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加權最強之處也是其最弱之處(二)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Morningstar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Morningstar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市值加權最強之處也是其最弱之處(二)

2018 年 10 月 4 日

 
展開

在文章第 1 部分,我們談過市值加權法的優勢 — 啤打風險、分散風險、便宜和稅務效益。

在文章第2部分,我們繼續討論其他優勢與弱項。

宏觀代表

有種說法指,市值加權指數完全反映市場。它們給投資者反映市場上可以獲得的機會( Opportunity set ),如美國大型股、新興市場股票、日本小型股等等,並根據其市值持有該領域的股票。這意味著投資者有足夠空間和能力去分配資金。任何與市值加權的偏差都會減低策略的效能。例如, iShares Core S&P 500 ETF( IVV ;在美國上市)按市值加權標普 500 指數; Reverse Cap Weighted U.S. Large Cap ETF ( RVRS ;在美國上市)則按市值倒序加權標普 500 指數,後者將降低策略的「容量」。策略的「容量」愈小,可以投入該策略的資金便愈少,其效能亦有機會不斷遞減。

表現印證

市值加權指數和追蹤指數的基金的表現,過往已證實能與主動基金(註一)和追蹤非市值加權指數(註二)的基金匹敵,不過這並不代表

1)它們的表現如對手一樣好

2)表現最佳的基金仍未受過市場考驗。

正如我們在本文強調,晨星分析師給予指數基金和 ETF 的評級,在某些市場層分裏,指數化比其他策略來得有效。例如我們普遍對美國大型股的市值加權指數基金有很高評價,對高收益債券持中性看法,而對加拿大小型股則較為看淡。

善用指數

這些指數基金不單止比同儕表現好,投資者亦傾向善用它們 — 至少相對來說。近年我在年度研究  Mind the Gap: Active Versus Passive Edition 已有闡述這個現象。簡單來說,投資者傾向運用指數基金多於主動管理基金,而前者所牽涉的費用相對較少。我會把這點歸因於不同陣營的投資者期望有所不同。買入主動基金的人希望獲得跑贏市場的回報,買入加權指數基金的人則願意在扣除合理開支後,收取和大市表現一致的回報。


且慢 … 如何教人不愛它?一種能分散風險、便宜、稅務效益高、效能高、表現佳之餘亦廣泛被投資者運用的策略?我要買入!

問題是,加權指數策略的許多優點同時是其弱點。正如我早前提及,加權指數依賴市場來定價,但市場十分情緒化,有時更會出錯。最有意義的例子就是科網泡沫。在泡沫頂峰時期,市場對任何名字有「互聯網」或「 .com 」的東西膜拜如神,加權漸變成集中。圖一顯示 1989 年以來標普 500 指數 GICS 板塊組成的變化,圖二顯示過去 39 年,佔標普 500 指數 50% 的成份股數目。

兩幅圖均顯示出市場可以錯得交關。

處變不驚

美國市場最近被幾隻大型科網股和媒體股主導,該板塊的增長,加上市場風險集中在股票層面,令人判定現時市況跟當日科網泡沫有許多相似之處。我不太同意他們的看法,原因如下:

1)現時股值跟科網泡沫時的瘋狂相比仍有相當大的距離。
2)雖有歷史重演的風險,惟風險集中只是市值加權指數的特徵,並非缺點。
3)延伸之下,市場在過去和未來的升幅都會被少數股份主導。

可以說的是,總有一天,市場(亦即市值加權指數基金)會被證實是愚蠢的。惟我們必須牢記,這是為何許多投資沿用該策略的一項特性,並不是缺點。正如任何策略一樣,知其強處,也須知其弱處,然後懷著信念堅持下去,比任何事也重要。

註一:Bryan, A. & Johnson, B. 2018《Morningstar’s Active/Passive Barometer: Midyear 2018》

註二:Johnson, B. 2017 《Have Strategic-Beta ETFs Delivered for Investors

Morningstar》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Morningstar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Morningstar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