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股市總是受媒體的操弄,有些是熱門的當下,有些則是落後的過去。那些資訊的辨別,靠著台上言語的功力,往往都掌握了很好的邏輯性,隱惡揚善的本性果然發揮淋漓盡致。在散戶居多的股票市場裡,不明究裡的人總是比較多,但沒幾個人明瞭,媒體就是媒體,講的總是看圖說故事比較多,拼的是當下的收視率,或許一時之間會是對的,但別忘了好壞總是會有期限的。
股市這個戰場,正如古云:『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所有的數據都在瞬息萬變,手上的資金好比一支軍隊,不確定的依據我盡量不深入,不肯定的訊息我永遠存疑。研究久了有些心得雖然會跟別人分享,但對於他人當下的存疑,我只能一笑置之、不置可否。不關心股市訊息的人又想賺錢,好比羨慕有錢人又不願意冒險,去努力開創新頁一般。
往往一份營收報表、一篇產業數據、一種資金流向的數字變化,都可以改變股價目前的位置,要能夠知道整體盤勢的強弱,抑或跌時重質的『質』,要經過多少關卡的思考與觀察,那些摸索的時間,可不是想知道『明牌』而已的人能夠體會的。
在判讀的多空中,怎麼看那些訊息有所謂的賞味期呢?有些事件的發生就特別明顯。舉例而言,例如處分利益,過了就不太可能再有,2010年中和(1439-TW)羊毛處分高達EPS 20元,股價拉高到60元以上,這種就很明顯的炒作當下的獲利,這幾年的股價早不復當初。
又例如所謂的突然高配息的高殖利率股,2014年的陞泰(8072-TW)科技發放高達20元的現金股息,股價從76元急拉到百元以上,但現在呢?卻直接腰斬了。再者,看待一些供不應求的短缺造成的行情、新產品應用卻有價無市,仍是建議回到營運數字的討論,營收好、獲利佳,經營策略長期得宜,才是選股的王道。
如果要投機就要知道賞味期;如果要投資,更是要獨立思考數據訊息的本身背後的意涵。別忘了,產品有期限、折舊有年限,明牌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