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基金ETF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全球總經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理財商業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消費信用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保險稅制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房產生活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在高水位的市場 還能逢低買進嗎?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GuruFocus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GuruFocus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在高水位的市場 還能逢低買進嗎?

2018 年 3 月 25 日

 
展開

彭博 (Bloomberg) 在 10 月 16 日的發表了一篇文章 “瘋狂的股市正在懲罰賣方”。以下是快速的摘要:缺乏波動性且持續不斷成長的股市獲利,讓市場參與者擁抱投機的那一方。以下我想要討論的是一些當中的觀點。

逢低買進

首先提出的是 Alpha Theory Advisors 的總裁鄧恩 (Benjamin Dunn)。

“我們都在開玩笑說:逢低買進,我們有條件這麼作。現在也應該這麼作,如果沒有這樣作的話是很不負責任的”。

“很不負責任”這幾個字吸引了我的目光。這產生了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只要接受它就好,不要問太多問題。在近幾年來,討論投資股票還是債券時,也出現了同樣的論調 (除了股票你還能夠買什麼?它已經比附近那些糟糕的房子都還要好了)。由於缺乏足夠的選項,而使這樣的結論得到了支持。如果只有一個可以接受的選擇,那麼它就不會是個真正的選擇。

這讓我想到在數周之前,另一個新聞評論者所說的話:“我認為 FANG 將定義我們這個世代。如果你沒有投資這些公司的話,你就不算是個真正的投資人”。

這樣確切的語氣相當地驚人“這些是你必須持有的股票,如果你沒有上船,看起來就像是個丑角”。你可以注意到,在這個結論當中,完全沒有提到估值只要買進就好,所有的事情都會很好。雖然這並未處於“漂亮 50 (Nify Fifty)”或者是科技泡沫的年代,但是或許在這些世代當中,把它們假設成只是一個輕微的變化,或許會是一個比較安全的說法。

關於“逢低買進”的一件有趣的事情是近期未有任何的低點存在。在過去的一年以來,S&P 500 單日最大的下跌幅度低於 3%。而過去的 20 多年來平均產生的下跌幅度則約為 10% 至 20% 之間 (即使你排除了在 2008 年將近 50% 的下跌之後,平均還是有兩位數)。

為了解決目前缺乏流動性的不便之處,或許我們應該把“逢低買進”的口號改成比較適合當下環境的說法“以任何的價格買進股票”。我們可以看看那些“逢低買進”的群眾在真正大幅下跌的時候,他們是否還能夠遵循自己的策略。

在提到 FANG 或其他的投資的時候,霍華德・馬克斯 (Howard Marks) 的評論似乎很符合當下的情況:

“對於投資市場來說,我知道的一件事情是沒有一樣東西不管在任何時候,都會是好的想法。當市場改變、價格改變時,對於好的想法的定義也會改變”。

因價格採取行動

以下是彭博的文章所大肆宣揚的另一個觀點:

“投資者在脫歐之後的恐慌相當地明顯,而有些人則是對恐懼麻痺了。但很快地市場就反彈了,帶領投資人逃出將形成危機的宿命。從那時候開始,看空的人看起來都像是個笨蛋。Connors 表示,從可能造成危機的風波開始之後,我們接到了許多客戶的來電。但是隨著脫歐事件的結束,客戶已不再打電話來。直到現在,雖然發生了一些看來十分可怕的事件,但是交易量仍然很低,市場隨即翻正。人們都在尋找能夠長久的東西。逢低買進的策略已經到位了”。

當僅基於短期價格的行為而爭論是否具有有效性時,投資人必須小心。當每天的波動成為焦點時,請記得華倫・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對於泡沫形成的看法:“會形成泡沫,唯一的方式是有很高比率的人基於一個一開始聽起來很合理的原因而買進。最有趣的事情是之後的發展,一開始聽起來很合理的原因,隨著時間的經過會被扭曲,人們也忘了一開始買進的原因,開始只專注價格的起伏”。

近幾年來,投資股票的風氣盛行是因為人們發現隨著 10 年期國庫券的利率降至僅有 2.25% 之後,買進乘數較高的股票還比較划算。股票相對來說,比債券還要更具吸引力。一直到現在,人們都還是有這樣的觀念。但是目前相對於 3 至 5 年前來說,是比較沒有信心的。如果股價持續超越它的內在價值的話,最終仍會達到極限的。

如果你相信相對價值的話,就會認為在接下來的十年左右持有股票的絕對報酬是模糊不清的 (至少對我來說是如此)。目前仍不清楚人們是否可以突然發展出能夠平衡反彈的能力。但讓人遺憾的事情是一般的投資人在面臨下一個修正時,通常都會作出和過去一樣的反應。

結論

就如同彭博的文章所提到的,“因為市場出現一點變化而放空的人很愚昧”。這提醒了我們投資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在短期你不想要看起來愚昧的話,你最好追隨著大眾的想法。如果你想要偏離指數/市場的想法,那麼你最好先清楚地了解這所必須承擔的“痛點”。(編譯/Ing)

GuruFocus》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GuruFocus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GuruFocus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