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肥雞不下蛋」?買高股息 ETF 應該在意價差?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選文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選文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肥雞不下蛋」?買高股息 ETF 應該在意價差?

2021 年 12 月 3 日

 
展開

這後半段問句其實是有點問題:

因為用「價差」來定義「資本利得」,就已經是打定主要現在買進了之後,要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後賣出,這樣是以「操作股票」的方式來進行主動投資。

所以我們來將題目改寫一下,會更明確的了解今天問題的核心:
買「高股息」ETF 該不該在意「資本利得報酬」?或是 買「高股息」ETF 該不該在意「(含息)總報酬」?

其實高股息型 ETF 就像一隻會下蛋的母雞,那些未來的「蛋」就是「股息」,而「母雞本身」的肥瘦變化,就是「資本利得」的部分了,兩者合起來才是真正完整的投資所得。

★ 蛋 + 母雞:股息 + 資本利得 =(含息)總報酬

有些人在討論或批評高股息 ETF 是錯誤的投資工具,論點單純是用論文研究的結果指出,高股息並非是長期都能穩定且有效增加收益的因子,甚至績效反而都比較差,所以投資此類型的 ETF 是不理性的選擇。

如果家裡有養過雞的朋友,大概就知道「肥雞不下蛋」,把母雞養到太肥反而不容易下蛋,這概念跟高股息型 ETF 的報酬表現有異曲同工之妙,通常大多數的高股息型ETF的資本利得表現無法長期打敗大盤,總報酬的來源拆分多源自於股息收入的部分,而非資本利得。

而從個股投資的角度來看,會配發高股息的公司,通常多半是因為公司不進行 R&D、不需要擴廠、增加資本支出投入,以換取未來可能的獲利增幅,所以才有多餘的錢回饋給股東。

公司無法在未來創造更進一步的獲利,而股價基本上就是公司未來各期間預期獲利總和的折現,當然股價就多半無法大幅度的成長,也就沒辦法帶給投資人更多的資本利得了。

投資朋友們可以想想,我們投資高股息 ETF 的目的,除了是想養一隻很會下蛋的母雞之外,也希望自己設定的投資期限到了之後,將母雞賣出獲利了結時,有不錯的(含息)總報酬吧?

總不會是只希望曾經收穫很多顆蛋(很多股息),但最後卻只得到一隻瘦巴巴的母雞(很少資本利得)吧!

所以阿伯是認為,投資高股息型 ETF,不只要看股息配發的多寡和穩定性,同時也得看看是否能為投資人帶來資本利得,以及是否與自身屬性和投資的需求相符合,各衡量面向缺一不可。

希望今天阿伯也有帶給投資朋友們一些有趣又不一樣的觀點囉~

ETF 基金公道伯》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選文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選文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