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再保險公司嗎?一般大眾都能買保險,保險公司當然也可以,保險公司的保險公司稱之為「再保險公司」,而「再保險公司」的保險公司又稱為「轉再保公司」,其關係圖如下表。
再保險公司可分四類:專營再保險公司、兼營再保險公司、集團內再保險、聯營再保險。集團內再保險主要是在集團內進行分保,節省再保險成本,提高整體集團的效益;聯營再保險則是由一群保險公司所組成,共同分攤再保險業務的損失。
今天要介紹的是台灣本土唯一一家再保險公司——中央再保險,它是專營再保險公司,同時經營產險與壽險的再保險業務。
公司簡介
成立於 1968 年,由財政部設立,中再保(2851-TW)以中央信託局再保險處為基礎,來執行政府的再保險政策,是國內唯一本土再保險公司。於 2000 年掛牌上市、2002 年完成民營化。截至 2018 年,長榮集團為最大股東(持股 59.38%),財政部則持股 21.92%。
由於台灣人口過少、保險業者過多,為擴大保險業商機,政府於 2015 年開放保險業設立 OIU(國際保險業務分公司),可以從事於國際保險業務,並享有十年租稅優惠,中再保的 OIU 於 2016 年正式開業。
營業項目與各險種比重
公司營業項目主要是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人身再保險業務,目前國際業務地區為中國、日本與歐洲地區。2018 年國內業務占85%;國外業務占15%。不論國內外皆以產險為大宗(50%),其中又以車險的比例最多,而壽險只佔了兩成。其產物保險與人身保險的項目分別如下:
-產物保險:任意汽車險、強制汽機車險、火險、住宅地震險、貨物險、航空險、工程險、責任險、漁船險、其他財產險等等。
-人身保險:人壽險、傷害險、健康險。
產業結構與競爭
信用評等為評估一家企業信貸違約的風險, A.M.Best(貝氏評級)、S&P(標普全球評級)與中華信評,這三家國際信評機構在2019年皆給予中再保穩定的評價。
目前台灣再保險公司有三家:中央再保險公司、英屬百慕達商美國再保險台灣分公司、德商科隆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其中中再保的財產再保險、人身再保險在 2017 年的市佔率分別是 18.8%、19.4%。雖說台灣只有三家再保險公司,然而國內的保險公司除了能選擇在台的三家外,亦能選擇國外的再保險公司,因此此處的市佔率是以全台所有保險公司的總再保金額做計算。
資產結構
中再保的資產規模逐年上漲,三年內成長了 11%,其中 2016-2017 年的成長最多(約8.6%)主要來自於投資收益,保費收入所成長的比率相對較少,我們會於營業績效時談論在保費收入近年來的變化。
此外,其資本適足率皆高達 500% 以上,資本適足率的公式為:(自有資本額/風險資本額)*100%,從下圖的資產配置中可以看到,中再保的風險資本額相當小,這也是造成資本適足率高的原因,同時也代表著有一部分的資產沒有使用,閒置於企業中。
中再保因台灣的法律規定,相較於其他在台的再保險公司,其資產配置可以說是最保守且投資報酬率最低的一間公司(現金與約當現金占 56.5%)。英屬百慕達商美國再保險公司(RGA)資產中固定收益高達 71.3%;德商科隆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GenRe 旗下子公司,未上市)資產中無記名債券與其他固定收益佔比為 66.8%、非固定收益證券佔比25% 。
營運績效
自政府開放再保險業務開始,各家再保險公司百家爭鳴,保險業者除了能向在台的再保險公司投保外,亦能保國際的再保險公司,競爭可謂非常激烈。
根據央行統計 107 年台灣三家再保險公司稅前淨利為 19 億,較去年少 8.1%,其再保險收入增加了 5.9%(約11億左右),中再保保費收入變動率為 5.68%,並無落後平均太多。
此外,中再保的國外分入業務明顯增加,目前其主要國外業務範圍為亞洲地區,中再保於 2019 年 4 月的法說會表示,未來要主攻歐洲與中東地區,期望能在 2019 年達到國外業務再成長 15% 的目標。
隨著再保費收入的增加,已付賠款變動率上升是可預測的,但過高的變動率代表著企業可能降低核保標準等不利因素。下圖為中再保近年度已付賠款變動率,2018 年其再保賠款為 85 億,相較於去年增加約 5%。
接著看中再保之獲利能力指標:2017 年為多頭市場,中再保當年的投資收益增加 400%,因此不論是資產報酬率或權益報酬率皆在該年高出許多。
未來展望
近年來,保險業之初保費率與續保費率持續增加,各大再保險公司搶攻市場。中再保在台深耕多年,然市場開放後中再保的優勢逐漸被侵蝕,且在台設立辦事處的再保險公司不只三家。中再保目前面對的可說是非常競爭的環境,若想要更進一步擴大市佔率是很困難的事,但中再保已與許多國內多數保險公司合作多年,要維持其市佔率是相對容易。
目前國際上的再保險市場仍有承保空間,中再保的國際業務收入也逐漸拉高,投資人可關注後續中再保在國際場上的表現。
資料來源:中再保年報、中再保法說會簡報、MBA 智庫、財經知識庫、中央銀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