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基金ETF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全球總經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理財商業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消費信用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保險稅制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房產生活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GrubHub (GRUB) 美國第二大線上訂餐領導者
作者 Roger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Roger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GrubHub (GRUB) 美國第二大線上訂餐領導者

2020 年 1 月 14 日

 
展開

Grubhub –逐漸轉紅的美國外送市場

你今天叫外送了嗎?台灣去年開始風行一股「外送APP」大戰,為首的Foodpanda、Uber Eats打得正酣,相信大家有深刻的感覺。這股風潮實際上是由中國先開始,從 2014 年美團( 03690 -HK)、餓了嗎、百度(Baidu, BIDU-US)外賣三雄大戰開始,到 2018 年美國的Grubhub、Uber Eats與Doordash,都是同一個概念。

Grubhub是美國目前市佔率第二的外送APP廠商,然而其在享受產業快速成長的同時,也正面臨競爭加劇的危機。

Grubhub (GRUB.US)成立於 2004 年, 為美國線上訂餐領導者。就如同台灣的外送APP一樣,Grubhub透過與中小型店家合作,讓用戶得以在家或在辦公室訂餐。 2018 年時,APP上的活躍用戶數有 1769 萬人,每天送餐高達 43 萬次,合作廠商達 10 萬家。

Grubhub的商業模式很簡單,對用戶來說,用戶想要在單一平台上可以用更低的價格買到餐點,以及希望平台上的合作餐廳越多越好。對此,Grubhub每年都積極透過併購以及尋求簽約更多的合作店家,併時不時的給予用戶折價券的方式,吸引用戶進入。如 2018 年時收購校園外送平台Tapingo。

對於原本沒有外送服務的店家來說,這是一次擴大市場的好機會,因為加入平台後,可藉由外送提高一家餐廳的服務範圍。因此Grubhub等於是滿足了用戶擴大選擇的範圍以及強化了店家的銷售半徑。

近幾年外送趨勢越來越火紅,主要和世代交替有關,相比嬰兒潮世代,年輕人更願意長期吃外食,也帶動了整體產業快速成長,根據研調機購Second measure估計, 2016 年到 2019 年 6 月,外送APP產業年均成長率高達 36 %。

然而在整體市場快速成長的背後,激烈的競爭也暗潮洶湧的進行著。由於產業進入門檻不高,加上中國已經提供了補貼大戰的最佳借薦,因此美國外送平台之間的「補貼戰」基本上也循著類似的邏輯展開。Grubhub得面臨著越來越多強力對手的進入,這包括非常知名的Uber Eats、以及依靠演算法優勢以及拓展郊區策略成功的Doordash。

整體產業的競爭可以從三個面向來看待競爭:

對消費者:對消費者來說,如今同時下載 2 – 3 個APP已經是常有的事,因為轉換成本不高,只需要手指按一下即可換家,另一方面也由於各家外送平台瘋狂推出折價活動,讓消費者習慣先看哪一家的折價最多,再選擇要吃什麼。

對商家 (餐廳):在商家也發生同樣的狀況,儘管許多平台的抽成都非常高 (Grubhub與Uber Eats分別為 20 %及 30 %),但商家為了多接一些單,並不介意多與幾個平台合作。與此同時,由於商家服務範圍增加,也讓競爭變得相對過去更激烈,沒加入外送平台的商家很可能會因此而面臨業績下滑的窘境,或因為競爭加劇而被迫參與這場外送大戰。

對送餐員:送餐員在這場大戰之中是稀缺資源,與消費者一樣是獲利的一方。怎麼說呢?由於送餐員並非公司員工,並不向一般公司職員那樣,需要「忠於」任何一個APP平台,他可以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平台去做。因此送餐員在一些需求量大,或是送餐員較少的地區,往往是這些平台爭先搶奪的資源。

但整體來說,送餐員並沒有太多保障,相對於一般職員,送餐員參與各平台的過程中,不一定有相對應的員工福利以及保險等保障。外送平台為了上述三種利害關係人,無所不用其極,以分別介上市佔率第一及第三的外送平台:Uber Eats 與Doordash。

Uber Eats

成立於 2014 年,背後股東為軟銀(SoftBank Group Co, 9984 -JP)撐腰,且經營層具備與中國在叫車平台上的激烈競爭經驗,及全球化佈局,資金、經驗及全球佈局都有助於UBER在外送領域快速拓展業務。在美國方面,Uber Eats採取的策略為滲透相對較少人口的地區,與其和主要競爭對手硬碰硬,直接開發潛在市場會是更好的選擇。且其外送業務與出行(計程車)業務具備綜效,既有出產業務的佈局可以輕易地將司機轉調為外賣司機。

DoorDash

成立於 2013 年,起初由史丹佛大學的學生所創立,其在網站訂購最大的特色即為DoorDash是唯一具有團購選項的訂購平台,消費者可以藉由選擇團購,並輸入每位消費者的名稱及餐點,就可以訂購 10 人以上的餐點,並且支援Venmo支付,對於公司員工用餐更為友善,也不須人工區分哪份餐點屬於哪位員工的。

根據Andreessen Horowitz創辦人於推特上發佈的三家公司消費者信用卡交易統計資料顯示,Uber Eats平均單位客戶的銷售金額更低、交易次數更頻繁,顯示出Uber Eats低價搶市的策略。另一方面, 2019 年時,DoorDash依靠其在大數據方面的發展,以及拓點郊區策略成功,在美國市佔率超過長年第一的Grubhub。

共享熱潮的潮起潮落

如果要說 2010 年代世界上最大的轉變,莫過於共享經濟的崛起,從Uber破壞計程車產業開始,各個領域也開始出現以共享為名的新挑戰者,包括共享租屋的Airbnb、共享空間的We (原名Wework)、以及外賣APP的崛起和各種交通工具的「共享」,如共享單車、共享滑板車等等。

共享經濟的確對人們生活帶來巨大的衝擊,人們可以相對過去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利,但這些以共享為名的公司,並不一定是擁有「顛覆既有商業本質」的邏輯在其中。外賣APP就是一個例子,由於產業進入門檻太低,過去Uber Eats主打「順便送餐」的概念並不流行,反而有許多「專職外送」的人進入。因此整體產業已經不是共享的概念,而是純粹一家經營外送公司了。

儘管我們不能低估後台系統建置的難度,但這並無法阻擋競爭,中小型餐廳也因為分散風險策略,與多家APP合作,導致用戶使用哪個APP並沒有差異。到最後唯一能綁住用戶的差異化只剩下「費用」,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以「共享」為名的商業模式,最後都成為補貼大戰的原因。

小結

Grubhub目前身處於最好的APP外賣浪尖上,但也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事實上,Grubhub的市佔率一直在 2019 年 6 月以前,都是第一名,但隨著Uber Eats以及DoorDash的攻城掠地,因此喪失第一名的寶座。

筆者認為其中有很大的原因在於Uber Eats、DoorDash這種新進競爭者背後都有大型風險投資支撐,短期內並沒有獲利壓力,可以放手衝刺。而Grubhub因為上市已久,反而每季面對分析師時必須時時關注損益表狀況,此外Grubhub的資訊系統並未如同業強,導致在這個快速成長的市場中逐漸落敗。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Roger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