合規則。”這位學生又用各種數位試了一陣子,“-24”、“9”、“-43”……他顯然有個想法,並試圖證明它不對。

直到再也找不到反例了,他才說道:“規則是:下一個數字必須大於前一個。”教授將那張紙翻過來,上面正是這麼寫的。這位機智的學生與他的同學的區別在哪裡呢?他的同學只想證明他們的理論是對的,而他試圖證明他的理論是錯的–有意識地尋找反駁證據。這個對我們有啟發嗎?

雪球》授權轉載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雪球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雪球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