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變了,醫療不再狹義,人們並不只為了治療身體疾病而尋求醫師診斷,因為『美』也是需要治療的。
醫美,也就是醫學美容,這名詞大家應該不陌生,在醫療技術與醫療設備快速進步的現今,再加上社會風氣開放以及韓劇整形風潮推波助瀾之下,醫學美容已成為僅次於航空業及汽車業的全球第 3 大產業。而在 2013 年,衛生署正視醫學美容產品具有學術專業度,在使用上都有醫學學理上的驗證,是故將其正名為『美容醫學』(但由於大眾還是慣於以 ”醫美” 稱之,故本文章沿用其說法)。
美容醫學,Cosmetic Medicine,是指經由專業醫師透過手術、藥物、醫療器械、生物科技材料等來改善身體外觀型態的醫療技術,目的當然不是維持生命,主要是要提升個人『自信度』、增加生活的好感度,像是割雙眼皮、打玻尿酸、抽脂塑身、雷射等等,都屬於美容醫學的範疇。美容醫學雖不能改善身體上的病痛,但也許能療癒追求完美的『心』。
美容醫學產業分析
美容醫學可分為醫美保養品、非手術整型以及手術整形等三大領域,詳細療程分類大致如上圖所示。醫美儀器的設備使用,主要來源仍為國際大廠,台灣廠商目前以代理行銷為主,曜亞(4138-TW)國際即是此中市占率高達五成以上的代理商;而在針劑注射方面則有廠商利用台灣優秀的生物技術能力開發出台灣國產的針劑注射美容產品,像是科妍(1786-TW)的玻尿酸產品以及雙美(4728-TW)生技的膠原蛋白,都屬於國內醫美針劑注射製造的先驅。
在台灣,依據現行醫療法規範,只要有醫師執照即可合法施行美容醫學治療,而據資料顯示,目前全台灣 4 萬名醫師中,已有至少四分之一在從事醫美治療,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會員數更由 2005 年的 442 人成長至 2012 年的 1,202 人!相較於內、外、婦、兒、急診醫師面臨嚴重人力短缺的情形,醫美產業可說是獨樹一格。
回頭想想,為什麼醫美會吸引這麼多專科醫生的投入呢?答案有二:一是健保的總額預算支付制度的實施逼迫醫師投入非必須性自費市場;而第二點則是醫病關係的日漸惡化也導致醫師選擇手術風險相對較小的的針劑以及光療儀器的操作,醫美成為新一代年輕醫師尋求的安身立命之道。
世界美容醫學的市場總額在近幾年已高達 1,500 億美元,在百家爭鳴的情況下,未來消費趨勢眾所公推是以『微整型』為主。相較於以開刀方式為主的手術整型技術,微整形是以『微小的創傷』來改善外型,甚至達到沒有傷口的無創境界,不需動刀即可快速獲得療效,恢復期短、安全性高、失敗率又低,具有多方優勢的結果使得微整型美容成長大幅領先整形美容手術治療 (據美國美容整形外科醫學會統計,1997~2011 年外科整形手術增加 73%,而微整形醫療則大幅成長了 356%!)。
醫美邁入成熟市場,削價競爭促成醫美亂象
台灣美容醫學產業成長之快速位於亞洲市場的前三名,但在 2013 年,新聞指出醫美診所竟以「每月開三十家、結束或頂讓三十家」的方式發展中,業者莫不將問題指向市場的削價競爭,其影響層面也擴及至消費者身上。我們不乏看到某些不肖業者開始使用非合格的醫美產品,或是聘請經驗不足的非專業醫師,這導致消費者效果不好,甚至面臨可怕的毀容,醫美糾紛因此層出不窮。
為改善美容醫學亂象叢生的惡劣情況,保障美容醫學的品質,從 2013 年起,衛生署委託醫策會開始辦理「美容醫學品質認證」,通過認證的機構代表了其服務具有國家合法性的認可,並且具備專業人員資格認證與訓練過程,在安全與風險管控、服務、品質等面向也皆在品質認證範圍,實屬民眾辨認及選擇就醫時之參考。
醫美產業的未來何在?
是的,醫美產業與所有產業相同,像是當年的蛋塔風潮,從一開始的消費者狂熱,到業者的紛紛投入,一旦面臨供給大於需求的狀況,最後都走向削價競爭導致利潤減少而重整市場。
美容醫學產業可帶動光電業、醫療器材產業、美容業、服務業以及醫療院所的發展,影響甚至遠及觀光產業。截至目前為止,成熟的醫美市場已淪為削價競爭的戰場,政府的挽救措施以及台灣醫美生技公司是否有足夠的能力令台灣醫美產業持續走揚而不衰退呢?產品的優異度與策略的差異性想必會成為其中的關鍵。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