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 ETF 是「被動式」ETF 嗎?長期持有 ETF 就等於是在被動式投資嗎?
看起來好像是問了一句廢話…但看到還是有很多財經網紅或一般投資人不太懂 ETF 的基本概念,常常講錯一些 ETF 的基礎核心定義,所以還是再來多說嘴一下囉~
首先,台灣因為早期開放 ETF 這樣的投資工具時,業者和主管機關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先將 ETF 單純且狹隘(或者說錯誤)的定義成只能被動追蹤某一特定指數的基金。這是因為一開始主管機關和業者不夠了解 ETF 的原意是「在交易所交易的基金」,完全與「被動式」這三個字沒有任何關聯,所以 ETF 也不必一定要是被動地追蹤某一指數,甚至沒有追蹤指數也是可以的,就像一般我們說的(共同)基金一樣。
算是題外話,一般主動式的共同基金也可能會訂有一條「參考指數」,或稱「標竿指數」,通常只是用來檢視基金經理人投資績效的好壞,衡量經理人主動選股、擇時投資的能力,是否能打敗該領域(所有)資產(股票或債券)的綜合表現。(這段其實說得還不夠清楚、完整,又可以留待以後再分享了~阿伯又給自己挖一個坑了…)
回到 ETF,即使現階段台灣的 ETF 都是「被動」追蹤某一特定指數,但是這個追蹤指數,卻通常是由專門開發編製指數的指數公司和業者共同討論、協作所開發出來的「客製化」指數,也就是這指數的成分股,雖然是依照一套指數編製規則來挑選出來,但這套規則仍然是由一群(姑且說是)「專家」所共同開發、定義出來的,甚至在定期調整成分股時,業者都有可能有提供建議的空間。
以阿伯的角度來看,這仍然未脫離「主動」的範疇,甚至還因為不夠「主動」,無法很即時的調整成分股(大多數的被動式 ETF 都是設定一年固定只調整 1~4 次,以降低交易成本),當然也就無法即時反映該 ETF 訴求的主題特色的最新市場狀況;而若是指數編製規則有先天上的缺陷,
或是當初沒設計好,那隨著時間過去,該指數或 ETF 恐怕會發展得越來越歪,越來越難達到業者當初宣傳的績效和看好的前景了。
但指數的編製規則也不是說不能改的,只要業者和指數公司想更改,那當然還是能隨時改的。
例如:今年 3 月底 ICE 指數公司就將 NYSE FANG+ Index 的規則做了很大的更動,只是暫時還未調整成分股而已。
希望今天分享的主題不會太過生硬無趣,也希望有為大家建立一點基本概念囉~
《ETF 基金公道伯》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