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 日本 ,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是北海道美麗的櫻花?襯托出優雅氣質的和服?還是全球風靡的動漫畫?去神社一定要求的御守?根據台灣觀光局統計, 2019 年有約 1710 萬的台灣人出國觀光,而 28.7% 的旅客的目的地是日本。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日本的歷史。
古代日本文化受中國的影響非常深,七到九世紀時持續將「遣唐使」派往當時的唐朝,吸收引進當時先進的唐朝制度與文化,包括花道、茶道都是起源於中國,在日本發展成為當地文化特色。而三國時期東吳傳入日本的服飾,也經歷唐朝傳入文化影響,逐漸演變成為我們今日所見的和服。佛教經中國由韓國傳入日本之前,日本人是信仰神道教*的,傳說中日本天皇是神道教裡「天照大神」的後裔,時至今日天皇繼位儀式中,仍須傳承由天照大神傳下的「三大神器」。幾世紀以來,兩種宗教互相衝突、融合,成為如今日本人的兩大信仰。
在鴉片戰爭後,原本經濟文化制度各方面都以中國為尊的日本,逐漸意識到清朝的腐化與西方的強大。當時不只中國備受西方列強吃豆腐,江戶幕府*時期開始實施海禁*的日本,所受西方列強壓力也是大幅增加。江戶幕府末期權力日漸衰微,內部財政、通膨壓力沉重,又遇到美國黑船強行入港事件*,末代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在改革派的壓力下,不得不將權力還給當時的明治天皇,新政府成立後大刀闊斧在政治制度上推行改革,學習西方技術,稱為「明治維新」,開啟了日本現代化的進程。從這時候開始,日本人在政策推行下開始穿起西服,和服漸漸地從日常生活中消失。
日本 現代化與軍國主義的興衰
明治維新使日本國力逐漸「脫亞入歐」,軍事上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中打敗「大國」中國和俄國,經濟上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屬於直接戰場,且受惠於龐大軍需而迎來一波繁榮,而文化上進入政黨政治、民主思想蓬勃發展的「大正民主」時期。但是好景不常,因為一戰時由外國軍需支撐的經濟,在一戰結束後變成供給過剩,導致經濟泡沫破裂;還有全球經濟大蕭條、關東大地震,及政黨對立及軍人勢力干政情況加劇,政治人物暗殺事件頻繁,種種因素導致了政黨政治衰微,軍國主義*興起,掌權者企圖以向外侵略、建立軍事工業的手段來提振經濟。
1937 年,以盧溝橋事變*為起點,日軍開始大舉侵略中國。 1941 年日本轟炸美國夏威夷的軍事基地珍珠港,對美國英國宣戰,亞洲戰場趨於白熱化。隔年「中途島戰役」中,日本慘敗,損失大量航空母艦,美軍開始在太平洋戰場中取得優勢。 1945 年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日本宣布投降。
日本投降後,同盟國軍事占領日本,協助日本制定新憲法:「日本國憲法」取代舊憲法「大日本帝國憲法」,天皇從此僅存象徵地位。新憲法並規定日本放棄維持陸海空軍以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所以今天的日本沒有名義上的軍隊,只有只能在本國受到攻擊時,才能被動防衛的「自衛隊」。如果有在注意國際新聞,可能會知道安倍政府力推的「安保法案」吵得沸沸揚揚,其中牽涉到的就是日本自衛隊是否能在海外活動的問題,我們在政治外交篇中再一起來深入了解。
二戰後的盛極而衰:失落的二十年
日本在二戰中損失慘重,經濟荒廢,而 1950 年爆發的朝鮮戰爭,突然給日本的經濟不安畫上了句號。當時共產主義勢力的快速發展,美國由於冷戰形勢的需要,協助日本發展,美援*和特需景氣*下日本經濟開始起飛,甚至超越蘇聯成為僅次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當時美國財政與貿易赤字日漸沉重,而日本這個急起直追的小弟又鋒芒畢露,眼見日本對自己的貿易順差持續的擴大成為第一大順差來源國,美國就沉不住氣了,找了英國、西德、法國和日本簽了「廣場協議」,協議中強迫日圓對美元升值來減輕赤字壓力,日圓對美元急速升值,不到兩年,美元貶值幅度大到G7又簽了「羅浮宮協議」來維持美元匯率穩定。
升值雖對日本經濟造成影響,但更可怕的還沒發生。由於當局對國內外形勢的誤判,實行超寬鬆的貨幣政策,投機性資金大幅湧入股票和房地產市場等非實體經濟中。 1990 年代初,股市和房市泡沫開始崩潰,許多企業和投資人的資產被套牢在高點,造成大量破產事件,也導致許多家庭悲劇。銀行大量以土地作為抵押的債權打水漂,民間投資消費緊縮,日本經濟由此陷入「失落的二十年」。
日本雖實行超寬鬆的貨幣政策,但已無法拉起日本的通膨與經濟成長,問題出在社會與經濟結構。在 1980 年代和之後出生的一代,成年找工作時正好遇到不景氣的就業冰河期,消費自然不會有起色,更出現了靠父母過活的「尼特族」。日本從 2006 年進入了超高齡社會( 65 歲以上人口超過總人口 20% ),消費疲弱、勞動力短缺外,也對財政造成沉重負擔。
雖然有這些社會經濟問題,但日本社會是十分先進、高度發展的, 2019 年在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中排名第 19 名,屬於極高度發展國家,雖然上述問題被稱為日本病,但低利率、低通膨、低成長、高齡化等問題,也正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發展後期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日本高度的生活水準、準時的大眾運輸、極具特色的迷人文化,還有其講求禮貌秩序、一絲不苟的民族性,吸引許多人前往日本一窺其文化丰采。在我們造訪日本或投資日本時,如果能理解其歷史文化縱深,是不是更有趣且踏實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