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大學時申請就學貸款;Iphone 出了最新款,跟銀行申請一筆信貸補足不夠的金額;或是出社會幾年後想要買房子而跟銀行借了房貸。在我們的社會運行中, 人的一生會有很多跟銀行接觸的機會,跟銀行有金錢借貸往來也是許多人都有過 的經驗,但你知道嗎?在我們的經濟運行中,社會上的錢會「愈借愈多」哦!
想像今天 Selina 在 A 銀行存了 1,000 元,A 銀行將 1,000 元全部借給 Hebe, Hebe 把借來的 1,000 元全部存進 B 銀行,B 銀行再將 1,000 元借給 Ella,Ella 又將 1,000 元全數存進 C 銀行,以此類推……。原本只有 Selina 的 1,000 元, 透過銀行的借貸效果後,變成 Selina 在 A 銀行存有 1,000 元,Hebe 在 B 銀行 存有 1,000 元,Ella 在 C 銀行存有 1,000 元,光是 SHE 在社會上就有了 3,000 元的存款。
當然,社會上的錢不可能這樣的無限增加,萬一 SHE 同時都要提領自己的 1,000 元,銀行是無法支付的。所以央行為了金融體系能正常運作,規範每間銀行在收 受的存款中,不能全數貸放出去,必須保留部分金額,當其他存款戶需要提領時,
銀行能夠正常返還存款。銀行收受存款而必須保留的部分金額,就是銀行準備金的概念,央行規定銀行存款必須保留多少準備金的比例,稱作法定準備金比例。
你的貨幣是什麼貨幣?
為什麼一開始 Selina 擁有的 1,000 元,在透過銀行的存貸後能夠變成 SHE 的 3,000 元?其中關鍵在於貨幣的定義。
一般我們直接持有並流通的現金,經濟學中有個比較複雜的名字,叫做通貨淨額, 又稱 M0。
但手中拿的是錢,存在銀行的也是錢,你知道你的錢是什麼錢嗎?。如果 M0 加上銀行活期存款,這是 M1 的定義。
M0 = 通貨淨額
M1 = M0+銀行活期存款
央行雖然一開始只發行了固定數額的鈔票(M0),但透過銀行的借貸活動進行,整體社會的銀行存款(M1)增加,錢也就「愈借愈多」了。
錢能增加到什麼地步? 我們與貨幣的距離是?
現在我們知道銀行必須保存部分準備金,避免存款戶無法提領現金的風險,也知道透過銀行借貸行為,能夠使社會中的 M1 貨幣增加。然而因為央行對銀行準備金有其限制,使得 M1 貨幣雖能隨借貸增加,但仍有上限。
現在我們假設法定準備金比例為 10%,且銀行會將剩餘的存款全數貸出,而獲得貸款的民眾會再將全數金額存進另一銀行。
一開始 A 銀行有存款 100 元,提存 10 元的準備金,將 90 元全數貸出;B 銀行獲得 90 元存款,提存 9 元的準備金,貸出 81 元;C 銀行獲得 81 元存款,提存 8.1 元的準備金,貸出 72.9 元 …,以此類推我們可以獲得如以下的表格。
一開始 A 銀行的存款 100 元,透過銀行間持續存款、貸款的效果,最後社會上的總存款增加為 1,000 元。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存款貨幣增加了 10 倍,剛好是法定準備金比例 10% 的倒數,然而這個關係可不是巧合喔!
簡單運用高中數學等比級數的概念,我們可以得到總存款 = 100+90+81+…= 100/(1-90%) = 100/10% = 1,000
在經濟學中我們定義:
貨幣基數(MB) = 通貨淨額(M0) + 準備金(R)
貨幣數量(M)與貨幣基數(MB)的關係為 M = m × MB
m 為貨幣乘數,也就是貨幣基數理論上能夠創造出貨幣數量的最大倍數,而貨幣乘數正好就是法定準備金比例的倒數,如上例的貨幣乘數就是 1/10%=10 倍。也就是說,一開始擁有 100 元的貨幣基數,在法定準備金比例為 10% 的情況下,最多能夠創造出 10 倍的貨幣數量。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銀行基於流動性管理的考量,會保有超額準備,並不會將法定準備金以外的存款全數貸出;而一般大眾因為日常花費的需要,也不會將全數的現金都存於銀行之中。實際上貨幣因借貸效果增加的倍數會小於貨幣乘數,貨幣乘數是貨幣創造的上限。而法定準備金比率也成為央行用來控制市場資金鬆緊的工具之一。當央行調降該比例,代表銀行能貸放出更多的資金,能增加市場資金的餘裕;反之,當央行調升比例時,意味著有較多的資金需提存於銀行之中,市場上的資金供給則變得較 為緊縮。下次當你到銀行借錢時,不妨問問銀行的法定準備金比例是多少,而你也有可能是讓貨幣「變多」的推手之一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