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mart於日前進軍生鮮電商領域,主要為消費者挑選商品並打包,然後在店外的停車場將商品交付給消費者。國外科技媒體日前對此進行了分析,以下是分析文章的主要內容。
商業領域從來都沒有否認過互聯網的巨大威力。在過去的15年中,全球線上零售業已經改變了商品銷售和購買的方式,創造出一個被消費者所普遍接受、只通過點擊滑鼠就可以將商品送貨上門的新購物體驗。
圖片來源:網易(NetEase, NTES-US)科技
然而,在大部分消費者經常在網上購買電子產品、服裝和玩具的同時,還有一類與消費者生活緊密相關的產品仍然主要在實體店銷售—生鮮產品。儘管有多家公司競相在生鮮領域進行嘗試,但該領域貌似依然和電商無甚“緣分”。
零售巨頭Walmart本周宣布,該公司已開始大力拓展生鮮電商服務,並將在美國8座城市推出生鮮電商挑選並送貨至停車場的服務。此前Walmart已在聖荷西、丹佛、亨茨維爾以及公司總部所在地阿肯色州西北部對網購生鮮免費挑選或配送服務進行了測試。而此次Walmart將會把生鮮產品的配送區域擴至亞特蘭大、那什維爾、圖森、科泉、夏洛特和費耶特維爾等城市。
與此同時Walmart在電商領域的競爭對手—Amazon和Target—也在測試自己的生鮮電商服務。其中Amazon一直在西雅圖、布魯克林、費城和加利福尼亞州等多個地區測試訂閱式的Amazon Fresh生鮮配送服務,同時還為用戶提供一小時速遞服務Prime Now向其配送生鮮產品。而Targe則選擇與Curbside和Instacart兩家新創公司進行合作,在明尼阿波里斯市、舊金山、紐約和新澤西等地開展生鮮電商配送服務。
Walmart的策略與Amazon和Target不同。作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Walmart在選材和配送方面都擁有明顯優勢,同時還擁有數量龐大的線下實體店(美國有75%的人口都居住在Walmart零售店5英里範圍內),所以Walmart不僅能降低生鮮電商的配送成本,而且還能比其它競爭對手以更快的速度在生鮮電商領域有所作為。
“Walmart在生鮮電商領域的優勢非常明顯,”電商平台MyWebGrocer的首席執行長里奇•塔蘭特(Rich Tarrant)分析道,“Walmart的零售店與美國大部分住宅都只有幾英里的距離,相對於競爭對手而言,Walmart能以更快的速度為消費者配送網購的生鮮產品,同時Walmart的配送也基本無需支付額外的資本和營運支出。”
與Target和Amazon所採用的收費配送服務不同,Walmart選擇了為用戶提供免費的商品挑選服務,之所以敢這麼做,是因為Walmart無需為該項服務安排額外的“中間人”,而只需委派一個員工團隊做為“購物顧問”就能勝任該工作,這些顧問負責為消費者挑選線上購買的生鮮產品,並為其打包。而對於消費者來說,他們只需每天瀏覽Walmart的網路商店來挑選生鮮,然後約定時間下單,並指定在離家最近的Walmart零售店的停車場取貨即可。
“這種新穎且便捷的購物體驗是一種創新,非常適用於那些時間比較緊張的消費者,尤其是那些需要照看孩子的媽媽們,”Walmart電商業務負責人邁克爾•本德爾(Michael Bender)在部落格中表示,“他們可以在線上進行購物,然後把選材工作交給Walmart的工作人員,隨後直接開車來取貨即可。”
當然,要想把線下超市中的那些琳瑯滿目的生鮮產品全都搬到線上確實是件極具挑戰的事情。根據Walmart合作商Shotfarm的首席執行長邁克•拉普奇特(Mike Lapchick)的介紹,生鮮電商業如今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就是供應商與零售商之間一直存在巨大的脫節,“用戶在網站所看到的產品訊息通常是生產商發給零售商的,但兩者系統的訊息傳輸格式大多並不一致,”拉普奇特說道,“所以零售商往往需要對這些產品訊息進行再加工,這個過程中就會出現訊息遺漏或丟失的情況,導致對消費者的購物體驗造成不良影響。”
針對這個在生鮮電商領域普遍存在的問題,許多生產商和零售商正在試圖通過全球數據同步網絡(GDSN)來讓大家在全球範圍內對商品資料進行標準化和共享。但許多電商平台出於對自身利益的考慮,往往還是按照自己的標準編寫商品資料,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生鮮電商的發展。
不過像其它產業一樣,只要消費者足夠感興趣,零售商還是會積極推進生鮮電商模式,做大做強也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消費者希望可以線上訂購生鮮產品,就像購買其它生活必需品那樣,”塔蘭特說道,“消費者總是樂意通過科技來讓生活變得更加便捷,生鮮電商自然也不例外。”(文/Henrish)
《網易科技》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