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Lending Club事件會如何影響2016年的金融科技投資?
作者 IBD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IBD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IBD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Lending Club事件會如何影響2016年的金融科技投資?

2016 年 6 月 8 日

 
展開

高盛(Goldman Sachs Group, GS-US)、花旗集團(CitiGroup, C-US)以及他們的風險投資部門近年來投資在金融科技公司的金額比對手還要多。CB Insights和KPMG的報告中顯示,因為對該產業的擔憂與日俱增,今年的投資可能會趨緩並可能提高整併的機會。

該報告中顯示,高盛集團從去年第一季到今年的第一季在金融科技(fintech)領域一共有9筆投資,而花旗集團的筆數則為7筆。另外摩根大通(JPMorgan, JPM-US)集團則有2筆的投資,富國銀行(Wells Fargo , WFC)、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 MS)和第一資本( Capital One, COF)則各有1筆。

CB Insights的分析師Matthew Wong表示它們投資的類型相當廣泛,涵蓋了整個金融科技,銀行與產業合作的意願越來越高,這讓我們所使用的大量金融服務能夠移動到行動裝置上並改變了實體銀行運作的方式。

Mattew表示,“在一些案例中,你會看見像是高盛或其他的銀行都在許多新的不同領域投資,這對他們來說,不止是投資,而是一種商業策略,同時它們也能夠監督這些新領域將會如何發展”。

銀行在過去的5季的投資包括去年10月份所完成的對Financeit的融資,Financeit是一家即時的消費者融資公司。而去年度的4月份,在高盛的另一個部門主導之下,完成了對香港的CompareAsiaGroup的注資,金額共計4,000萬美元,它是一個理財服務平台,能夠讓消費者比較不同的金融服務。

花旗的風險投資部門則在去年度的9月份主導了一項3,000萬美元的投資,注資於中國一家使用區塊鏈的公司,區塊鍵指的是一種運用分享帳本的方式進行交易,交易時不需透過金融中間人,這能夠使交易更加方便快速。

該報告認為金融科技產業的前景仍十分不明。一方面,投資於金融科技公司的金額在第一季的總數和去年同期相較,出現了翻倍的成長,在全球的468筆交易總額達到了57億美元,而去年的第四季則僅約31億美元。近期線上金融服務業者SoFi發行的債券也獲得了國際信評公司穆迪(Moody)3A的評等。

而該報告也談論到了金融科技也開放了大量與保險相關的新產品,Mattew表示去年該領域所募得的資金超過26億美元。他說“顧客不喜歡保險的原因在於缺乏透明”。有更多的科技創業者試圖透過線上比較平台、券商或其他的管道使保險變得更加簡單。

Mattew表示,“要靠法令來監管這些財務服務十分不易,特別是現在有太多的新創公司試圖進入這個領域,破壞原有產業的生態”。

另一方面,報告中也指出,今年度在美國投資於金融科技的創投基金較去年減少了10%,投資者對於支付公司失去了一些興趣。

根據報告顯示,“特別是在北美,在2016年的第一季,新創的支付公司越來越少,可能是因為市場逐漸飽和、市場領導者Square (SQ) and Stripe的成功所帶來的影響。”

其他的線上的P2P貸款公司,OnDeck (ONDK),面臨的問題則是借款數量的不足。另外一家線上貸款公司Prosper,則在2月份表示它將裁減28%的人力。

lending clubg0d4ather / Shutterstock.com

在Lending Club的事件發生之後,市場開始質疑該產業部份公司的行為,也要求應該要為這些線上貸款業者設立更好的監管機制。美國司法部表示將會在線上貸款平臺Lending Club (LC)的執行長辭職之後,針對傳聞中公司誤導投資人貸款銷售的情況進行調查。.

Lending Club的股價近幾周有大幅度的變動,在宣佈展開調查後公司的股價開始大跌,而在新加坡的企業集團宣佈他們持有該公司11.7%的股份後,股價稍微回升了一些。

CB Insights和KPMG的報告中指出,面對這些挑戰,美國的金融科技產業“將會在未來的12個月進行一些整合”。

而報告中也對科技金融產業所經歷的這些困難是否會降低投資者的興趣表示懷疑。KPMG風險投資部門的資深主管Conor Moore在報告中表示,“目前仍須持續觀望Lending Club 和Prosper最近發表的聲明會對投資者的投資興趣帶來多大的影響以及傳統的金融機構是否會奪回更多的主導權”。(譯者/Rainie)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授權轉載

© [2016]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 Inc.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 Inc. (IBD) does not license, review or approve of, and is not responsible or liable for any investment advice or other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user. The user is not an agent of, sponsored by, affiliated with, or owned by IBD and is not authorized by IBD to make any representations, warranties, or promises.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IBD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IBD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