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基金ETF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全球總經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理財商業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消費信用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保險稅制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房產生活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當大老遇上新星:運動器材的市場爭霸戰
作者 Kang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Kang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當大老遇上新星:運動器材的市場爭霸戰

2017 年 4 月 19 日

 
展開

運動器材的出現是一項劃時代的創舉,標誌著「運動」的概念從戶外擴展到了室內,人們不需要再受限於颳風下雨的天氣、狹窄難尋的戶外空間,就能在室內達到鍛煉身體的效果。

一般來說,運動器材泛指任何可以促進身體機能的器具,原理是透過器材的阻力達(4552-TW)成消耗熱量、提升心肺功能與肌肉耐力的目的。在類別上通常會分成「心肺有氧」與「重量訓練」兩種類型;如果以銷售對象區分,則可以分成家用與商用兩種市場。

家用市場提供一般消費者自用,通常體積輕便、結構簡單,通路為一般體育用品零售店、大型量販店,價位偏低;商用市場的銷售對象是健身俱樂部、飯店健身房等,因為場地與資金的條件比較充裕,在結構與功能上會比一般家用器材還要複雜,價位也偏高。

當大老遇上新星:運動器材的市場爭霸戰-04

概觀全球局勢

1970 年代,美國與加拿大廠商洞見先機,率先投入健身器材領域,至今品牌發展依舊領先全球,包括 Life Fitness、Precor、Cybex 等知名廠商都是在這個時期萌芽,共同引領了健身器材工業化的發展。緊追在北美國家之後,英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在稍晚也看見了產業的前景,開始投入品牌發展,雖然慢了北美一步,但也成就 3B、Keiser 等品牌,爭食市場大餅。

台灣在產業鏈中,最早是扮演品牌上游的製造角色。如同大多數產業的早期發展,因為良好的技術與成本優勢,在健身器材領域,台灣廠商多在 1980 年代以 OEM / ODM 代工起家。一直持續到了千禧年左右,都是全球大品牌的主要零組件與器材提供者。

不過,隨著中國製造業崛起、臺灣勞力成本上升,以代工為主的營運模式開始出現鬆動的跡象,許多品牌商逐漸將製造部門轉移到對岸,台灣廠商面臨轉型。喬山(1736-TW)、岱宇(1598-TW)值此關頭,出現了類似的發展趨勢:成立或者併購品牌,從幕後走向市場,直接投入競爭。

優勢何在?

立足在製造業的完整生產體系,台灣廠商如今除了供應國內市場,也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但如前段所述,中國大陸運動用品的外銷規模已經逐漸超越台灣,國內業者不再保有中低價位市場的競爭力,許多業者因此依循技術升級的策略,朝向高單價、少量多樣的產品路線前進。

不過從代工轉向品牌經營,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對於國外品牌商而言,原本是相互合作的供應鏈關係,現在卻變成了要在銷售市場競爭的對手,原本維持的供應關係當然就應聲中斷。這使得國內幾家業者在切入終端市場時必須做出艱困的選擇:繼續做代工廠,但是面臨削價競爭、或者自立品牌,但流失掉原有客戶?

選擇發展品牌的廠商必須背水一戰,以國內最大廠商、國際上市場銷售列位第二的喬山為例:透過積極併購國外品牌,喬山直接接手品牌經營,相比於從零到有培育、累積品牌實力,是一條比較快速的捷徑,並根據地域進行市場區隔,力行精準行銷的模式,成功開創了另一條路。

另一方面,因應網絡科技的崛起,有另外一項變革正在發生。經濟部技術處的產業前瞻報告,可清楚反映政府對國內健身器材業者的期待:「結合健身器材產業系統廠、儀表廠、運動專家與公會,共同發展智慧型健身器材,協助產業開發無線式運動資訊控制模組與運動控制整合模組,積極導入高階健身器材產品,擴散產業應用,預計帶動周邊與衍生每年投資約新台幣 2.5 億元」。

智慧化的健身器材是技術創新、競爭力升級的一項重點,例如可記錄心跳血壓、追蹤睡眠品質的運動手環、連結上雲端平台可供使用者從事運動管理的健身器材,是目前部分業者漸行跨入的新興領域。

健身器材產業很夯嗎?

當大老遇上新星:運動器材的市場爭霸戰-05

這麼多家品牌廠商角逐市場,但是市場的需求量真的有那麼大嗎?根據 Allied Market Research 的研究結果,全球健身器材市場預估會在 2022 年達到 128 億美元的規模,從數據上來看,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其中亞太地區的成長最快,尤其是來自印度、中國等新興市場的需求。不過,目前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的健身器材消費市場,佔了全球市佔率六成以上,同時也是台灣最大的外銷國。

另外,從社會趨勢來看,民眾的健康意識逐漸提升,越來越多人體認到運動的重要性,再加上醫界、政府的大力倡導,鼓勵民眾培養運動習慣,現代人的運動需求越來越高。受限於都市空間狹窄的因素影響,民眾添購家用用動器材、上健身房運動的頻率與參與人數也因此越來越多,這些條件因此反映了運動器材的市場前景。

更進一步,根據 Zion Market Research 的估算,全球超過 60 歲的人口估計有 9 億、反應了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加上肥胖族群人數漸增,許多健身器材廠商也敏銳地嗅到新的商機,設計出提供給高齡者或是減肥專用的運動器材,開拓了另一片藍海。

群雄割據戰:品牌大老各據山頭 新星出場

目前全球健身器材產業呈現品牌集中化的現象,可以從數據中明顯看見:在 2015 年 100 億美元的市場規模中,前十大廠商就佔了超過 50%,並且多家市調機構都認為在未來這種集中化的程度只會越來越高。這代表了「品牌」在這個領域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我們可以見到,下游品牌商掌控市場的能力越來越大,在耕耘市場多年的優勢下,已累積一定數量忠實的顧客與消費者。另一方面,原為製造生產的上游廠商相繼投入品牌競逐,他們持有原物料與完整製造流程的技術、成本優勢,同樣是是不可小覷的亮眼新星。

在這場爭霸戰中,各家品牌大老與市場新星如何在競逐中立於不敗之地,依舊要回到產品面進行檢視:唯有成功做出市場區隔、精準對上消費者的需求,並更進一步打造清晰的品牌定位,才有辦法在多變的時代中拔得頭籌,取得致勝關鍵。

參考資料:經濟部技術處、Allied Market Research、Zion Market Research、Money DJ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Kang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