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成 (9904-TW) 以製鞋代工起家,主要業務除了製鞋代工 (裕元工業) 以外,還有主要位於中國市場的運動通路業務 — 寶勝國際 (3813-HK),以及轉投資許多子公司的多角化經營的寶成集團,在人力成本上升以及新科技衝擊舊有業務等等外在因素的緣故,對這家製鞋龍頭帶來劇烈的挑戰。
營運業務
製鞋在 2017 年仍然佔了寶成整體過半的營收來源 (2017 Q1 為 67.5%),可以從產品類別中鞋業代工方面看出運動鞋為主力、戶外鞋為輔,與運動鞋為主的豐泰 (9910-TW) 或是戶外鞋為主的鈺齊 (9802-TW) 相比,產品類別較為分散,寶勝國際的零售及品牌代理業務呈現更為吃重的角色。
-
製鞋自動化的挑戰
製鞋業過往是個追求低人力成本的產業,因為鞋子呈立體狀,過往需要大量人力進行手工的組裝程序,寶成底下的製鞋公司裕元工業 2016 年營收為約 60 億美金,相對應的人力成本就達到 12 億美金之多 (另外一大項目材料成本則為 23 億美金),除了透過整合以及控制原料等方式之外,人工成本一直是製鞋業關注的要點之一。
為了持續地控制成本,製鞋業者不斷的轉移生產基地到具有便宜勞動力的地區,製鞋三雄大致的生產基地為寶成 (中國20%、越南 44%、印尼 34%、其他 2%)、豐泰(中國 11%、越南 52%、印尼 13%、印度 24%) 以及鈺齊 (中國 45%、非中國 55%),可以看出因為中國人工成本上升的關係,生產基地已陸續往東南亞遷移。
但隨著技術的發展,漸漸地較為簡單的製鞋步驟能夠用機械自動化處理,甚至比較複雜的程序包含鞋舌的組裝等都有廠商投入相關的自動化技術,這類自動化生產技術讓製鞋從設計到代工製造的時間縮短以及成本的減少,而且未來可能結合將自動化工廠建立在消費市場附近,同時透過逐步提高鞋款客製化的服務,來達到讓廠商降低成本、利益最大化的理想局面。
例如 adidas (Adidas, ADS-DE) 在 2015 年底宣佈「SPEEDFACTORY」計畫,與德國政府「工業4.0」計畫合作,以機器人生產跑鞋,2018 年在美國超級杯所推出的新鞋款就是由 SPEEDFACTORY 在 14 天之內完成生產,僅僅是過往做法所需時間的⅓。
人類員工工作則包含把關機器人運作以及最後鞋子成形這類仍需要人力的作業,但一座廠商所需人力已大幅減少,這類工廠預計年產 50 萬雙鞋,偏向製造量比較小的高價鞋款,並打算推廣至其他國家設廠,例如球鞋主要銷售市場之一的美國就有可能是下個設廠的所在地。
不只 adidas,NIKE (NKE-US) 也和電子代工公司偉創力 (Flex, FLEX-US) 合作,著手發展自動化製鞋的技術在墨西哥設廠,甚至要求合作的製鞋公司前往傳授相關技術,也開始物色一些擁有相關自動化技術的廠商進行合作,這樣的趨勢讓過往科技產業與製鞋這類的傳統產業產生了交集,對於科技廠來說,這是一個切入新領域的好機會,但對於傳統廠商來說,則是面臨了相當重大的轉變。
作為全球製鞋龍頭的寶成自然也嗅到了轉型的急迫性,雖然被品牌商要求傳授製鞋技術給外國科技廠商,寶成也積極推動自己的技術革新,除了早已開始投入經費在建置全新的自動化生產線上,在桃園建置智慧製鞋基地等策略都可以看出未來寶成在科技面的投入比重將會顯著增加,傳統人力代工的場景將會有所轉變,但跟這些新興科技製鞋公司之間的競爭,還需時時關注。
-
買入寶勝國際並私有化
寶成宣布在 2018 年收購在香港股市上市的寶勝國際 (3813-HK),預計收購在外流通股份將其私有化,並且讓寶勝從裕元工業底下分出來,成為寶成直接 100% 持股的子公司,在 2015 – 2016 年寶勝的成長力道強勁,但在 2017 年展店數加上獲利的衰退,讓寶勝的股價處於相對低迷的狀態,因此讓寶成以超過 30% 的溢價收購也看起來相對划算,未來寶勝在集團中的定位以及營運方向將會顯得更為重要,但是收購案在 2018 年 4 月因為有超過 10% 股東的反對,收購案沒有正式通過。雖然沒能成功,但發展重心可能持續放在通路事業。
-
其他業務
在寶成的集團架構中包含了台灣保險業巨頭南山人壽,是在 2011 年跟潤泰集團以寶成 20%、潤泰 80% 合資成立潤成投資公司的方式買進南山人壽,經營台灣保險市場有成的南山人壽所貢獻的業外收益 (2015 / 2016 分別貢獻 EPS1.25、1.44 元) 以及寶成轉投資的其他事業對於寶成的評價有著相當大的影響,特別是每年第三季的股利發放期 (見下圖)
潤泰集團一直想推動南山人壽的上市,而且在 IFRS9 (國際會計準則) 的實行之後,因為金融資產重新分類影響的變化,預估淨值會逼近 2600 億新台幣,儘管有這項對於登錄興櫃後提升股價的正面效益,南山人壽卻卡在這項程序,包含勞資糾紛的問題以及主管單位疑慮的關係,讓南山人壽的上市之路顯得有點遙遠。
小結
寶成已經從過往單純的製鞋代工公司轉變至具有多項不同業務的綜合控股公司,除了推動智慧自動化因應遭受挑戰的主業務之外,零售通路業務的私有化能否更加發揮預期的價值,在製鞋這塊仍然是寶成現階段的營收主力,寶成的轉型有雄厚資本的支撐,也有龐大組織的包袱在,能夠成功轉型以及加強其他業務的貢獻,是這個知名集團的挑戰以及契機。
資料來源:寶成工業年報、寶勝國際年報、裕元工業年報、NIKE 年報、商業週刊、格隆匯、保險局
【延伸閱讀】