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Apple Watch改變什麼,改變不了什麼?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日經技術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日經技術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Apple Watch改變什麼,改變不了什麼?

2015 年 6 月 3 日

 
展開

【日經BP社報導】正如筆者在中所預告的那樣,4月24日上市當天的早晨,筆者在開放預約的第一天訂購的SPORT款“Apple Watch”送到了。表身為銀色,錶帶為白色,尺寸為42mm,含稅價格為5萬2704日元(圖1)。Apple Watch對久不戴表的自己真是必需的嗎?出於好奇,筆者打算與這位夥伴相處一段時間,觀察一下生活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Apple Watch SPORT”款式

關於Apple Watch網上的資訊已經鋪天蓋地了。單是ITPro,之前就登載了戶田覺的評測報告“Apple Watch的厲害之處,意外的缺點是什麼”,以及“從Apple Watch與iPhone的聯動看蘋果(Apple, AAPL-US)的深謀遠慮”、“Apple Watch在企業中也開花結果”、“不斷湧現的Apple Watch用APP是否會成為可穿戴終端的救世主”等多篇分析報導。

而且眾所週知,連日以來,網路上滿都是Apple Watch相關的消息。雖然拿到、接觸過實物的人應該不多,但估計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對Apple Watch有了大致的了解。

然而,對於這種類型的產品,就算在網路上蒐集到再多的資訊,不實際使用也弄不清本質。在佩戴Apple Watch的黃金假期裡,筆者在很多地方都碰到了輪番而來的問題轟炸,不過,面對“Apple Watch能做什麼?”“帶著它有什麼不一樣?”之類的問題,筆者能清楚回答的,很遺憾地是“沒有”。

還在發展之中,離發揮真本事還差得遠?

拿到手錶已經過了約20天,即便是現在,筆者也很難用一句話來概括佩戴Apple Watch的益處。確實,很多地方都會變得方便一點。但要問是不是非常開心,筆者卻很難作答。

關於Apple Watch能做什麼,蘋果網站通過視訊介紹了具體例子。包括操作方式在內,觀看視訊估計可以加快理解的速度(圖2)。大致的功能有通知iPhone收到的資訊、測量步數和心率等身體資訊(傳感),以及控制iPhone等。

介紹Apple Watch功能的視訊指南頁面

Apple Watch因具有iPhone的副螢幕功能,佩戴在手腕上的確會減少查看iPhone的次數。尤其是像筆者這樣使用螢幕較大的“iPhone 6 Plus”時,手機放在包裏即可完成一定的操作會省事不少。隨著暑假到來,當不穿外套之後,iPhone裝在包裏的情況估計會增多,使用Apple Watch更是方便。原本就常常把iPhone放在包中的女性一定會表示歡迎。當然,網站只介紹了實現的功能和方便的地方,沒有提到實現不了的功能和令人不滿的地方。抬著胳膊操作(尤其是接電話)格外累人;在電影院裏,稍微一動就會點亮的畫面會惹人討厭;APP起動要等待很久——不少問題都是用上之後才會注意到。而原本令人擔心的電量足以堅持1天半左右。和智慧手機一樣,只要習慣每晩充電,實用就不成問題。

APP的優化有待今後

但這些功能只要不怕麻煩,在iPhone上都可以直接操作。現在,Apple Watch雖然能通知用戶Facebook等收到了消息,但不能查看內容,結果還是要打開手機(圖3)。

這是因為iPhone用Facebook APP還沒有正式支援Apple Watch(截至5月14日)。有人說“那只用iPhone不就好了”,筆者也無話可說。而且,要問是否願意為點滴累積的“小小幸福”付出5萬~十幾萬日元的代價,絕大多數人應該會望而卻步(超過100萬日元的“EDITION”版本則屬於另外的價值觀,這裡暫不討論)。

iPhone用Facebook APP

從結論來說,在目前,要想讓消費者產生“因為有了它才能做某事,所以想使用Apple Watch!”的想法,還缺少關鍵一招。不僅APP的種類和操作情況如此,用戶也可以說還處在摸索如何使用Apple Watch的階段。當然,筆者不打算因此說Apple Watch將以失敗告終。畢竟第三方APP絕大多數是在無法實機測試的狀態下開發的,實際表現一般實屬無奈。與iPhone的精妙合作、Apple Watch自主操作方法的優化開發等,估計會在今後快速跟進。

淘金夢重現?

真正的考驗其實才剛剛開始。在APP和服務提供者看來,現在的iOS用APP市場雖然產品數量龐大,但大眾化、壟斷化現象嚴重。Apple Watch的登場應該會令僵化的移動APP市場重新活躍起來,並且帶來重新洗牌的機會。只要能面向Apple Watch,推出優化的劃時代服務和殺手級APP,新興開發者和二流、三流企業在移動APP市場的一舉反超將不再只是夢想。

IT記者林信行把iPhone、iPad開闢出的APP市場和配件市場的繁榮,以及在各項產業掀起革命的景像叫作“iPhone衝擊”、“iPad衝擊”,並且一針見血地指出,就像1800年代中期,民眾為一攫千金而湧入加州的金礦一樣,會喚起一股新的“淘金潮”(圖4)。

林信行的著作《iPhone衝擊》和《iPad衝擊》

Apple Watch的登場,完全有可能使這樣的淘金夢再次成為現實。到3個月後,隨著比現在更精煉的APP和服務的出現,消費者對該產品的評價或許會發生改變。倘若進化順利,用不了3年,人們必將過上與現在不同的生活。

能否形成新的生態系統

在配件領域,不僅各公司紛紛推出覆蓋Apple Watch表身的外殼(保護殼),精心打造的充電座等也已經登場。“iPhone和iPad還說得過去,手錶怎麼還要保護殼”,筆者起初覺得有點詫異,但沒用多久,表身就出現了傷痕,現在已經不能再小看保護殼的作用了(圖5)。

保護殼的作用

目前,通過改換表身的材料和外殼、錶帶和錶盤的設計,Apple Watch可以變化出很多花樣。但筆者覺得,除了保護作用之外,如果出現可以大幅改變外觀的保護殼,說不定會大受歡迎。

錶帶方面,蘋果為促進第三方涉足,已經發佈了“Made for Apple Watch項目”(圖6)。只要把Apple Watch當成時尚配件,人們就會傾向於按照時間、地點和目的,區別使用。從日常使用的低價產品到高級品牌產品,涉及第三方的可更換錶帶市場,估計將會比iPhone和iPad的保護殼市場還要興旺。

Made for Apple Watch

Apple Watch能改變日常場景?

美國的調查公司IHS表示,智慧手錶世界供貨量在2014年為360萬部,到2020年將達到1.01億萬部。該調查還預測2015年Apple Watch的年供貨量將達到1900萬隻。

這個數量與iPhone自2007年第二季度登場後,用整整兩年實現的供貨量基本相同。以iPhone的譜係來說,相當於“iPhone 3G”末期,“iPhone 3GS”即將亮相的時候。考慮到在日本,iPhone的銷售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有了起色,到2015年底,Apple Watch有可能會在日本市場完全紮根。

到那時,什麼將會發生改變?亦或什麼不會改變?

舉例來說,iPhone等智慧手機的普及改變了電車內的景像。以前電車中閱讀報紙、雜誌和書籍的身影司空見慣,而現如今,大家都在入神地盯著智慧手機的畫面(雖然導引這一潮流的是功能手機的普及,但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還是智慧手機)。

那麼,到Apple Watch等智慧手錶普及的時候,又會是怎樣一番景像?Apple Watch的螢幕只有1.5吋左右,在電車裏觀看內容不夠盡興。多數日本人今後應該也會在電車裏用智慧手機閱讀新聞,與朋友互發資訊。但仔細觀察,聽音樂的乘客或許不是直接操作終端,而是在用手腕上的智慧手錶選擇音樂。進一步來說,頭戴式耳機可能會發展到無線化。倘若Apple Watch把用戶從iPhone上解放出來,那麼,覺得耳機線礙事的人應該也會越來越多。

另一方面,因為瀏覽簡簡訊息用Apple Watch就能搞定,像現在這樣“邊走邊玩智慧手機”的低頭族或許會減少(筆者也希望如此)。另外,雖然這在目前還只是一個願望,但是,如果用Apple Watch可以乘坐電車等交通工具、在便利店等進行支付,所有人應該都會切身感受到便利。

Apple Watch上的技術改變iPhone和Mac

Apple Watch上採用的新技術還有可能向其他產品拓展。Apple Watch在iPhone等常見的多點觸控介面、語音輸入助手“Siri”的基礎上,還採用了叫作“感壓觸摸”、按下螢幕表面進行操作的新輸入方法。

雖然叫“按下”,但玻璃表面並不會變形,而是根據手指的壓力,螢幕內嵌的“Taptic Engine”線性致動器反饋振動,給人以按下螢幕的錯覺。Apple Watch在更換錶盤設計等操作上採用了這項功能。這種利用人的錯覺反饋操作內容的機制,在今後估計會廣泛應用。與Apple Watch同時發表的新款“MacBook”和“MacBook Pro Retina”的13吋款式都採用了配備該機制的新型觸控板,為機身的薄形化和使用感提高作出了貢獻(圖7)。

採用感壓觸控板的新款MacBook

有傳聞說,預定於2015年秋季登場的新款iPhone也將部分採用這一機制。如果被用戶眾多的iPhone的螢幕採用,智慧手機的操作感將會進化到高一層次。

成為更貼近個人的電腦

上面介紹了Apple Watch登場直接、間接帶來的影響和變化。那麼,報導的題目中所說的“不變”的地方是什麼呢?開篇提到,向沒用過Apple Watch的人介紹其魅力和益處還比較困難。小的改善、小的欣喜雖然在使用中感受得到,但用語言難以表達透徹。換句話說,如果有稱心如意的益處,則對Apple Watch的評價就會一舉改變。

對筆者來說,可以在騎自行車時簡單查看資訊、跑步時不用總是取出iPhone,只靠Apple Watch就能操作慢跑APP和音樂是非常難得的事情。但聽到這樣的感想,不騎自行車和人和對慢跑沒興趣的人估計會無動於衷。對不同人而言,感受到Apple Watch優點的地方截然不同。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蘋果把Apple Watch叫作“最個人化的蘋果技術”並不誇張。通過“Appe II”、“Macintosh”,蘋果公司成功使過去面向大企業和大組織的電腦成為了個人工具。而Apple Watch,或許稱得上是蘋果孕育出的更個人化的終端。

個人電腦和網際網路的發達把人與社會(外界)更緊密地連結起來了。而與用戶融為一體,逐一診斷、報告用戶行為和身體數值的Apple Watch可能會在不經意之間,幫助用戶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內在)。是的,雖然之前總是稱其為“手錶”,但Apple Watch的本質還是個人電腦。沒有變的,是蘋果“提供貼近個人的電腦”的DNA。

在缺乏種種普及要素的現狀下,的確不容易看透Apple Watch描繪的整體藍圖。但是,即使現在的Apple Watch並非對每個人都是最合適的,但在幾年之後,也必將會成長為無可替代的夥伴。筆者作為用戶,衷心期待著。(記者:石井智明,《日經電腦》)

日經技術在線授權轉載》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日經技術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日經技術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