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有個非常有名的投資規則,“規則1: 不要有任何損失。規則2: 別忘記規則1”。這些規則看似簡單不過,但只有少數投資者可以貫徹這理念。
巴菲特這兩個規則的概念,主要是基於投資人應該要投資於,不會造成永久性投資損失的交易。也就是說,投資者應該盡可能尋找價值不會降為零的股票標的。但我也承認,預估公司是否會倒閉,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挑戰的事情。
就算是華爾街最有經驗的分析師,也很難預測一間公司在未來幾年、幾個月、甚至幾週內是否會倒閉。然而巴菲特似乎是少數擁有此預估能力的投資者。
然而,對於一般投資者而言,要如何才能避免深陷災難之中呢?這也是我展開投資生涯的時候,第一個問自己的問題。除了製作嚴格的檢查清單,來檢視公司的財務狀況、市場競爭分析與評估獲利能力是否能持續之外;我發現最有效的評估方法,是判斷公司長期的現金水位。
這也是為何他們在商業世界中常說現金為王。沒有現金流支撐,公司就無法運作。即使一間公司有極佳的獲利能力,但仍無法保證它有著穩定的現金流來源,很難說它是一個好的投資標的。事實上,從過去十幾年來,可以看到有一些大公司發生危機,主要的原因就是無法產生現金流量。追蹤一間公司的現金流量,可以避免讓投資者陷入像安隆(Enron)或世界通訊(Worldcom)那樣的災難之中。這些醜聞也證實盈餘,是多麼容易可以假造的;但現金流量與資產負債表中的現金,則是無法竄改的。
以下有三個現金評估方法,可以讓你在幾分鐘內揭開公司不願意揭露的真相。
自由現金流量
首先,自由現金流量是一個有效評估企業真實獲利能力的方法,它很難造假,並可以很快判斷一間公司的營運狀況是否具有持續性。如果一間公司的自由現金流量長期出現負數,那麼這間公司很有可能時日將近了。誠如我所說,現金是一間公司的根本;如果出現短缺,那麼公司將無法償還債務、穩定發出股利,或者建立良好的財務體質來抵抗未來不穩定因素的影響;更糟的是,公司將很難把握住機會來為股東增加價值。
自由現金流量是由「營業現金流量」減上「必要資本支出」而來,這項指標可以視為扣除維持或擴展資產的現金支出後,公司能夠創造出多少現金流量。
營業活動現金流量和淨利的比值
從營運現金流量與淨利的比值,可以看出公司的淨利當中,有多少百分比能夠轉換為現金。這個指標最能夠有效地看出,公司獲利來源是什麼。
淨利是人為可操控的變因之一,像研發費用、利息支出、折舊與帳面上的利潤等在計入財報前,都有可以操控的空間。
雖然利用會計手法增加淨利表現,但是現金流量幾乎沒有任何操作空間。營業現金流量與淨利的比值,可以有效看出有多少現金流是來自於營業淨利潤;當比值越低,表示公司透過一些手法來「增加」利潤的可能性越大。
現金餘額
價值投資之父-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曾表示,投資者應該只考慮財務體質良好,沒有任何負債的公司證劵標的。然而現在已經很難找到資產負債表中,沒有任何的負債的公司;畢竟低於1%的貸款利率,讓許多公司難以抗拒負債的誘惑。
只要資產負債表中有一筆可觀的現金,公司就能做出較好的投資決策。相反的,債務則充滿致命的威脅性,它會限縮公司的擴張計劃;讓管理層在經濟下滑的壓力下,做出錯誤決策;並可能在無力償還的情況下,讓債權人奪得公司的管理權。遠離那些高負債的公司,可以讓你在公司破產時,避免資金產生永久性的損失。(編譯/Bevis)
《GuruFocus》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